APP下载

谈唐宋词的悲欢离合情

2017-09-22赵艺阳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7期
关键词:春花秋月羁旅秋景

赵艺阳

“人有悲欢离合情,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人生的得失、荣辱、进退、生死就像日月星辰、风霜雨露的变化一样自然。有时却事不遂人愿,而造成人间的悲哀、愁苦。因此,在反映、记录人生的文学作品中,必然有悲欢离合这一人生永恒的主题,这些不朽之作留给我们许多深刻细致的体验和耐人寻味的思索。

一、借春秋景色抒發亡国之痛

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词《虞美人》(春江花月何时了)是最广为传诵的一首,表面上只是写追怀昔日帝王生活的哀愁,实际上是借“春花秋月何时了”,表现李煜被俘之后,过着囚犯生活的悲痛,是一曲生命的哀歌,词人通过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

“春花秋月”是一年之中最美好的景色,它本该引起人们的欢乐愉悦之感,但对亡国之君李煜来说,只能引起他痛苦的回忆。他过去做皇帝时的那种恣意的享乐生活,大都是与春花秋月联系在一起的。现在春花秋月依然年年来到,而往日的欢乐却一去不复返了。因而他用一句:“何时了”?来诅咒春花秋月的到来。“往事知多少!”正是引起他不悦的原因。“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昔日的人上君王,今日的阶下囚,以春花秋月的景色抒发亡国的情怀,抚今追昔,思潮澎湃。

二、借秋景抒发丧亲之悲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李清照后半生是很悲惨的,随着北宋的灭亡,她接连受到国破、家败、夫死的沉痛打击,过着流离寂寞的生活,这使她在无可奈何中沦入寂寞、痛苦和失望的深渊。她后期的词作,多是反映她悲惨境遇和沉痛感受的,词风低回婉转,凄怆悲凉。

《声声慢》(寻寻觅觅)便是作者这种生活和情感的典型写照。词人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全词一字一泪,在结构上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开篇连用十四个叠字,生动形象地抒写了词人的心情;接着又用“点点滴滴”照应,表现出词人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李清照是写情的能手,她最善于将浓烈的感情注入客观物象身上,使得“景随情迁”,通过生动形象的景物来表达感情。词人借秋景来抒发家败、夫丧之悲,孤单凄凉之愁,将寻常景物涂上自己浓重的感情色彩。

三、借秋色抒发乡关之思

被苏轼称赞其佳句为“不减唐人高处”的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柳永,初入仕,就因谱写俗曲歌词,遭致当权者挫辱,而不得伸其志。于是浪迹天涯,用词抒写羁旅之志和怀才不遇的痛苦愤懑。《八声甘州》(对潇潇幕雨洒江天)即此类词的代表作。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乐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民,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词的首句时令既入素秋,本已气肃天清,明净如水,却又如此一番秋雨,更是纤埃微雾。皆洗尽。素秋也清,再加净洗,清至极处——而此中多少凄冷之感暗然滋生。继而词人写“霜风凄雨”“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一个“休”字寓有无穷的感慨愁恨。

四、借秋景抒写羁旅之哀

羁旅之情是人们内心最真实最强烈的感情之一,因为羁旅诗词寄托的是游子思归慕归的情结,是人类共通的最朴素的生命体验。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就是一个代表。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抒写羁旅乡思旅愁,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尤见深挚。开始四句,即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展现出一派长空湛碧,大地澄黄的高远境界,而没有秋景经常出现的萧杀之气,而极富画面美和诗意美。接着“芳草”句进一步将天、地、山、水通过斜阳、芳草组接在一起,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秋景画,引发联想。自从《楚辞招隐士》写出了“王孙游坐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以后,在诗词中,芳草往往与乡思别情相联系。这里的芳草,同样是羁旅离情的触媒。

五、借春景抒发年华易逝

晏殊的词在北宋初期的词坛很有特色。一方面,他受到南唐词人冯延己很深的影响,在流连光景的词品中时而寄寓人生哲理,另一方面,作为太平宰相,历经宦海,城府很深,老沉持重。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就是一首通过悼惜残春,表现词人对岁月流逝,人生短暂,好景难再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叹。词中“天气”“亭台”今昔相同,然而,在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和事。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年华易老的怅旧,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总之,唐宋时描写春秋景色的词中所蕴含的人生悲欢离合情是相当浓厚而深沉的。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词人所处时代的特征,社会的风云变化及其家境的荣辱兴衰;可以体察到词人的个性、品格和心理世界;可以品味到词的艺术手法之精妙,艺术境界之高妙。endprint

猜你喜欢

春花秋月羁旅秋景
张春波
江渡
清明
陈明德(二首)
简论《九辩》中秋景的描写
枫桥夜泊
自古逢秋悲寂寥
满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