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核心养视阈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开展
2017-09-22唐利强
唐利强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教育目标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这一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了基础教育各学科不可回避的重要任务,初中语文教学也围绕着核心素养展开了各种课程改革。立足于学生发展的实际,在笔者看来,初中语文教学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教学,主要体现在三方面:文化知识、发展能力及投身社会。因此,只要将这三方面的内容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向全面发展综合能力培养转变,那么初中语文教学就能起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应有的作用。
一、重视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
核心素养的文化知识既包括各学科显性的知识体系与容量,也包括文化知识背后隐师的人文精神、审美能力、科学精神等。语文学科作为各学科学习的基础性学科,其不仅有本身所具备知识含量的人文性、工具性等特点,而且还是培养学生文化底蕴、科学精神的重要平台。因而,初中语文教学要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首先要重视语文文化知识所担负的功能与作用。初中是学生身心发育发展特殊的阶段,也是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人生阶段,初中语文教学只有把学生发展特点与文化知识承载的使命结合起来,才能引导学生走向全面发展的道路。
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中有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这篇文章以传统文化的“四书”入手,谈到格物致知与科学精神的联系,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培养学生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的好文章。笔者从议论文写作、人文情怀内涵及科学精神培养三方面来渗透这篇文章教学。从议论文写作及其知识来看,课文由于是演讲稿,尽管观点不如传统议论文那样有条理地呈现出来,但论证的方法却非常丰富。开始用引用法带出主题,同时也解释了自己对格物致知的现代化解读。然后通过历史源流梳理来分析自己对格物致知的理解,这是典型的講道理论证。而为了加深对格物致知的论证,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事实加以论述。整篇文章娓娓道来,层次清晰、逻辑性强,有很强的说服力。而这个说服过程中,还把自己对于批判性继承发展传统文化作了说明,把人文性、启发性都融入到论证过程,最后才说明科学精神的重要意义与价值。课文所包含的知识、人文、精神是协调统一的,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掌握的同时,培养学生显性知识与隐性能力。
二、重视学会学习与自我规划
在全面发展的要求下,初中语文教学还要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方法的养成,引导学生通过自我管理、自我规划来开展更好的学习。进入中学之后,语文学习很侧重于知识性或工具性融入到人文性的角度,主张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无论是中考语文的检测,还是高考语文的选拔,阅读与写作所占分数都体现了核心素养下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在笔者看来,初中语文教学要把语文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联系起来,就要开展跨学科下的创新教学。以九年级语文上册中的综合性学习《微笑面对生活》为例,创新教学应当看到这一综合性学习的两个方面:即学会生活与演讲稿写作。学会生活不仅要体验过^生五味,更要对“学会”进行琢磨,只有从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迁移到学习中来,才有可能微笑面对生活。而微笑的人生态度,则更是从语文熏陶、道德修养、价值观念等跨学科方面进行了整合,因此演讲稿写作就应该是从这种跨学科学习进行教学创新。笔者在引导过程中,有意识引导学生突破原来面对困难、挫折时用微笑来面对,反而用收获成功、取得成就、人生得意等方面来进行引导,使学生认识在生活百态中微笑不仅是武器,更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通过这样创新教学引导,学生不仅注重自己学习习惯的养成与改善,更会体验生活下的自我思考与规划之间的关系,从而走上自我管理的语文学习发展之路。
三、重视社会责任与实践创新
古语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不仅仅说明社会实践对读书的作用,更是为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语文教学要重视从优秀文学作品中提炼出有价值与意义的哲理,作用于学生,形成一种持久的熏陶作用,进而影响学生修身、学习。而这种熏陶在笔者看来就是要重视学生参与社会,并在社会在形成良好的责任感与创新意识。全面发展要求学生在成长学习过程中,必须要关注两方面的问题:即“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与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两者的结合就是学生社会参与下的理想目标思考,也是语文教学甚至是基础教育最根本的育人目标。
笔者在鲁迅先生的《孔乙己》课文教学中,就从两个方面来体现语文社会责任与实践创新的熏陶。从社会责任来看,孔乙己的悲剧既是个人性格悲剧,又是社会悲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重视社会责任的培养,笔者就通过课件与板书将悲剧原因与学生一起找出来,并结合“成为什么样的人与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进行探索,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课文的悲剧意义。而通过这种探索,更可以引导学生从社会实践创新中,思考自己对理想的定位,加强自己对社会参与过程中能力的培养,体现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要求。
综上所述,对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文化知识、发展能力与投身社会的要求,体现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突出人文情怀的熏陶、学习习惯的养成及社会参与的反思等方面,使语文综合能力培养与核心素养培养相一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