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分析研究

2017-09-22卢洁懿谭雨婷杨妮

中国经贸 2017年16期
关键词:建议

卢洁懿+谭雨婷+杨妮

【摘 要】2011 年 10 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气候办 [2011]2601 号),批准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广东省、湖北省、深圳市“两省五市”在2013—2015 年期间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我们将对该“两省五市”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进行研究。

【关键词】碳排放权交易;交易试点;建议

一、前言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关注,导致全球变暖的首要原因就是碳排放问题。为了加快我国经济转型速度,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控制碳排放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2011 年 10 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广东省、湖北省、深圳市“两省五市”在2013—2015 年期间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作为我国第一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两省五市”应该如何就当地经济发展特色界定碳排放权的特点,当前存在哪些问题,又应该如何应对。这些都是我们在下文中即将会分析到的。

二、各交易试点的工作特点

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实施方案已经出台。就北京市来说,其总量目标制定严格,排放行业和企业覆盖广泛,提出了“严格控制碳排放总量前提下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的原则,并确定了“十三五 ”期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约 7700 万 tce、碳排放总量 2020 年左右达峰、2020 年万元 GDP碳排放比 2014 年下降约 20% 等战略目标。相比之下,上海市交易试点的配额总量比较宽松,行业需求各异,针对不同行业特点,上海试点在配额分配上采用历史法与基准线法。除电力行业外,其它 16 个行业均考虑先期减排配额;除电力外的其它 9 个工业行业均考虑新增项目配额,先期减排配额的设计是上海试点的一大创新。和上海类似,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深圳市试点的配额总量也较为宽松。基于这种理念和方法,深圳為首批纳入碳交易的635 家工业企业免费发放配额约 1 亿吨。这使得 2015 年这些企业平均碳强度要比 2010 年下降 32%,既高于深圳平均 21%的减排目标,也高于制造业 25%的碳强度下降要求。至于广东省,其总量目标明确,覆盖的行业也在逐渐扩大。广东省将配额总量分为现有控排配额、新增配额和调控配额,并明确提出各类配额的总量,2013年配额总量为3. 88 亿吨,相对其他试点而言较为宽松。而纳入行业集中的天津市,采用的是模型估算总量目标。与北京上海深圳等试点覆盖了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不同,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仅覆盖工业企业。而重庆和湖北则是与广东省类似,将碳排放权交易集中,主要在高耗能企业,比如水泥以及钢铁行业。

三、各交易试点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虽然各个交易试点发展迅速,但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

1.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不完善,市场监管不严格

相较于欧美国家和日本等国来说,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发展起步晚,缺乏经验,导致法律政策整体宽松,约束力有待提高。比如大部分试点的配额分配整体宽松,促使纳入企业的需求有限,尤其个别高耗能企业(比如钢铁行业)由于市场不景气而产能过剩,配额大多情况下存在富余,直接造成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活跃度和价格的下降。因此,国家根据我国目前的市场发展形势,尽快出台有约束力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当地政府则将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本土化,制定适宜于当地市场条件的规定制度,加强市场监管。

2.企业参与度不高,各地区对于碳排放的认识水平不一

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新兴产物,还没有完全被广大企业所理解和接纳。不同地区的企业和个人对于社会责任的认识水平参差不齐,环保意识的缺乏导致整个市场缺少积极性。因此,各地政府机构应大力宣传,让更多的企业了解并接纳其内容和意义。

3.缺乏相关人才,工作开展进度缓慢

目前,我国缺乏碳排放权交易的相关人才,而碳排放涉及的专业领域范围广,行业跨度大,高校教育对于碳排放的重视程度不高,碳排放核算技术能力有待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教育部要积极传达推进碳排放课程进入高校,各大高校也应该提高对相应课程和研究的重视程度,多与国内外资深学者进行学术探讨,建立专业的培养机构,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

4.碳交易的试点过渡方案,启动时间以及试点之后的走向不明确

由于初步实行碳排放交易权试点措施,导致我国在这方面的态度以及本身的经验的匮乏,对于碳交易试点的过渡方案,本身的启动时间以及试点之后的发展方向,国家并没有给予明确的方案以及走向。这就意味着,国家应该尽快明确试点向全国市场过渡时间、过渡方式、试点配额延续性、地方标准(纳入门槛、配额分配、MRV 标准等)如何统一等问题,明确政策预期。

参考文献:

[1]罗朝巍,秦锋,文欢. 国内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综述[J].低碳世界,2016(9):12.

[2]刘海燕,郑爽. 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分析[J].能源与环境,2016(12):33.

[3]窦勇,孙峥. 上海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情况分析与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16(4):70.

[4]卜凡. 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正式运行[J].21世纪经济报道,2013(6).

[5]窦勇,孙峥. 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研究[J].中国物价,2015(2):42.

[6] 张敏思. 对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分析和建议[J].中国能源,2015(4):45.endprint

猜你喜欢

建议
别人打你一拳,为什么不建议你还手
为什么点外卖建议你点湘菜?
我建议,你也想我一下
过剩的建议
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三代人的建议
Making Suggestions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