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明任务 驱动成文
2017-09-22陈永兰
陈永兰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老师的《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作文》一文总结2015年高考作文命题时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在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一、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特点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往往是给学生创设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所以它在继承传统材料作文的优点时,还有自己的特点。
1.选题的鲜活性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钟情于“时事新闻”特别是引起纸质媒体、网络媒体关注的热点新闻,材料时代感、思想性都比较强。思想内容上更多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激发起写作欲望。2015年全国Ⅰ卷直接取材于近期媒体报道的新闻事件,是湖北“荆楚网”记者钟剑桥的一则报道,命题时基本保持事件原貌。
2.观点的争议性
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多是时事热点或者从时事热点中改编的故事,具有较强的争议性和多解性(其背后是大变革时代的价值观多元化),公理婆理,莫衷一是。材料内容的争议和对立,有时是“你对我错”的矛盾,有时是“你上我下”的选择。材料越有争议性,就越有启发性,越能激发学生思考。
3.任务驱动的指向性
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核心支撑,也是高考作文命题新变化的核心。任务驱动就是给考生一个明确的指向,写作针对性更强,作文导向十分清晰。如2015年全国Ⅰ卷要求考生给“女儿举报”事件相关方写信来入情入理地谈问题、讲道理,引导考生就一个具体明确的要求来写作,从而更有效地规避套作和宿构。
4.说理的思辨性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在多维度比较中说理论证,说理就是思辨。较好的思辨能力的主要特征是分析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说理清楚准确、明白有力。就“任务”而言是就事论事,议不离事,就论证而言是就事论理,要集中精力说清论透一点,因此要求学生有较好的逻辑思辨能力。
二、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近年来作文材料选择上呈现着新特点,材料后又增加了新的任务指令,学生写作中往往不得要领,难免出现一些问题。
1.无视任务指令,立意不准
考生能读瞳题目中的“任务驱动”指令,但缺乏必要的敏感,经常视而不见。有的学生看完材料之后,就直接进入写作过程,这样容易发生偏差。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要求结合“任务指令”立意,立意有多个角度可选,但无论选择哪个点,都必须完成“任务指令”,否则是偏离题意的。
2.缺乏材料意识,自说自话
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一定要重视材料的作用,特别注意使用材料,而且非用不可。在一次学生作文训练中,材料是对语文教材中所选篇目是否过时发表看法,很多考生除置“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不顾外,还脱离给定材料,对材料只字不提,一味就“语文课”“中华文化”“文学经典”“文言文”等大谈特谈,完全就抛开语文教材这个写作中心,自说自话。
3.面面俱到,空泛议论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要求在“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的基础上,集中精力论透一点,呈现思维的深度,不能广泛议论。考生要找准切入说理的角度,有对象意识与读者意识,不能架空所给材料过度泛化说理,泛化是任务型作文的死敌。而有些考生各个角度都说一遍,没有观点,没有中心,没有重点,最终没有一点说清论透。
4.就事论事,囿于事实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要求就材料中的事件或现象谈看法、做选择,考生在表达赞成或选择一方后,就事论事地满足于说清楚眼前的事实,出现只说理不说事的现象。他们往往在材料所给的事件或现象上兜圈子,说些枯燥无味的“口水话”,而没对文章中心进行必要的拓展延伸,没有足够的事实支撑自己的观点。孤守一隅、小题小作,只能就事论事。
三、应对策略
针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点以及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下面谈谈如何应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
1.明确写作驱动指向,准确立意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立意首先要考虑作文的任务指令,只能根据指令完成写作任务,不能不顾任务型指令。如果忽略任务型指令,就可能偏离题意。任务型指令包括具体问题和具体任务。如2015年新课标全国Ⅰ卷增加了“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这一具体问题,增加了“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这些任务。增加了任务指令,写作的针对性更强。
2.扣紧题目材料,就事论事,理不离事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在审题立意后,强调就事论理,对题目材料说深论透。既反对不延伸材料,一味在所给的材料里出不来,也反对开头稍微点一下材料,就生发一个观点,然后海阔天空、古今中外联系,抛开材料盲目谈大道理。也就是考生不能弃材料不顾,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考生说理应该紧扣此“事”,缘“事”而发,紧紧围绕材料这个“事”的内容及含意,适度拓展,以求以点带面,防止背诵课外素材的套作。
3.借助题外素材,摆脱就事论事的束缚
考生虽然要围绕材料中的任务指令来完成写作,但同时也要摆脱就事论事的束缚。任务驱动型作文对待题外素材,强调引入素材与试题材料大类相同,即与试题材料具有相似性,或者是相对的、相反的,并且尽量是新鲜的。那么在行文中怎样选择题外素材呢?一是选择与试题材料同类的性质相同,或者相反的材料;二是立足于现实选择材料,有现实性的材料;三是选针对性强的名言警句,少量与试题材料相同,或相反的古代材料也可以入文。
4.关注时事素材,强化时评写作训练
教师应引导高中生多关注新闻时事、社会热点,适当强化时评类写作训练。教师首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话题讨论、辩论等,在课间休息、茶余饭后、睡前闲聊等时间也要多与身边的人交流思想,对发生在身边的事发表看法,同时也要留意他人的观点。其次要鼓励学生多阅读一些见解精辟且短小精悍的时评文章,并尝试时评写。长期这样坚持下去,评论就能做到有理有据,写作水到渠成。
总之,任務驱动型材料作文是新材料作文的发展与进化,并不是洪水猛兽,它也有相应的规律可循。只要考生把握了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实质,能够就事论事,做到情理并重,平时多关注时事新闻,勤加训练,就一定能够写出令阅卷老师眼睛为之一亮的作文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