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课堂的特点与高效运作
2017-09-22韩丽
韩丽
语文作为一个综合性语言学科在高中的教学中尤为重要,学好语文不仅仅是高考上的优势,更是提升学生素养的重要保证。新课程理念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很多新的目标,要求逐渐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唤醒语文的魅力,促进学生成长。本文就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课堂如何高效运作展开论述。
高中语文教学作为母语教育对于国人而言是接近传统优秀文化的有效途径,在教学改革下,语文教学更应该回归本真,单一追求语文技巧的教学方式要予以摒弃。如何保证语文教学的高效性要成为教学研讨的重点。要不断提高语文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提高语文的文字魅力,营造文学气息浓郁的课堂氛围。
一、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课堂的特点
1.学生学习主动性加强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得到显著提高。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被摒弃,学生不再为了考试而去学习语文,学生对学习的抵触情绪大大减弱,学生开始主动学习,并且对语文有了探索的欲望。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式不再是外在压迫式的学习,而是内在自主性学习。教师和学生的压力都相对减小,对语文的共同话题增多,师生间形成有效的沟通圈。
2.课堂团队学习力增强
新课程理念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素养,教师通过让学生帮学生的方法达到团队共同进步的效果。学生通过小组共同作业,共同搜集学习信息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在学习交往中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让学生学会分享,有利于团结班级。教师倡导团队学习,帮助学生摒弃过去的一人埋头学现象,对应试教育导致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现象进行批判。团队开放性学习才是现在的主流学习方式,“读死书、死读书”是糟粕思想,需要加以抵制。
3.课堂融入“人文情怀”
语文本是充满“人情”味的一个学科,在应试教育的逼迫下这种氛围逐渐失去,在新课程理念下,“人文情怀”也逐渐回归。文学的魅力之于“共情”,在新课程理念下文学魅力正在最大化激发,教师深入挖掘课文情感,引经据典,谈古论今,利用文本互联帮助学生充分体会某一种情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帮助学生更好的生活,同时让语文教学变得“有灵性”。
二、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课堂高效运作的措施
1.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教师是知识的直接授予者,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直接影响非常大。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课堂效果,高效的课堂需要教师有着较高的专业素养。因此,教师必须时刻给自己“充电”,学习要成为教师的常态,尤其是语文教师,作为人文学科教育,语文教师更需要有一个文学全局观,理解当前的文学思想,保证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和人文性,理解每一个情感个体,不扼杀学生的个性。
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学生、对教师都负有重大的责任,学校应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保证教师的专业素质,保证教师在主流教育路线上不动摇。
2.提高备课质量
教师在进行下一节课程的讲解前要做好相应的準备工作,保证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对于课程文本进行全面把控,引入相关文本进行综合性教育。保证学生能够理解文学作品传达的思想感情。对于本节课程的重点问题进行详细研究,保证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的完成。
例如高中语文必修五《中国建筑的特征》,在进行本课学习时,教师可以利用其他文本加深学生对于中国建筑风格的理解,达到德育、美育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于我国古建筑的热爱并提高学生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例如,利用《中国古建筑》系列纪录片进行课程引入。并由此提出课前问题,“中国古建筑特点是什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3.学生作为课堂主体
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教师是知识的引导者,知识的学习者是学生,因此教师要学会放权,将课堂教给学生。在课前将问题抛给学生引发学生的课前思考,课中将课程学习重点难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解答。课后,让学生针对本课进行提问,发散学生思维。
例如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师说》,上课前,让学生通读全文,掌握字音、语调。如,给下列字标上拼音“谀、苌、聃、郯、欤、贻”。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的词语以及通假字。课中,让学生分层,找出层次主体思想。课后,让学生们谈谈对“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此句话的理解。
4.巧用多媒体
多媒体在教学中可以起到辅助性作用,帮助教师讲解课程,减轻教师教学压力。但是过多的依赖多媒体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部分教师上课只用PPT,且PPT制作简易,无法深入表述作品情感,学生也难以理解作品情感。或是利用多样的课外资料导致学生被画面吸引,忽略课堂,导致适得其反。因此,多媒体的运用要适当,要根据课程需要进行应用。
在新课程标准下,对于高中语文课堂的高效运作要从多方面分析进行。在新的教学要求下,必须做到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充当教学主导者,加强对于学生的“人文情怀”塑造,进行课堂创新,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从而提升语文课堂效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