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科研管理制度比较研究及导向思考

2017-09-22邓有林

进出口经理人 2017年10期
关键词:思考高校研究

邓有林

摘 要:作为高校科研管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研管理制度在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高校的科研管理制度进行研究分析和比对,不同高校科研管理制度之间的管理机制、科研管理模式、科研考核指标等具有一定的差异。本文主要从高校科研管理制度的比较研究、高校科研管理制度的导向性思考等方面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高校;科研管理制度;研究;思考

一、高校科研管理制度的比较研究

(一)管理机制分析

一般而言,每一所高校基本上都会构建与国家科研管理指导意见相一致且能够促进本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有效机制,通常涉及到多个方面的领域,包括科研创新平台、成果转化、科研项目、学术期刊、科研经费、学术论文、科研奖励等各个方面,形成有效的相对完善的科研管理机制。为了促进高校科研工作持续有效的发展,有的高校在制定科研管理规章制度时,往往会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科研档案管理、科研队伍建设与管理、研究机构专项管理等方面加强相应管理机制的构建,从而更好的促进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科研管理模式分析

一般而言,国内普通高校的科研管理通常有集权管理模式和分权管理模式两种。集权管理模式是指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对全校所有科研管理工作进行集中管理,这种模式主要适合于工作量不大、环境单一、直接面对教职工开展工作的高校。分权管理则是指采用校院(系)两级管理,学校科研管理部门与二级学院同时开展科研管理工作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适合于在遵守科研管理相关制度的要求下开展工作量大、任务多的科研管理工作的高校。在高校实际的科研管理过程中,需要对两种管理模式进行有机整合,实现对科研工作的有效分层管理。随着科研管理工作的高效化、精细化、信息化以及管理工作的不断拓展,部分高校的科研管理模式不在遵循原有的集权式或分权式,而是逐渐发展为一种集中与分权相结合的中间模式。

(三)科研考核指标分析

普通高校的科研考核指标不尽相同,大体上都基本涵盖了科研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通常包括科研管理工作情况、項目立项情况、项目完成情况、经费使用情况、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及队伍建设等。甚至有的高校考核指标还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设置了不同的科研考核指标,形成差异化的考核。

一般考核的主要依据就是按照往年的科研工作成绩,设置合理的比例后作为考核指标,同时,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考核一般采用“年初计划、年终考核”方式,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在分块考核后进行汇总的办法进行考核。考核的要求,针对不同类别的考核对象设置不同高度的要求,专职科研人员要求较高,其次专任教师,而行政管理人员及退休前的专任教师要求最低,考核结果根据学校的科研绩效管理办法和绩效工资管理办法纳入年度绩效管理。

二、高校科研管理制度的导向性思考

(一)对科研人才管理的认识

通过对高校科研管理制度的研究分析,明确了当前高校进行科研考核时,大多数还是结合教师的科研成果,高校科研需要引进更多的青年研究人才,进一步加强对科研成果的突破。

注重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光有个人的成就是不够的,需要外部环境的刺激与激发。科研成果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动力的推动下,在不断的推陈出新,数量在不断的增加,质量也不断的提高。高校在进行科研成果奖励时,可以采取分层制度,对待教授级别很高,但是忽视了其级别人员的奖励,这严重影响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所高校要具有核心竞争力,需要培养高层次人才,需要不断注入新鲜血液,需要做好人才储备。

(二)对科研教职工压力的认识

高校科研压力在教师之间主要表现为职业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并且高校科研压力作用的影响力具有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1、职业压力。在竞争比较激烈的当今社会,职业压力越来越大,职业压力已经成为影响职业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残酷的现实让我们意识到,处在象牙塔中的高校教师同样是一个高危职业,尽管高校教师都有不同程度的成就感,但心理研究表明,过高或者过低的成就动机都不利于教职工的发展,过高时可能会使科研教职工的情绪较为焦虑,心理压力过大,进而不利于个人潜力的发挥,而过低就会影响个人前进的动力,在高校科研工作中没有什么实际性的作为,这也是高校科研管理制度中高科研压力、低科研压力影响从事科研的教职工业绩的重要因素。2、人际关系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科研考核,由于过度开展科研量化考核从而加大了人际关系压力。作为各种资源都比较稀缺的现实社会,一方面高校科研工作在过度量化考核的影响下,无形中加大了教职工之间的相互竞争,另一方面由于资源的短缺使教职工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剧烈和残酷,考核中的公开、公正、公平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在科研考核及成果奖励过程中依然受到个人导向性的影响,这些因素都将导致从事科研工作的教职工之间的人际关系压力不断增大,进而影响高校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甚至会破坏高校科研工作成果。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高校科研管理制度的比较研究、导向性思考的研究分析,明确了高校科研管理制度对于高校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作用,所以,高校应该从多方面提高对科研工作的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稳定高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跃华.高校科研管理制度比较研究及导向思考[J].科学管理研究,2010,01:30-33.

[2]张琼予.高校科研管理制度比较研究及导向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04:37-38.

[3]张睿.比较研究在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的导向性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1,17:166.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考高校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