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沂蒙山区茶园丰产栽培技术

2017-09-22田恩梅张磊田增胜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6期
关键词:丰产茶园栽培技术

田恩梅 张磊 田增胜

摘要 结合沂蒙山区茶园种植特点,总结了新茶园、生产茶园的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和采摘等管理技术,以期为当地茶园的优质丰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茶园;丰产;栽培技术;沂蒙山区

中图分类号 S571.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6-0033-02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近黄海,位于北纬34°22′~36°13′、东经117°24′~119°11′,与相临的日照市、淄博市、济宁市、枣庄市的部分县(区)统称沂蒙山区。临沂市属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气温适宜,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自1959年山东省进行“南茶北引”以来,茶叶种植面积已达1 800 hm2,产量逾1 400 t,成为本地特色产业。笔者通过多年的茶园栽培管理,总结出了一套无公害茶园高效栽培管理技术措施。

1 幼龄茶园的管理

幼龄茶园生产管理以增加茶园植株生长量,迅速形成健壮的骨架枝为主[1]。

1.1 及时补苗

新建茶园常常会出现缺苗现象,要及时补苗。如果在前2年不能使全园全苗,在成园后则很难补齐。因此,要在幼苗期加强管理,实现全园全苗,为以后茶园的高产奠定物质基础。

1.2 抗旱保苗

新定植的茶苗根系吸收能力弱、抗逆性较差、既怕旱又怕晒,要做好遮荫、保水工作[2]。进行全园覆草,厚度5 cm左右,可降低地面温度、保持土壤湿度、抑制杂草生长,又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1.3 合理施肥

定植前施基肥45 t/hm2,以后每年秋季9月中旬施基肥30 t/hm2。3月中旬,追施尿素225 kg/hm2,以促进新芽萌发和新梢生长;6月下旬可再追施复合肥600 kg/hm2。

1.4 防冻

由于冬季气温较低,新植茶树易受冻害。冬季土壤封冻前可以灌封冻水、覆盖小弓棚,既能防寒抗冻,又能促进春季早发芽[3-4]。由于冬季空气干燥,为防止火灾发生,不建议进行园内覆草。

1.5 定形修剪

茶苗定植后,新梢长到30 cm时进行摘心,促发二次梢,以后再发的新梢长到20 cm左右留10 cm摘心。经过2次摘心,茶蓬高度达50 cm左右,即可进入正常生产采摘。

2 生产茶园的管理

生产茶园管理以为茶树提供良好的栽培环境、恰当的管理措施,使其保持高产、稳产、品质优良为主。

2.1 土壤管理

良好的生长环境是茶树稳定生长的前提。每季茶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浅耕除草。沂蒙山区4—7月一般干旱少雨,有灌溉条件的茶园要及时灌溉;没有灌溉条件的可进行覆草。生长季节用杂草、作物秸秆、松针等覆盖栽培垄或全园,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水分蒸发,稳定土壤温度,降低土壤pH值。

2.2 施肥

茶园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根据需要在不同生长期追施不同的肥料。每年3月中下旬,施硫酸铵450 kg/hm2。夏茶结束后,结合灌水或雨后施复合肥450 kg/hm2。9月中旬,结合深耕,施基肥45 t/hm2。由于本地土壤pH值较高,施基肥时可每隔3~5年根据需要施入硫磺粉450 kg/hm2。

2.3 修剪

适当的整形修剪,可调整茶树地上、地下部分的生长平衡,培养合适的生产树冠,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对生产茶园,每年进行1次轻修剪,10月下旬,在上次剪口上部留3~5 cm修剪,以达到树冠表面平整,使茶树高度控制在50 cm左右。

经过多年采摘的茶园,树冠产生许多细弱枝,产量、品质下降,要进行深修剪。疏除全部细弱枝、病虫害枝,并将超出树冠面10~15 cm的枝条剪除,以利于恢复树势,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深修剪一般在秋茶结束后进行,为了减少第2年春茶损失,也可在春茶结束后进行,但是要留一季夏茶不采,以利于树势恢复。

3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以化学防治为辅[5]。本地区茶园病害发生较轻,主要是炭疽病,虫害主要有小绿叶蝉、茶蚜、黑刺粉虱、绿盲蝽等。

3.1 分批多次采摘

分批多次采摘,可以减少新梢上的虫口密度,既能减少虫害的发生,又能保证茶叶质量,减少用药量。

3.2 疏枝清园

茶树基部枝条过多,影响通风透光时,要及时疏除细弱枝;当枝条上病虫害数量较多时,应及时将其疏除。结合冬季修剪,清除病虫害危害较多的枝条,并清理全园的枯枝落叶,以减轻翌年病虫害发生。冬剪结束后,全园喷洒0.5 °Bé石硫合剂。

3.3 物理防治

使用防虫网、粘虫板、黑光灯等,隔离、诱杀叶蝉类、粉虱类、绿盲蝽等害虫,可以达到有效减少虫口密度、降低危害程度的目的。

3.4 生物防治

通过茶园生草,提供天敌生存空间,增加天敌数量。使用对生物农药和天敌危害程度低的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

3.5 化学防治

茶树炭疽病可用80%大生M-45 600倍液、10%世高2 000倍液防治。叶蝉类可用苏云芽孢标杆菌粉剂500倍液、0.2%苦参碱水剂600倍液、2.5%天王星3 000倍液防治。茶蚜类可用2.5%鱼藤酮1 000倍液、50%抗蚜威2 000倍液、吡虫啉1 500倍液防治。粉虱类可用10%天王星5 000~6 000倍液、1%苦参碱·印楝素乳油1 000倍液防治。

4 茶叶采摘

茶树具有“早采早发、迟采迟发”的特征。应根据产茶需要,及时分批采摘。但要注意采养结合,既保证茶叶产量、品质,又保证树体健康成长。

4.1 及时采摘

按照标准,春茶当蓬面有5%~10%的芽叶达到采摘标准时即可开采。

4.2 分批多次采摘

春茶每隔3~4 d采摘1批次,夏、秋茶一般每隔5~7 d采摘1次。

4.3 鲜叶装运

采下的鲜叶要用透气、清洁的竹编筐装运,并及时送到加工厂。

5 参考文献

[1] 骆耀平,须海荣,罗军武,等.茶树栽培学[M].5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2] 江昌俊.茶樹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3] 林平,郑希鸣,陆国仕,等.“平阳特早茶”研究总结[J].茶叶,1994,20(3):15-16.

[4] 王安治,郭见早.北方茶园管理与制茶技术[M].临沂:山东出版总社临沂分社,1989.

[5] 余文权,张翠香.生态茶园的研究进展与思考[J].中国茶叶,2009(10):1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丰产茶园栽培技术
林木速生丰产抚育性间伐技术的作用及应用要点探讨
咏松阳大木山茶园
茶园观色
西双版纳州:传统茶产业焕发新的生机
印尼农业部拨款改善提高茶园产量
拯救
杨树速生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