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追问的技巧
2017-09-22高咏梅
高咏梅
[摘 要]课堂追问可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还可使学生隐性的思维过程显露出来。数学教学中的课堂追问应注意方法技巧,应有效抓住追问的契机,通过追问将学生的思維引向深处,同时要适时调整追问策略。
[关键词]课堂追问;技巧;契机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6-0046-01
课堂追问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追问作为前次提问的补充和深化,可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二是追问可以将学生隐性的思维过程显露出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追问的技巧,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在生成中抓住追问的契机
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教材中的一道思维训练题时,我先展示图片(图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是一把茶壶,下面摆有六杯茶水;下部是一把茶壶,下面摆有三杯茶水),然后提问:“哪个茶壶盛的茶水多一些?”一年级学生对容量和容积的大小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为此我让学生自主探究,并讨论交流。很快,大多数学生就得出了结论:上部的茶壶盛的茶水多,下部的茶壶盛的茶水少。正当我准备稍加点评一语带过时,有一个声音冒了出来:“上部茶壶的茶水少,下部茶壶的茶水多。”当时,我感到很惊讶,心想:“这孩子是故意的吧?明摆着的问题都会出错。”于是我批评了他,敷衍了过去。课后,这孩子不服气地找我申辩:“我没错。”并给出了理由:两个茶壶大小一样,上部茶壶已倒满了6杯茶水,装的茶水就少,下部茶壶只倒满了3杯茶水,它装的茶水就多。听了他的陈述,我有些后悔,他的答案听起来很荒谬,但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因为图片是静态的,他错把“茶壶里原有多少茶水理解成剩下多少茶水”是情有可原的。
其实,通过追问,让另一种思维方式获得被公众质疑和批判的机会,这正是思维训练所需要的。在这节课中,如果我能有效利用课堂中的“意外状况”,及时进行追问:“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请说一说。”并因势利导地进行指点和引领,让学生的错误发挥价值,变成有利的教学资源,那么此课的教学效果将大大不同。因此,教师应学会在课堂生成中抓住“追问”的契机,最大化地发挥追问的作用。
二、 追问中应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
在教学中,我发现有部分学生学完新知后仍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显然这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并没有进行消化吸收。通过“追问”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待学生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后,再进行追问,刨根问底,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可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
例如,教学“除法初步认识”一课时,我开门见山地问:“你对除法有哪些了解?”学生纷纷举手发言:“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0不能做除数。”“任何数除以1的商是原数。”“被除数除以商等于除数。”……从中我掌握了学生的知识基础:会根据乘法口诀计算简单的除法,可是对除法的意义还一知半解。基于此,我把“除法的意义”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于是,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计算“21÷7”,除以7时用到哪句乘法口诀?待学生回答后,我继续追问:“这算式表示什么?若把‘21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多少?这‘21里面有多少个‘7?”……这样步步追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使学生对除法有了初步的认识。
追问的本意是为了扩展学生认知的深度和广度,但是,不恰当的追问却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应合理设置问题的难度和坡度,以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适时调整追问策略
由于学生个体能力的差异,他们的课堂反应难免会有偏差。此时,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临场表现调整追问策略。
例如,当学生迸发出创意火花但又阐释不清时,教师可以用特殊追问句式来帮助他们重新组织语言;当学生的思路陷入僵局、误区或者“十字路口”时,教师可以通过追问疏浚学生的思维渠道徘徊在;当学生在理解上存在偏差时,教师可通过追问帮助学生纠偏纠错,让学生的思路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总之,课堂追问是教师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的集中体现,是生成性的教学策略,是教师长期关注学生发展的自然表现,教师要善于勘探出学生思维中含金量最高的部分,施予有效追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让追问成为高效课堂的加速器。
(责编 黄春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