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实际,强化操作,努力优化数学教学
2017-09-22陈彬彬
陈彬彬
摘 要:数学知识表现出显著的抽象性,而小学生最为欠缺的便是抽象思维能力,因而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亲自动手实践是帮助小学生形成抽象思维的有效方式之一。为此,文章将对如何联系实际、强化操作实践来展开研究,以图真正地优化数学教学,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联系实际;操作实践;思维训练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操作实践,可降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进而使其意识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并非难事。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让学生动手操作是很有益的,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活泼好动,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亲自动手实践操作的契机,使学生的大脑与双手得到综合锻炼,进而有助于实现学生智力的开发,从而帮助学生降低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
一、循序渐进地进行实践操作活动安排
小学数学教师在为学生创设实践操作契机之前,必须对所要进行的教学内容进行细致分析,以便在此基础上,结合其重点知识内容与难点知识内容,并根据学生的知识理解情况,设计具体的实践操作环节。为确保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活动的开展,真正实现数学素养的提升,教师应当循序渐进地进行实践操作活动内容安排。换言之,教师应当带领学生从其较易理解的知识点着手,进行实践操作活动训练,以便使其对此种教学形式形成一定的了解,进而能够在此基础上学习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点。
例如,教师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相关内容的时候,学生对“凑十”这一知识还没有掌握,教师应该有耐心地引导学生用小棒进行操作,之后,学生操作熟练了,自然就会掌握这一知识点。
随着学生理解能力的逐渐加深,教师也应当给予学生更大的实践操作权限。如笔者在带领学生学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这部分知识点时,先为学生讲解了具体的实践操作要点以及具体的操作流程,其后,笔者将实践操作的时间全部交给学生,在学生兴致勃勃地进行实践操作时,笔者深入学生之间,以便对学生的疑问及时进行指导,对学生“溜号”等情况及时干预,从而确保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注重实现实践操作、思维训练以及言语表达的系统性融合
课上实践操作活动的开展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能为了操作而操作,使操作流于形式。这就要求教师把操作和思维结合起来,通过操作揭示数学知识的要点和基本规律。
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四则运算”时,笔者要求学生使用课前准备好的冰糕棍对“25+3”进行求解,这一活动的目的并非僅仅在于使学生求出正确的解,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对冰糕棍的摆放,来领会如何进行运算,其操作的过程可以反映出学生思维的过程。为使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这个过程,还要让学生用言语表达出来。刚开始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之后逐步让学生独立说。还可以让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以增加学生用言语表达的机会。如此,便达成了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三、注重把握合适的实践操作契机
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善于遴选与利用学具,而欲达成这一效果,教师必须在课前准备阶段对教学进度和相关的教学知识点做到系统的掌握。
如笔者在带领学生学习“圆柱体体积”这一知识点时,先通过问题创设的方式,使学生展开思考:
(1)我们如何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呢?
(2)如果一个圆柱体变为了一个长方体,那么它的什么会发生改变?
这两个问题对小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在学生面露疑惑表情的时候,笔者认为操作的时机到了,于是引导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将白萝卜作为学具,将“圆柱体”改变为“长方体”。学生十分认真地操作着“学具”—用小刀切割白萝卜。笔者引导学生在反复操作的基础上进行研究、讨论、总结,最后解决上面提出的提问。在教学中进行这样的安排,不仅能使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而且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参考文献:
[1]冯紫薇.论动手操作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7).
[2]招慧红.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践行探研[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2).
[3]杨新霞.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
(作者单位:湖南省宁乡市玉潭镇中心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