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跨境电商企业“海外仓”发展面临的风险原因及其防范
2017-09-22宋倩
宋倩
摘 要:在商务部《“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推进下,大量电商平台和出口企业通过建设“海外仓”布局境外物流体系,为满足消费者购物偏好、优化经营模式开辟了新途径。然而,随着我国跨境电商企业“海外仓”的逐渐发展,面临的经营、政策、清关等方面的风险也愈加突出,需及时采取合理手段防范。由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跨境电商企业“海外仓”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类型,随后深入探究这些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防范措施。
关键词:跨境电商企业;“海外仓”发展;风险原因;防范措施
跨境电商在全世界成功搭建了自由、开放的贸易平台,进而实现了全球联动,成为我国出口贸易增长的新支点。而跨境电商设置的“海外仓”,是指将仓储物流节点设置在海外,卖家提前将货物批量发送到“海外仓”,客户在线上下单后,由“海外仓”直接进行本地配送的平台。近年来,为促进我国跨境电商企业“海外仓”迅速发展,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予以大力支持。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未来要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试点,支持企业建设一批出口产品“海外仓”。2017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促进海外仓模式创新发展的建议》提案,让“海外仓”成为跨境电商的“跳板”。虽然我国跨境电商企业“海外仓”快速发展,但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风险,不利于企业实现高效物流运转。因此,加强“海外仓”风险规避,对促进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跨境电商企业“海外仓”的主要风险类型
(一)政策法规风险
政策法规风险是我国跨境电商企业“海外仓”发展的主要风险,包括产品知识产权风险与税务风险。据新浪网2016年9月调研数据显示,中国63%的跨境电商企业在发展“海外仓”的过程中面临国外政策法规风险。例如,2016年7月,深圳傲基电商企业在美国大规模投资发展“海外仓”,但该企业在扩大投资之前,未调查清楚美国当地法规体系与法律风险,侵犯了美国产品知识产权法,傲基电商企业账户被冻结,当地警方查封了所有“海外仓”货物。此外,中国跨境电商“海外仓”发展还面临着增值税账号被封的风险。2016年5月,亚马逊英国站致电部分中国跨境电商企业,包括深圳海邑跨境电商物流有限公司、广州良信货物运输代理有限公司等,要求缴纳增值税,以及增值税账号,但是未说明规定期限。2016年6月底,这些跨境电商企业联系亚马逊英国站,被告知期限已过,增值税账号被查封。这些都说明,目前我国跨境电商企业“海外仓”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相关的政策法规风险,严重制约了“海外仓”规模化发展步伐。
(二)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跨境电商企业“海外仓”发展中面临的直接风险。目前我国很多跨境电商企业建设海外仓易受到前期投入多、盈利周期长的困扰。比如说现在1000平米的“美国仓”租金是5000美元/月,需5-6个当地员工,员工工资是2000-2500美元/人,各种水电、耗材与设备等其他杂费,约1000美元,这表明需付出约2万美元/月成本。以每单1美元的利润来计算,需1个月出售20000单才可确保盈利,每月25个工作日,平均每天应有800单销量,但是这对一般电商企业而言较为困难。并且,跨境电商企业在经营海外仓过程中,还面临着错发、漏发等风险。据凤凰网数据显示,2017年3月,电商企业发错货物占比32.79%;头程时效慢占比为26.78%;漏发货未占比达25.14%,阻碍了跨境电商企业“海外仓”发展步伐。此外,跨境电商企业在“海外仓”发展过程中经营不当也容易引发爆仓问题。例如2016年8月,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俄罗斯建设“海外仓”的过程中,企业决策者未全面考虑货物流转效率,导致发生爆仓问题,企业损失近百万美元。可见,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在“海外仓”的建设过程中面临着直接的经营风险。
(三)库存滞销风险
中国跨境电商企业发展“海外仓”还面临着库存滞销风险,给企业带来较多隐患。据2017年5月联域国际数据显示,有30%的中国跨境电商企业面临着货物滞销风险。另据2017年3月凤凰网数据显示,平均每个跨境电商企业“海外仓”有10万的滞销库存货物,部分甚至高达几百万货物。关于滞销库存货物的处理,其中约有70%的跨境电商企业选择低价销售,19%企业选择销毁;11%企业选择其他方式。并且,“海外仓”库存不准确占比高达38.25%,由于部分货物入库上架时间长,而部分跨境电商企业“海外仓”建设经验有限,在库存处理方面存在不足,给跨境电商企业带来了滞销风险。例如,2015年,广州海外仓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在投资乌克兰“海外仓”过程中,未对出售产品做好预判,业务增长量仅有20%,但货物库存量已超过30%,导致发生货物库存滞销风险,企业因此承担了严重的损失。
(四)清关风险
清关风险是中国跨境电商企业“海外仓”发展面临的重要风险。2015年11月,韵达为扩大德国“海外仓”建设,将大批货物运往德国。德国海关在對货物进行查验,认为该批货物未通过GS认证,由于德国对商品质量要求比较严格,规定产品必须通过CE、ENEC、ROHS、GS(德国安全认证标志)、BSI与EMS等认证方可通过,因此造成大量货物被扣押。墨西哥法定标准(NOM)规定进口商品经测试合格后,方可在市场上销售。墨西哥只承认本国的NOM安全标志,并且要求商品测试签证必须由墨西哥(DGN)或其他认可的独立签证机构签发,商品进口前必须具备该签证认可才能入境。而我国许多跨境电商企业未充分了解这些规定,由此导致清关风险。如2016年7月,我国跨境电商出口B2B行业龙头企业大龙网准备扩大墨西哥“海外仓”发展规模,由于墨西哥不承认我国CCEE安全认证标志,判定大龙网没有达到该国严格的清关标准,建仓货物质量未过关,大量货物被扣押,致使原本计划2017年6月前“海外仓”规模扩大至50个的计划未实现。
二、“海外仓”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运营成本高,中小企业盲目建设引发资金危机endprint
现阶段,我国跨境电商企业主要在美国、英国、日本等电子商务发展较成熟的国家建设“海外仓”。在这些国家建“海外仓”运营成本较高。美国和英国的“海外仓”年租金约为100-120美元/平方米,德国的“海外仓”年租金约为65-110美元/平方米,澳洲的“海外仓”年租金最低为130美元/平方米,高昂的“海外仓”租金不可避免的给企业带来较大资金压力。同时,建设“海外仓”还需要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大量投入。据业内人士估算,在美国建一间规模为3000平方米的“海外仓”,前期资金投入大概是上百万美元。而我国一些中小企业存在许多盲目建设现象,由此容易引发资金危机。2016年11月,长沙某跨境电商企业为扩展海外市场,投入大量资金建立“海外仓”,直至2017年5月建成。由于运营成本高、耗时久,导致目前该企业资金链断裂。此外,“海外仓”运营费用还包括仓储费、入仓费、订单处理费、退件费等,而我国的许多跨境电商企业难以像亚马逊一样,通过构建发达的仓储中心,利用高度规模化的运营方式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所以,由于当前我国大部分跨境电商企业以中小型为主,利润较低,容易引发资金危机。
(二)国外解决爆仓问题程序繁杂,致使货物滞销较严重
在我国跨境电商企业构建“海外仓”过程中,卖家滞销库存量较多。对于滞销品的处理,电商企业通常情况下不会运回中国,会采用多种促销手段将这些滞销品尽量处理掉。而导致货物滞销严重的关键是国外解决爆仓问题程序繁杂。据瞭望东方周刊近日报道,我国杭州一家从事办公桌外贸出口的电商企业,曾在邮立达的美国“海外仓”备了500万元的货,一度出现爆仓问题。美国解决爆仓问题程序繁杂,从与中介洽谈、与房东沟通到仓储设备购置等整个过程,最少要花费3个月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该跨境电商企业想再租用仓库缓解爆仓问题,提高货物流转率,更是难上加难。并且,美国70%的仓库由犹太人掌握,租用仓库合作文档非常多,中间还涉及很多复杂的事务要处理,比如环保、防爆、修葺等,企业爆仓问题一时难以解决,致使货物滞销较严重。总体而言,由于国外解决爆仓问题程序繁杂,加之我国跨境电商企业“海外仓”规模有限,单一电商企业的海外仓节点只有1-3个,配送服务网络覆盖范围窄,当前的货物滞销问题长久困扰着跨境电商企业。
(三)“海外仓”建设整体科技水平低,服务质量不过关
从目前我国“海外仓”运作情况来看,由于未能实现全面机械化,仍然需要大量工人参与分拣、打包、装运等工作,服务质量严重不过关,存在因工作失误导致错装和漏装等现象频发,容易产生货证信息不一致的风险。并且,目前我国60%以上跨境电商企业没有自主研发的WMS/OMS系统,使用的系统稳定性极差,难以全面保证库存的准确性,在对接主流ERP和目的国快递公司及邮局时易出错,且不能同时检测到入库、上架、出库等所有操作节点,从而难以提升“海外仓”的服务质量。例如,2017年2月厦门某跨境电商企业从中国出口到俄罗斯一批货物,由于库房硬件设施、ERP系统不健全,进入“海外仓”之后的商品入库、上架操作也很乱,甚至出现货品名号在网络上显示不出来的现象,从而导致错装、漏装现象频发。而“海外仓”的目的是提高配送时效、提升消费者体验,但由于技术水平低,直接影响到消费者体验。再例如,2017年5月浙江某跨境电商企业从中国出口到日本一批服装,到货后将货物放于自建“海外仓”中。然而由于科技水平较低,包裹在国外不能完全准确追踪。加之在跨境物流的邮政系统中,从揽件到配送完成,整个过程需要经过多次转运,在此背景下发生的错装、漏装导致退换货程序过于复杂。
(四)第三方“海外仓”信用问题严重,卖家选择存在困难
当前,有自有“海外仓”或者共享资源的物流服务商作为第三方,推出承接“海外仓”和退换货标签等服务。然而,这个过程存在严重缺陷,卖家选择存在较大困难。据搜狐新闻报道,目前65%的电商企业在使用第三方“海外仓”,其中不乏有企业因“海外倉”处理不当而承担巨大损失。例如,2016年11月,我国深圳某跨境电商企业因亚马逊账号关闭,联系皇家物流业务员需要做海外仓退换标签服务,并通知亚马逊将货物退到皇家物流的美国“海外仓”合作商达方物流的仓库,但是因为沟通不畅、亚马逊分批到货等原因,导致货物清点出现不同程度的延迟和发货延误,待到货物全部清点完成,达方仓库反馈实际收到的货物和该电商企业预报的数量相差了1479个,双方的赔偿协议至今未达成。再例如,2017年3月,江苏某跨境电商企业将货物发到第三方亚马逊英国“海外仓”,由于“海外仓”在货物追踪方面存在差漏,导致近10万的货物丢失。该电商企业发起调查申请,通常亚马逊10天左右会给出调查结果,而此次事件自发生之日至今3个月之久,亚马逊未给出调查结果,我国电商企业仍在维权中。因此,电商企业在甄别第三方“海外仓”服务商时较为困难。
三、构建我国跨境电商企业“海外仓”的风险防范措施
(一)制定灵活的“海外仓”经营模式,推动风险转移机制多样化
现阶段,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应该制定灵活的“海外仓”经营模式,进而促进风险转移机制的多元化,降低经营风险,保证我国企业“海外仓”的投资发展效益。在风险转移方面,政府应对“海外仓”经营企业提供优惠,帮助企业搭建银行借款、证券融资等渠道。同时,企业方面可以发行股票,或者与各家商业银行贷款,通过多种渠道实施融资活动,进而分散跨境电商企业投资“海外仓”的风险。此外,为降低经营风险,我国跨境电商应充分利用转移价格的手段,如果遇到东道国政治风险时,企业应该降低产品价格,及时将产品销售给相关子公司,通过此方式从东道国转移资金,也可以避免发生建设“海外仓”所需物资被破坏和没收等事件。同时,为避免因汇率波动而遭受损失,我国对“海外仓”建设投资企业应实行灵活支付制度,依据当下汇率变动情况,将付款时间适当推迟。
(二)完善“海外仓”投资保险制度,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endprint
在“海外仓”投资保险制度体系中,保险人与政府投资保证协定具有密切联系。所以,我國应持续完善“海外仓”投资保险体系,维护好对海外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并且,政府应该对中国保险审批机构以及业务经营机构进行统一升级,将以往的“合一”模式打破,逐渐向“分离制”转变。并且,在“海外仓”项目审批方面,各国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如财政部应该充分发挥资金支持作用,商务部应该统筹管理,外交部应该有效协调防止冲突发展。此外,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应该联合起来,对现有的“海外仓”投资保险体系进行完善,减少额外资源浪费。在保险种类设置上,应该基于不同层面,设置多种类型。在汇兑限制、战争、政府违约等几项国际通用保险种类之外,还需要增加营业中断保险与并购限制保险等种类,进而不断完善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在建设“海外仓”时的保险保障。
(三)构建“海外仓”发展的预警机制,规避政策法规风险
目前,中国跨境电商企业在建设“海外仓”时,在选择产业及地区方面欠缺谨慎,管理经验不足,且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在应对国外政策法规风险时能力有限。因此,针对跨境电商企业“海外仓”建设投资面临的政策法规风险,中国跨境电商企业内部应构建政策风险预警机制,全面考虑偏好以及风险评估等,从宏观上应对政策法规风险。跨境电商企业在建设“海外仓”前,应该采用较科学的评估方法,全面预测在建设“海外仓”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政策法规风险,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规避“海外仓”建设风险。在“海外仓”建成后,中国跨境电商企业应按照国际市场政策法规变化,采取合理的“海外仓”发展决策机制,时刻关注投资国的政策变化,规避政策法规风险。并且,相关企业应构建系统的各国企业信息数据库,全方位搜集目标国相关的外商投资信息,整合信息数据库评估投资政策法规风险,在此过程中逐渐完善“海外仓”发展预警机制。
(四)全方位开展通关策略,规避“海外仓”清关风险
我国政府应有效管理新“海外仓”仓储产品产地证签证,提升自贸协定关税减免利用率,推进“海外仓”建设,进而减少“海外仓”清关风险。跨境电商企业应了解清楚清关环节面临的各种风险。在费用方面,电商企业应调查清楚国外“海外仓”相关的清关费用,包括商检办公费用、货物到港检查费以及对TRA缴税的费用。在货物价格方面,电商企业应注意分辨清关货物价格的隐秘性。例如,坦桑所有谈判的价格不是最终价格,由于该价格不含18%的VAT,签清关合同时一定应确定所谈费用,是否包含VAT,以免后面付款时发生纠纷。国内发“海外仓”设备应做好到货时准备工作。每个设备均必须标清商品编号、设备盘号,对于缺乏标签的货物在发货之前应该进行补充,避免清关难。在标识方面,每个货物设备上应标注显著的牌码标识,且配件清单应详细与准确,以免遭遇海关复杂的手续。在代理公司选择方面,电商企业应选择具备一定规模与信誉的正规公司。在清关项目方面,电商企业应选择专人负责,处理清关公司事务,避免因清关手续未办理完而滞港。
(五)积极构建智能海外仓系统,降低错发、漏发风险
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应充分积极构建智能“海外仓”系统,减少错发与漏发风险。跨境电商企业应积极引进皇家科技的rwms“海外仓”系统,让客服积极与用户沟通,使用户及时了解库存以及货物跟踪情况。同时,应该优化财务系统以及仓库结构,与客户及时反馈情况。将货物从收货、上架、订单到下架、物流、发货整个过程所产生的运费、退费、服务费都应该详细记录到报表系统,进而让用户了解“海外仓”费用使用详情,避免错发与漏发事情产生。并且,跨境电商企业应建立多个不同的智能“海外仓”,仓库采取多层结构统一管理的方式,自由设置仓储、货架、分区和储位,构建入仓、质检、上架与捡货流程化操作的多层核对,持终端标配的物流技术系统。此外,相关企业应该有效利用第三方电商仓储系统、国际运转系统与跨境电商系统,按照不同物流服务商的取货习惯,选择各物流渠道进行货物智能拣货。例如,UPS通常上午上门取货,DHL一般下午取件,可以选择跨境物流拣货渠道,提前分练UPS发送模式的货物。根据用户需求,划分成关键用户、VIP用户、急发用户,选择优 先拣货,防止货物错发与漏发问题发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