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魏晋名士嵇康的人格魅力
2017-09-22马毓青
马毓青
[摘要]魏晋名士嵇康,这个令古今多少文人雅士所敬佩的精神偶像,用其短短40年的光阴,书写了一部叹为观止的传奇人生。本文根据史籍文献中有关嵇康的记载,重回历史,感受其独特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嵇康;“竹林七贤”;魏晋名士
[中图分类号] K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8-0020-02
一、学不师授,旷迈不群
嵇康诞生在魏国谯郡铚县(今安徽宿县西南)境内的稽山,据史料记载,嵇康一族本姓“奚”,会稽人,为躲避仇怨迁徙至谯郡铚县。“嵇康,字叔夜,谯国铚人也。其先姓奚,会稽上虞人,以避怨,徙焉。铚有嵇山,家于其侧,因而命氏。”?譹?訛
嵇康的父亲嵇昭,曾担任魏国督军粮治书侍御史一职,在魏晋时期属于中下层官吏。嵇氏一族在当时只能算是普通士大夫阶层,嵇康上有两位哥哥,大哥姓名在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二哥名喜,字公穆,历徐扬州刺史、太仆、宗正卿。嵇昭为儿子取名一喜一康,大概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这个动荡的年代能够喜乐安康。
但在这个见惯了天灾人祸、战乱瘟疫的时期,丧亲之痛几乎时时上演。曹操曾用“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来描述当年满目疮痍的景象。在这样一个犹如虎兕出柙的时代,嵇康亦是在襁褓之时便失去了父爱。他曾在《幽愤诗》中写道:“嗟余薄祜,少遭不造。哀茕靡识,越在襁褓。母兄鞠育,有慈无威。恃爱肆姐,不训不师。”也许正是在母亲和兄长“有慈无威”教育下,嵇康才养成了肆意潇洒、狂放不羁的性格。大概也是在这样的性格影响下,嵇康才会被道家清净无为、道法自然的思想理念所吸引。
嵇喜在《嵇康传》中曾提到嵇康“学不师授,博洽多闻”,并没有受过系统的正规教育,很大程度上都是自学成才。臧荣绪《晋书》称嵇康“幼有奇才,博览无所不见”。在他的诗文中,常运用比兴手法,重章叠句,回环复沓,句中处处彰显着他性格中的纯粹和率性,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一任自然。嵇康之所以被称为“通才”,是因其不仅文采斐然,在艺术方面更有与生俱来的天赋和高超的技艺。《琴赋序》开篇便说“余少好音声,长而玩之”,故嵇康与音乐的结缘应该很早,和大多古代文人雅士一样,嵇康对琴及琴乐极为推崇:“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譺?訛此外,嵇康还进行琴曲的创作,《嵇康四弄》(长青、短青、长侧、短侧)、《风入松歌》都是他创作的琴曲。嵇康还写得一首好字,尤其擅长草书,唐代张彦远编撰的《法书要录》中,嵇康被评为天下草书第二。嵇康也擅长绘画,所画《巢由洗耳图》和《狮子击象图》均载入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惜今已失传。
二、龙章凤姿,直性狭中
关于嵇康的容止,史书中用墨颇多,大都说他身材高大、容貌俊朗又不加修饰,好像对自己的容貌并不十分在意:‘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答曰:‘君未见其父耳。”?譻?訛 “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 [摘要]魏晋名士嵇康,这个令古今多少文人雅士所敬佩的精神偶像,用其短短40年的光阴,书写了一部叹为观止的传奇人生。本文根据史籍文献中有关嵇康的记载,重回历史,感受其独特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嵇康;“竹林七贤”;魏晋名士
[中图分类号] K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8-0020-02质自然”,“康尝采药游山泽,会其得意,忽焉忘反。时有樵苏者遇之,咸谓为神”。?譼?訛
魏晋时期,士人爱美之风兴起,部分男子甚至如女子一般涂脂抹粉,入仕更是盛行根据骨相品鉴之法来决定职务高低,嵇康却“土木形骸,不加藻饰”,正是道家思想中归反自然、天人合一的体现。
“直性狭中”一词,出自嵇康写于山涛的《与山巨源绝交书》,意思是性格直爽而狭隘,很多事情都不能忍受。山涛归顺司马集团后,颇得司马氏兄弟赏识,屡次升迁。景元二年,山涛再次升迁,举荐嵇康接任自己之前所任吏部尚书郎一职。嵇康故写此信表明自己无心仕途,与山涛分道扬镳。在这份绝交信中,嵇康对自己的性情做出了客观的评价,更列出“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以表明自己的志趣不在庙堂之上。其中“甚不可者二”明确地体现了嵇康的性格和志向:“每非汤、武而薄周、孔,在人间不止,此事会显,世教所不容,此甚不可一也。刚肠嫉恶,轻肆直言,遇事便發,此甚不可二也。”自“高平陵之变”以来的几次动乱,使嵇康认识到司马氏集团虚伪的面目,所谓“正名教”不过是司马氏集团为了篡权夺位、排除异己使用的工具和手段,故嵇康“非汤武而薄周孔”,又说自己“刚肠嫉恶,轻肆直言”,所以不适合为官。整篇《与山巨源绝交书》嬉笑怒骂,自揭其短,潇洒桀骜,似乎将这世道都看了个透。
三、立俗迕流议,寻山洽隐沦
“立俗迕流议,寻山洽隐沦”,嵇康身处俗世却与俗流相背,迁居山阳,居于山中与隐者相处融洽,这里所说的隐者应该是指孙登、王烈。
嵇康在上山采药时遇孙登,跟随他在山中同游三年,嵇康请教了许多人生哲学问题,孙登始终一字未答。嵇康临走说:“先生竟无言乎?”孙登说道:“子识火乎?火生而有光,而不用其光,果在于用光。人生而有才,而不用其才,而果在于用才。故用光在乎得薪,所以保其耀;用才在乎识真,所以全其年。今子才多识寡,难乎免于今之世矣!子无求乎?”孙登言语恳切的劝说,哪知竟一语成谶,道破嵇康最终悲剧性的结局,故嵇康在《幽愤诗》中有“昔惭柳下,今愧孙登”的诗句。?譽?訛
谈嵇康迁居山阳,便不得不提“竹林七贤”与吕安。《晋书·山涛传》中有山涛“与嵇康、吕安善,后遇阮籍,便为竹林之契”的记载,《魏氏春秋》有云:“康寓居河内之山阳县,与之游者,未尝见其有喜愠之色。与陈留阮籍、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与之游者”一词,表明嵇康实为竹林七贤之首,这与其崇高的精神品格与人格魅力是分不开的。嵇康为人,在外有“美词气”“有风仪”“龙章凤姿”的翩翩风度,在内有“天质自然,恬静寡欲,含垢藏瑕,宽简而有大量”的美好品质,其“刚肠嫉恶,轻肆直言”的性格,难免令人心生敬佩。endprint
吕安其人,《晋书》中称之“才器高奇”“放逸迈俗”。在山涛的引见下,嵇康与吕安结为友人,吕安十分仰慕嵇康学识品性,“每一相思,千里命驾”,?譾?訛嵇康对吕安也十分友善。如果后来嵇康没有结识吕安的哥哥吕巽,如果后来嵇康没有牵涉进吕氏兄弟的家事之中,那么“千里命驾”的故事,该是多么羡煞旁人,单纯而又美好。无奈历史的轨迹无法逆转,嵇康最终还是因吕安事件含冤入狱,木坏山颓。
七贤相伴竹林的日子,应该是嵇康人生中一份珍贵美好的回忆,七位友人在竹林内谈玄、饮酒、写诗、抚琴、服食、游仙,远离硝烟弥漫的朝野,“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宁逸潇洒。
四、好善暗人,谤议沸腾
嵇康在狱中所写《幽愤诗》中,有这样两句:“曰余不敏,好善暗人”,“欲寡其过,谤议沸腾”,将吕氏兄弟事件和钟会因私仇落井下石之举,一语带过。
嵇康因吕安而结识吕巽,以为吕巽为人老实,诚意相交。哪知此人人面兽心,设计玷污吕安妻子,吕安知晓后意欲告官,吕巽忙请嵇康出面调停。嵇康念及家丑不可外扬,说出去有损吕安名声,令吕巽发下重誓,永不加害吕安。吕巽前脚发誓,后脚便倒打一耙,告吕安虐待母亲,嵇康受吕安所托,为其出庭作证。但司马昭素来高举以孝治天下的旗帜执政,故判吕安有罪,发配边疆。嵇康得知后,写《与吕长悌绝交书》于吕巽,以“绝交不出丑言”的君子风范,与吕巽断交。
嵇康与钟会的私怨,《晋书》中有记载:“(钟会)撰《四本论》始毕,甚欲使嵇康一见,置怀中,既定,畏其难,怀不敢出,于户外遥掷,便回急走。”“钟会为大将军(司马昭)所昵,闻康名而造之。会,乘肥衣轻,宾客如云。康方箕踞而锻,会至,不为之礼”,“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答道:‘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钟会为人暗室可欺,写了《四本论》想给嵇康一看,又担心嵇康说他写得不好,“怀不敢出,于户外遥掷,便回急走”;想结交嵇康,又怕不受嵇康青眼,“乘肥衣轻,宾客如云”,摆足了架势。哪知嵇康完全不顾他的面子,只与向秀锻铁,钟会自讨没趣,临走时又被嵇康讽刺,因此怀恨在心。
嵇康因此得罪了两个小人,后来吕安在发配途中写信给嵇康,信中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却不料这封私信被有心人截下,嵇康莫名被扣以“不孝者同党”的罪名,荒唐入狱。
嵇康在狱中回忆过往种种,心绪复杂。在他的这首诗中,有幽愤,有后悔,有反思,有自责,但从头至尾都只是客观的陈述,没有替自己申辩、为自己求情!这就是嵇康对人格的信仰,对心灵的真诚,纵使事不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五、郢人逝矣,誰与尽言
嵇康的结局令人惋惜,摧人心肝,却又给人以一种凄艳的美感。他平静地走入刑场,淡淡地望了望太阳落下的斜影,接过兄长送来的琴,从容地弹了一曲《广陵散》,长叹一声:“广陵散,于今绝矣。”余音未了,泰山梁木。此后,众多名士纷纷写文悼念嵇康,其中不仅有史学家、艺术家、文士,更有侠义肝胆的闺阁才女。一时之间,“嵇康情结”成为这苦难年代的一抹柔光,温软着那些心存信仰之人最后的情怀。
其实,即便去除嵇康耀眼的风度与才情,敛去他就义时凌然的风骨和气概,嵇康依旧美好得仿若皎洁的月光。那真正触及人们心中的感动,是他对待万物的真诚和铭藏于心的单纯。在那个昏暗的年代,即使地棘天荆,毒泷恶雾,他的诗句中依旧阳光烂漫,时而宁静致远,时而波澜壮阔。真正的单纯,应该是洞明世事后,依然愿意守护初心的勇气;应该是过尽千帆后,仍然愿意美好看待万物的胸襟。纵然郢人已逝,那留在人间精神蓝图,依旧是桃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