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中的深层问题与政府行为
2017-09-22侯颖菲杨代楠
侯颖菲+杨代楠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土地流转成为必然趋势。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率也在逐年上升。农村土地流转是加快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之一,有利于我国农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但目前,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如体制缺陷、法律不健全、土地产权模糊等,已严重阻碍了土地流转的发展。本研究对农村土地流转中的深层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对土地流转中的政府行为进行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土地流转;问题;政府行为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rural land circulation becomes an inevitable trend.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the rural land circulation rate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Rural land circulation is one of the entry points for speeding up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China,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scale and intensiv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China. But at present, the rural land circulation in our country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exposed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such as, imperfect legal system defects, ambiguous property rights of land, etc., has seriously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land circulation.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deep problems in rural land circul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nd introduces the government behavior in the land circulation.
[Key words] Land circulation; Problem; The government behavior
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家庭承包的土地通过合法的形式,保留承包权,将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行为。推动土地流转,有利于加快我国农业向现代化转变的进程,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但目前,我国土地流转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体制缺陷、法律不健全、土地产权模糊等。这些问题已严重阻碍了农村土地流转的进程,必须尽快解决。
1 土地流转中的问题
1.1 土地流转体制存在缺陷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还处于初级阶段,在体制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大部分农村地区没有设立土地流转管理机构,缺乏对土地流转的统一指导和监管。可靠的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数量过少,导致土地流转信息不流通,极大的限制了土地流转的推动与发展。另外,保障体系和补偿机制的不健全,抑制了农民对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大大阻碍了土地流转的进程。
1.2 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
目前农村地区土地流转缺乏规范性。农户自发流转居多,大部分為口头协议,缺少正规的书面合同和相关程序的执行,双方产生土地纠纷后找不到可靠依据,极难裁决。如此一来,既不利于保障土地流转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益,也严重挫伤了农民对推动土地流转的积极性。此外,土地价格的评估缺乏合理依据,土地流转市场亦有待规范。
1.3 土地流转产权不清晰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多种土地存在形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土地制度发生了改变。农村土地所有权关系逐渐模糊,出现了农村资产归属不明、权责不清的情况。我国土地为集体所有制,因此农民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土地产权所有者。土地产权关系的复杂和不清晰,极易使农户在土地流转中丧失部分合法权益,引起双方土地纠纷。未经确权的土地进行流转,会造成土地收益分配的不公平,导致我国土地流转市场发生混乱。
2 解决土地流转问题的对策
2.1 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针对土地流转市场混乱的状况,国家政府应加强对土地流转机制的完善,尽快在各地设立土地流转管理中心,对农户进行流转提供专业服务和指导,保护农户的合法权益。鼓励第三方中介机构产生与发展,并将其纳入到土地流转市场机制中,为农户和外界提供准确的流转信息,降低双方因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风险。加强保障体系和补偿机制的建设,以农民利益为重,合理分配土地流转利益。引导农民再就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降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激发农户对土地流转的热情,推动土地流转的发展。此外,还应完善地方土地流转仲裁制度,保证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2.2 规范土地流转程序
规范土地流转程序是推动土地流转的重要保障。国家应加强对土地流转监督机构的建设,对流转市场进行监督管理,确保其规范有序。流转双方应在公平自愿的基础之上进行谈判,废除口头协议,签订具有法律效益的正式合同。发生权属变更时,应在法律基础上明确双方权利责任,并在相关机构进行流转登记,切实保障流转过程公平公正。加强对第三方专业土地价格评估机构的引进与建设,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对农村流转土地进行专业合理的估价,尽量避免农户在交易过程中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占,保障公平交易,减少土地纠纷,促进土地流转市场的规范化。
2.3 加强相关法规建设
法律保障是顺利实现土地流转过程的基础。在法律上明确土地所有权归属,清晰界定土地产权边界,是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首要条件。政府部门应当尽快完善农村土地产权规制,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此外,还应完善土地流转过程中的细节规范,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推出和实施,使流转双方在协商过程中有法可依,切实保护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合法权益,为土地流转市场的公开透明提供保障。并加强政策引导,进一步推动我国土地流转发展。
3 土地流转中的政府行为
3.1 中央政府行为
中央政府是宏观政策的制定者,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行政目标为前提,从农民根本利益的角度出发,统筹安排和调整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展。2011年出台《农村土地经营调节仲裁法》,改善了土地纠纷难以调解的局面。近几年来,我国中央政府坚持完善和调整土地流转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土地流转的进程。
3.2 地方政府行为
地方政府是连接中央政府和地方土流市场的纽带,在发展土地流转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省级政府的行为主要是贯彻落实中央政府的指示,以大政方针为前提,结合本省自身情况制定具体相关条例,指导下级政府开展土地流转工作。市、县级政府的行为主要是针对地方特色和当地实情,制定更加具体可行的实施细则。引导和组织市、县的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乡、镇级政府是我国基层政府,对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的情况掌握更为细致。该级政府主要负责土地流转工作中具体事务的管理和服务,直接指导和协助农村土地流转的进行。
4 结语
土地流转有利于减少土地资源浪费,促进我国农业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选择和就业机会,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但目前我国土地流转工作尚存在法规不健全、体制不完善、市场及流程不规范等多个瓶颈,为减少推动土地流转的阻力,国家政府应充分发挥职能,尽快解决土地流转发展过程中的问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