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文化建设

2017-09-22雒树刚

紫光阁 2017年9期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

雒树刚

习近平总书记7月26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后,文化部党组迅速组织了学习传达。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为党的十九大奠定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基础,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科学指南,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文化系统广大文化工作者将把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自信”,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第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自觉将文化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大局中谋划部署,将中央大政方针落实到位。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始终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首要任务,贯穿到文化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改革成果,享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文化系统党的建设,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

第二,繁荣艺术创作生产,努力铸就新时代的文艺高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繁荣艺术创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提升民众素养,振奋民族精神,传递向善向上的价值观。加强艺术创作规划和资源统筹,发挥重大工程项目、国家艺术基金的导向示范作用,形成有规划、有项目、有资金、有组织的创作生产格局。聚焦中国梦时代主题开展创作,唱响主旋律。组织好重大艺术活动,为党的十九大召开营造良好氛围。实施戏曲振兴工程,促进戏曲活下来、传下去。深入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强文艺批评,完善文艺评奖机制,营造良好创作环境。发挥中国艺术节等重大艺术活动的平台作用,传播优秀文艺作品。

第三,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保障和实现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扶贫开发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以及中央关于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文件,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着力补短板兜底线,全面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促进区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协调发展,开发适合特殊群体需求的基本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推进文化精准扶贫,加大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以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街道)文化站为重点,以流动文化设施和数字文化设施为补充,进一步健全公共文化設施网络,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水平,提高群众文化参与度。全面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文化安民乐民富民。创新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形式和内容,提高政府送服务和群众要服务的匹配度,提升服务效能。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第四,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力度,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文物保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不断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廓清文化遗产家底,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梳理和阐发。不断完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保护名录体系,确定保护重点。坚持立足于保、保用结合,努力探索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推动文物保护由抢救性保护为主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由注重文物本体保护向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转变。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让文物资源“活”起来。加强博物馆建设,努力提升展陈水平。按照在提高中保护、推动走进现代生活、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努力提升保护传承水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展抢救性记录。统筹推进整体性保护。加强非遗传承能力建设。组织传承人群研修研习,不断提高传承能力。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促进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加强古籍保护,做好专题展览展示交流。推进清史纂修。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展示,进一步增强公众保护意识。

第五,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文件精神,着力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质量效益,提高文化市场培育监管水平。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结合,与“互联网+”相结合。促进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动漫、创意设计等新型文化业态。紧密结合“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优化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布局。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推动文化文物单位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政策,健全文化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文化市场定期开展明察暗访、交叉执法、重点督查和随机抽查。强化针对重点领域、重点问题的专项执法,不断提升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能力。

第六,深化对外和对港澳台文化交流,提升中华文化凝聚力影响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的讲话精神,紧密围绕大国外交总体战略,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效率的对外文化交流工作格局,加快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大力发展与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政府间文化交流。配合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和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举办好相关文化活动,发挥文化外交独特优势。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合作,促进民心相通。在各大洲举办中国文化年(节)等文化活动,继续打造“欢乐春节”等文化交流品牌。深化国际汉学交流和中外智库合作。加强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其全方位展示中华文化精粹和国家形象的平台作用。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推动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参与国际竞争。以青少年为重点深化对港澳台文化交流,搭建形式多样的交流平台,促进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

第七,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厚植文化发展优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努力破解文化发展难题。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做到无论怎么改、改什么,方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推动文化行政部门职能转变,努力增强文化管理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健全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转企改制国有文艺院团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保留事业体制的艺术院团内部机制改革。培育和规范文化类社会组织。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向纵深发展,促进科学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高层次领军人物、青年拔尖人才,提升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素质。endprint

猜你喜欢

习近平文化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