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与福建省茶产业发展比较分析

2017-09-22

茶叶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单产福建省福建

刘 磊

贵州省与福建省茶产业发展比较分析

刘 磊1,2

(1.贵州大学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3; 2.中国人民银行遵义市中心支行,贵州 遵义 563000)

贵州省和福建省是茶叶产业发展大省,贵州省快速发展茶叶种植规模和福建提升种植效益的方法都有比较鲜明的特点。从发展规模、产业结构、政策制度3个方面比较分析了贵州省与福建省茶产业发展的差异。研究发现:一是福建在发展茶叶种植面积的同时,提高单产的经验;以及在地方政府立法推进茶产业发展的做法值得贵州借鉴;二是贵州省茶产业融资的经验和大数据技术应用于茶产业的经验值得福建省参考;三是两省经验互补有益于两省茶产业的发展。

茶产业;贵州省;福建省;比较

贵州省和福建省是我国重要的产茶大省,在我国茶产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贵州是我国茶叶的源产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1980年,贵州省晴隆县发现了已被证实的年份约为200万年至500万年之间的茶籽化石,并被证明为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最古老的、唯一的茶籽化石。可见,贵州是世界茶树起源地。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每每得之,其味极佳”。其中,播州就是贵州省黔北一带。福建茶是中国茶之源,是世界茶之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晋朝以前,有1600多年的文化史,自陆羽《茶经》问世,茶叶正式确立了他的地位[1]。福建有关产茶文字记载比《茶经》早300余年。两省茶产业的发展在全国有着重要地位的同时,又有着明显的差异[2]。为促进两省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可从多维度的视角比较两省的茶产业发展现状和优势。较为系统的分析了两省茶产业发展的差异,有益于相互借鉴发展优势,相互取长补短,提高两省茶产业的发展水平。

1 发展规模比较分析

截至2015年年末,贵州省茶叶种植面积达41.89万hm2,采摘面积21.79万hm2,均居全国第一位;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5.01%;干茶产量11.8万t,占全国比重5.25%;干茶总产值211.32亿元,占全国比重13.91%。茶叶是贵州第三大经济作物,是贵州重要的农业产业。截至2015年年末,福建省茶叶种植面积达25.01万hm2,采摘面积22.69万hm2,茶园面积全国第五位;种植面积占全国的8.96%;干茶产量40.23万t,居全国第一位;占全国比重17.89%;产值210亿元,占全国比重17.89%。贵州和福建,一个种植面积全国第一,一个产量全国第一[3]。

1.1 种植面积

贵州省2015年茶叶种植面积达41.89万hm2,同比增长13.43%,是2006年6.36万hm2的6.59倍;种植面积10年之间跃居全国第一。由占全国比重的4%,快速增长到15.01%。福建省2015年茶叶种植面积达25.01万hm2,同比增长2.96%,是2006年15.98万hm2的1.56倍,10年种植面积仅仅增长56%。2015年,种植面积全国居第五位。在贵州强力发展茶产业的背景下,贵州在2012年种茶叶种植面积超过福建省,并呈现差距扩大的趋势。

图1 2006~2015年贵州省和福建省茶叶种植面积比较[3]Fig.1 Tea planting areas in Guizhou and Fujian,2006-2015

1.2 采摘面积

贵州省2015年茶叶采摘面积达21.79万hm2,同比增长24.66%,是2006年5.08倍;占全国比重3.89%,快速增长到10.3%。福建省2015年茶叶采摘面积达22.69万hm2,同比增长4.9%,是2006年13.99万hm2的1.62倍,10年采摘面积仅仅增长62%。福建省茶叶采摘面积占全国采摘面积比重,由2006年的12.71%下降到10.72%。

1.3 产量

1.3.1 干茶总产量比较 贵州省2015年茶叶干茶总产量11.8万t,同比增长10.17%,是2006年4.74倍;占全国比重由2006年的2.42%,快速增长到5.25%。福建省2015年干茶总产量40.23万t,同比增长8.12%,10年茶叶产量增长100%。福建省干茶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由2006年的19.46%下降到2015年的17.89%。

图2 2006~2015年贵州省和福建省茶叶采摘面积比较[3]Fig.2 Tea plucking areas in Guizhou and Fujian,2006-2015

图3 2006~2015年贵州省和福建省茶叶干茶总产量比较[3]Fig.3 Annual dry tea yield in Guizhou and Fujian,2006-2015

1.3.2 单产比较 2006~2015年,全国茶叶平均每667 m2产量从62.29 kg逐步提高到70.86 kg。贵州省的单产水平2006~2010年间不断提高,由38.76 kg提高到47.37 kg,2011年出现下滑情况,每667 m2产量为40.63 kg。主要是受恶劣天气影响,雨水持续不断,导致茶叶单产减少。后来,连续4年保持在这个水平左右,直到2015年下滑到36.1 kg。贵州省的单产水平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仅仅约全国平均水平的50%。2006~2015年,福建省每667 m2产量从95.37 kg提高到118.2 kg。分别于2008年和2010年出现2次小幅降低,但是福建省的单产水平一直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见福建省的单位茶叶产出水平远高于贵州省。2011年,贵州出现单产降低。两省单产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因素。福建省雨水持续不断,而贵州省主要是因为低温、降雪和霜冻原因。

图4 2006~2015年贵州省和福建省茶叶单产比较[3]Fig.4 Tea yields per unit area in Guizhou and Fujian,2006-2015

1.3.3 效率优势指数比较 效率优势指数[8]:效率优势指数反映某种作物对该地区自然条件的适应性,主要是从资源内涵生产力的角度反映作物的比较优势,其计算公式如下:

EAIij=APij/APj

式中,EAIij为i区j种作物的效率优势指数,APij为i区j种作物单产,APj为全国j种作物平均单产。EAIij<1,说明i区j种作物生产与全国相比生产效率处于劣势;EAIij>1,说明i区j种作物生产与全国相比生产效率处于优势,EAIij值越大,说明生产效率优势越强。

从图5可以看出,贵州省EAI一直小于1,说明贵州省茶叶生产相比于全国生产效率处于劣势,而福建省EAI一直大于1,说明福建省茶叶生产相比于全国生产效率处于优势。

1.4 总产值比较

贵州省2015年干毛茶总产值211.32亿元,同比增长30.83%,占全国比重13.91%。福建省干毛茶总产值210亿元,同比增长5%,占全国比重13.82%。虽然贵州省在总产值上和福建省相当,但是,茶叶总产量却仅占福建省的58.82%。茶叶产出效率较低,是贵州茶产业发展的短板。

2 产业结构比较

2.1 产业组织结构比较

贵州省有茶叶园区30个,茶园面积30万亩以

图5 2006~2015年贵州省和福建省茶叶单产效率指数比较[3]Fig.5 Efficiency indices of tea yield per unit area in Guizhou and Fujian,2006-2015

上的县4个。其中茶园全部属于企业所有的万亩乡镇有6个,茶园以农户为主的万亩乡镇有170个。全省茶农122.8万户,茶叶专业合作社880个,15亩以上的茶叶家庭农场26436户。最具发展力的品牌为凤冈锌硒茶、湄潭翠芽。全省现有注册茶叶企业(含合作社)共计2518家,其中茶叶公司、茶厂、茶场1638家,合作社880家。茶叶龙头企业国家级、省级、市县级共394家(国家级9家、省级98家、市(县)级287家),同比增长105%。全省有加工点2608个,同比增45%。茶叶初制加工企业1719家;清洁化生产线603家。茶叶精加工企业348家,精深加工企业有17家全省通过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商标数893个,通过QS认证企业435家,获对外贸易经营资格企业65家。

福建省拥有国家级茶叶企业7家,省级龙头企业30余家,茶叶加工企业300余家,而小规模和初具规模的有8000多家。全省现有大小茶叶企业1.6万家,合作社1500个,涉茶人数超过300万人。茶产业综合产值500多亿元,居全国第1位。有在新三板上市的八马茶叶等众多优质的企业。有安溪铁观音、福州茉莉花茶、坦洋工夫、高山乌龙等丰富的茶叶产品。福建省有最具传播力的品牌如武夷山大红袍、福鼎白茶、安溪铁观音等[4-5]。

2.2 产品结构比较。

目前,贵州已形成“三绿一红”(湄潭翠芽、都匀毛尖、绿宝石、遵义红)的茶叶产品体系[6]。正安白茶、富锌富硒茶、石阡苔茶等众多品种的茶叶丰富了贵州省茶叶的种类。福建安溪铁观音、福鼎白茶、福州茉莉花茶、武夷岩茶、大红袍等众多产品闻名于世。贵州茶叶以绿茶类为主,而福建茶以乌龙茶、绿茶为主,且大力发展红茶、白茶。

2.3 出口情况比较

贵州省2015年出口0.275万t,出口额2250.63万美元;同比增长19.8%和73.2%;福建省2015年出口茶叶1.73万t,价值1.74亿美元,同比增长6%和25.1%。其中:福建宁德、安溪和贵州凤冈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出口示范效应明显。贵州表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从出口单价上看,贵州仅为8.18美元·kg-1,而福建10.06美元·kg-1。福建单位价值优于贵州省。从结构上,主要是福建出口红茶和乌龙茶,所以价格整体优于以绿茶出口为主的贵州省。

3 政策制度比较

3.1 发展规划政策比较

以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都匀毛尖为代表,贵州省的绿茶得到快速发展。贵州茶产业先后经历了产品市场融合发展期、中间产品市场发展期、要素市场发展期3个时期。[6]2005年,贵州遵义地区开始将茶产业作为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并确立了发展百万亩茶园的发展战略,形成了以湄潭翠芽为代表的茶叶产品[7]。2007年,贵州省更是确立了发展中国茶叶第一省的目标,出台《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07〕6号)。从此,全省茶产业快速发展。湄潭、凤冈等40余个县开始陆续发展茶产业。2014年,贵州省政府出台了《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黔府办发[2014]19号)。[8]“计划”到2016年茶园种植面积达到46.67万hm2(700万亩),投产面积达到33.33万hm2(500万亩),产量达到27万t,综合产值超过500亿元的目标。而2015年末,贵州茶园种植面积已经达到41.89万hm2,跃居全国第一[9]。

福建省茶产业于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由于福建省具有悠久的茶产业发展的历史积淀和区位优势,福建省茶产业在茶叶产量、单产、品种、总产值等多方面位列全国第一,是我国茶产业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福建泉州、南平、宁德是该省主要产茶的地区,全省除偏远岛屿外几乎县县产茶。先后经历了扩大茶园面积、提高茶叶单产阶段(1978~1990年);调整产品结构、规范茶叶生产阶段(1991~2005年);注重多元发展、加快转型升级阶段(2005年至今)3个阶段。先后出台了有关茶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如2010年《福建省“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福建省“十二五”茶叶发展规划》、2011年《关于推进现代茶产业发展的意见》,2012年3月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于当年6月1日起施行,以地方法律的形式推动福建省的茶产业发展。为推动茶产业实现千亿元年产值的目标,2014年8月,福建省政府出台了提升现代茶产业发展水平六条措施。提出到2018年,在全省茶园面积稳定在360万亩、毛茶产量40万t基础上,提升茶产业发展水平,增强茶产业综合竞争力[10]。

3.2 财政扶持政策比较

贵州省为了推进茶产业发展,先后进行了多项财政扶持政策的扶持。一是财政奖补政策,从财政资金中推进奖补茶产业的发展;二是地方每年的专项财政资金支持;三是探索茶叶产业扶贫资金与茶产业发展的结合支持模式。福建省在财政支持方面主要有:一是中央财政资金扶持茶产业重点项目;二是南平、三明、宁德开展投资财政补助政策试点;三是地方专项发展资金。

4 结论

4.1 福建省多项发展经验值得贵州借鉴

4.1.1 在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注重单产效益1978~1990年,福建省茶产业发展也处于茶园种植快速的扩张时期。茶园种植面积扩大,但同时注重提高茶园单产。2002年至今,进入飞速发展的时期,茶园单产、产值等多项指标获得全国第一。注重发展效益为福建省在扩大茶园面积时期,带来了发展的质量。贵州从2007开始,茶叶种植面积快速扩大,2015年,茶叶种植面积全国第一,应借鉴福建省注重提高良种率,提高科技推广水平,建设无公害茶园等多方面的经验,实现从茶叶种植大省向茶叶种植强省转变。

4.1.2 从法制层面推动茶产业 贵州和福建省茶产业的发展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省级政府的强力支持。并且在省级层面两省都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支持茶产业的发展。但是,在福建除了省级政府出台的规划,还出台了《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以法律形式明确茶产业的发展,这在茶产业的发展上还是第一次,值得贵州借鉴,以此深入推进茶产业质量提升,无公害基地建设等。贵州省出台了《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系统提出了目标和措施,促进了贵州茶产业的发展,但是在对外合作上,贵州还缺乏一些政策措施。而福建省就出台了《福建省促进闽台农业合作条例》、《关于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的交流意见》,包括了茶叶合作机制、茶叶等农产品加工等合作机制。这些对外合作方面促进茶产业发展的经验,值得贵州借鉴。

4.2 贵州融资政策和大数据在茶产业方面的应用值得福建参考

4.2.1 贵州融资政策的多样性值得福建参考 福建省在推进茶产业整个产业链的融资,都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如吸引民生银行在厦门成立了民生银行茶业金融中心、福建安溪对茶农合作小组的金融支持有动产质押融资等等。相对于福建,贵州省茶产业发展融资政策较为多样:一是进行政策性农业担保。政府拿出专项财政资金通过融资担保模式放大财政支持力度,对贵州11个茶叶主产县每个补助500万元进行融资担保试点,让茶农和加工企业享有获得贷款的机会。二是开展“三资转换”政策试点。从老的“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打通了茶农将茶园的收益变为收入的多项渠道[11]。三是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在贵州的遵义、黔南等地开展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住房财产权、林权抵押、农民集体建设用地、商标专用权等多项权利应用于茶产业融资的抵押;四是开展绿色金融债券支持茶产业发展。在人民银行的推动下,贵州玉屏茶叶产业园成功争取到绿色金融债券的资金支持。五是贵州银行成立茶业金融中心,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六是在贵州凤冈等地开展茶叶种植保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些经验都值得福建发展茶产业中借以参考。

4.2.2 贵州省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茶产业发展值得福建借鉴 2015年以来,贵州省将大数据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发展。大数据作为贵州省五大重点发展产业进入贵州省级发展规划。大数据技术在贵州快速发展,并应用于茶产业发展领域,在茶叶市场营销、茶产业精准扶贫、茶产业专家与散户种植技术的衔接等多方面开始应用。这些有益的尝试都走在全国前列,值得福建参考。

5 结语

福建和贵州都是我国重要的茶叶省份,都有着发展茶叶大省的目标。贵州作为茶叶种植第一省,中国茶叶发展最快的省份,存在一些快速发展的问题。福建省对于贵州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并有着一些值得贵州学习和借鉴的经验。相信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吸收其先进经验,能促进两省茶产业的快速发展。

[1]刘磊.中国西部茶海的产业竞争力分析——基于GEM模型的应用[J].中国茶叶,2010,32(1):32-34.

[2]兰曦.提升福建茶产业的绿色竞争力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2.

[3]国家数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EB/OL].(2016-05-10)[2016-11-01].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zb=A0D0K&sj=2010.

[4]黄燕荔.福建茶产业集聚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5.

[5]秦明,王志刚.福建省茶业发展分析及展望[J].农业展望,2014,10(9):48-53.

[6]詹瑜:贵州茶产业发展与产业链组织演化[J].贵州农业科学,2015,43(9):226-230.

[7]刘磊.黔北六县茶产业发展比较研究[J].中国茶叶加工,2014,(3):11-15.

[8]刘磊,王媛,石琳.贵州省茶产业提升的金融策略[J].中国茶叶加工,2015,(6):52-57.

[9]中国茶叶流通学会.2015年中国茶叶产销形势分析报告[EB/OL].(2016-05-10)[2016-11-01].http://www.ctma.com.cn/ctma_news/dt/2016/0510/57027.html.

[10]翁伯琦,张伟利,王义祥,等.推动福建省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与对策研究[J].茶叶学报,2015,56(2):61-67.

[11]刘磊.信用担保机制扶持茶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遵义四县农业信用担保公司调查[J].中国茶叶,2010,32(6):8-10.

Development of Tea Industries in Guizhou and Fujian

LIU Lei1,2
(1.Management School of 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Guzhou 550003,China;2.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Zunyi Urban Branch,Zunyi,Guzhou 563000,China)

S571.1;F307

A

2096-0220(2017)02-0080-05Abstract:Tea industry enriches the financial well-being of local farmers and processors.It has been a pillar for the rural economy in China,particularly in the provinces of Guizhou and Fujian.Hence,lessons could be derived by comparing the industrial and business developments between the two localities.In Fujian,both expansion of planting area and improvement on production were equally emphasized in the past.The local governments also implemented relevant legislation to assist and foster the development.Whereas,in Guizhou,substantial financial infusion and data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characterized the industrial growth in that region.It seemed plausible that the two provinces could benefit from their experiences to usher in further enhancements for their respective tea industries.Key words:tea industry;Guizhou Province;Fujian province;comparison

2016-11-08初稿;2017-03-22修改稿

刘磊(1984-),男,硕士研究生,经济师,研究方向为茶叶经济与金融。E-mail:53850852@qq.com

猜你喜欢

单产福建省福建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农大农企联手创山西小麦最高单产新纪录
那个梦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单产948.48千克!“金种子”迸发大能量
我国玉米单产纪录第七次被刷新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