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兴校无穷时
——湘潭市岳塘区育才学校的成长与蜕变
2017-09-22陈文静吴秀娟通讯员刘家妤
本刊记者︳陈文静 吴秀娟 通讯员︳刘家妤
科研兴校无穷时
——湘潭市岳塘区育才学校的成长与蜕变
本刊记者︳陈文静 吴秀娟 通讯员︳刘家妤
全国绿色学校先进单位、中国兰亭小学、全国语文特色学校、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十佳学校、国家教育部“十五”课题实验单位……湘潭市岳塘区育才学校是一所区属小学,但国家级的牌子却一块接着一块地被摘回来。是什么让这所硬件条件一般、地理位置也比较偏的区属小学获得如此佳绩?该校校长陈静一句话道破其中的缘由: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的第一生产力。
培育学校发展的原动力
1996年,湘潭市岳塘区育才学校在异地重建。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加上学校的位置相对比较偏僻,学校生源纷纷流失。尽管如此,湘潭市岳塘区教育局仍对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建成岳塘区窗口示范学校。
靠什么把一个“一穷二白”的学校办成全区的示范性学校?时任校长刘新艳带领学校管理团队结合学校多年来环境教育的实践,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调研,制定了五年总体发展目标,即以“实施绿色教育,创建绿色学校”为主线,通过实施绿色教育,创建绿色学校,把学校建设成为以绿色教育为特色的具有实验性、示范性的现代化学校。
“绿色教育”如何开展?“绿色学校”怎么创建?这样的理念在当时的教育界很少有人提及,既找不到理论依据,更找不到“依样画葫芦”的对象。“对于学校来说,‘绿色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要把课题变成真正的教育教学实践,落脚点就是教育科研。”围绕这些思考,学校举起了“科研兴校”的大旗。校长陈静正是当年学校科研小组的主要成员。她说,当时学校把“绿色教育研究”立项为校本研究课题,并作为学校科研兴校的统领课题,学校的其他课题不论哪一级都规划为该课题的子课题。如电影课题与环境教育、信息技术与环境教育、保护蓝天碧水等,其研究目标和研究方向与统领课题一致。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校把校本课题研究整合成“开发环境教育的校本课程研究”“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信息技术与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研究”等一系列课题,并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申报中,获批为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立项课题。也正是在这些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岳塘区育才学校在“绿色教育”领域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迎来了“全国绿色学校先进单位”这块珍贵的牌子。
有了这次的实践,岳塘区育才学校愈发想深入品尝教育科研发展的甜头。
从“十五”开始,该校紧紧抓住国家、省、市各项课题的申报契机,认真打磨学校的科研方案,发动全校教师投身到教育科研志愿者队伍中来。仅“十五”期间,该校拥有国家级、省级立项、专项课题6项,市级立项课题8项。
目前,该校已建立特色校本科研体系,正在打造前沿、合作、发展的“科研型”学校,全校拥有科研课题18个,其中国家级和省级课题占去了大半。
“我们学校的科研课题不是拍脑袋想出来,而是紧扣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对于每个立项的课题,陈静都有着深入的思考。她说,任何研究都始于问题,当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出现了某种问题并想方设法在行动中解决问题,且不断回头反思解决问题的效果时,教师也就踏上了一条“问题—设计—行动—反思”之路,这个过程就是教学研究,该问题就是研究课题。例如,学校在进行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中遇到一些很棘手的问题:一是经费,二是安全。这两个问题都是家长、学校特别敏感的事。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学校提出了“家校互助小组合作实践活动”的课题研究。形式为四五个家庭组成一个小组,利用节假日开展活动,每次活动由一位家长带领。活动前有计划,活动后有反思性总结。再如,现在学生的心理素质越来越差,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呢?经过思考和查阅、请教专家,学校提出了“组建心理教育场的研究”,让家长、老师、社区一起参与,目前这个课题也正在启动。
为了让每一个教师爱上教育科研,潜心教育科研,学校还制定了一系列与教育科研相适用的管理制度,如“课题立项制度”“课题评价制度”“集体研讨制度”“个案形成制度”“科研经费保障制度”“同伴互助制度”“科研成果奖励(激励)制度”等,让学校中各级教育科研的计划管理、组织管理、学术管理、成果管理和经费管理有章可循。
一线教师工作量大,教学任务重,如果不合理安排时间,搞科研课题研究就会流于形式。怎样才能保证教学、研究两不误呢?分管科研的副校长谭洁告诉记者,学校在时间上为教育科研进行了协同调配。如校本教研规定每周二下午第二节课后、周三下午第二节课后分别是数学、语文的教研组研讨的时间,对课题负责人计算一些工作量,减轻一些教学负担等,同时鼓励教师自己合理安排科研课题研究的时间。
有制度,有经费,有时间,才有收获——岳塘区育才学校通过建立特色校本科研体系,打造前沿、合作、发展的“科研型”学校,由一所只有200多名学生的不起眼的区级学校发展成了在全国享有知名度的“绿色学校”。
唤醒教师成长的内驱力
传统的师资培训把教师置身于“工作坊”、教学观摩和研讨会中,教师难以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之中,同事之间的互动指导又缺乏纵向的理论引领……如何将教师学习的内蕴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唤醒教师成长的内驱力?岳塘区育才学校给出的回答是:做科研型教师。
通过对二二〇七工厂发展历程的梳理,我们发现,工厂每一次发展战略的调整总是应时而生,踏准时代变革的鼓点。比如,80年代至90年代末,正值印刷行业从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过渡期,二二〇七工厂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引进了电子分色机、海德堡四色胶印机、瑞士马天尼胶订机等国际品牌设备,率先进入光与电时代。张仲伯告诉我们,摆放在中国印刷博物馆里的那台电分机,正是他当年的工作伙伴,陪伴他好几个春秋。90年代中期,二二〇七工厂被列为全军首批22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之后,“北京凌奇印刷有限责任公司”诞生,并制定了“以印刷为本,拓展宾馆业,开发房地产”的企业发展战略。
在这里,人人都是研究者。作为全省基础教育研究实验学校,教育科研一直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该校以教育科研为依托,开拓了一条激励教师专业成长的现实路径。
教育即生活。在岳塘区育才学校,教育教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科研的触发点。4月的一天,一群孩子神色慌张地冲进办公室,向该校副校长李春霞嚷道:“老师,小丽(化名)要跳楼,您快去看看!”她随即三步并作两步地赶到现场,安抚女孩的情绪,并由此开启了为小丽进行心理疗愈的旅程。慢慢地,那个曾经哭闹的女孩变得阳光起来,笑容从心底里绽放。
虽然只是寻常教育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却给李春霞带来了很深的触动。她掩卷反思,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学生心里埋藏着多少秘密,有待我们蹲下身去倾听、理解和体会,和他们一起成长。
事实上,在心理教育研究领域,李春霞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早在2001年,学校参加省“十五”重点课题研究,15名教师加入“教师心育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小组,探索小学教师学科心育能力培养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学校又开展了国家级立项课题“学校心理教育场的构建与开发”研究。为提高教师的心育能力,学校还组织中青年教师参加全国心理辅导员培训,全校56名教师中,获得国家级心理辅导员资格证书者达41人。目前学校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3名,国家三级咨询师1名,绘画治疗师2名,沙盘游戏治疗师3名。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心理教育的行列,成就自身的专业成长,进而成就学生的终身幸福。
在这里,一项项课题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练兵场”。学校以国家、省、市各项课题的申报为契机,打磨科研方案,发动全校教师加入到教育科研的队伍中来。每一个立项的课题,就好比拥有了一个“项目群”,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教师们在其中“摸爬滚打”,日渐成熟。
谭洁说,自己从大队辅导员到数学教研组长,再到教导主任,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教育科研。在教育科研的路上,谭洁从有教育研究的意识,到跟着别人参与教育科研,再到独立承担教育研究课题,每一步都是如凤凰涅槃般新生。
“课堂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在陈静看来,教育科研伴随着教师每日每时的教学活动,将教师从“教书匠”转变为“探究者”。学校发展的突破口、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热点、日常工作中的难点都是教育科研的生长点。身处三尺讲台之上的他们,对教育科研所带来的专业成长满怀欣喜,收获着满满的职业幸福感。
每年至少读一本教育理论著作,承担或参与一个研究项目,上一堂反映课题思想的研讨课,展示一项教学技能,编制一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试卷,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设计辅导一项综合实践活动,发表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岳塘区育才学校,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完成的“八个一”功课。与此同时,教师的教科研绩效与晋级评优、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评比、教科研先进个人申报等挂钩,成为激励每一个人专业成长的内驱力。
激活学生成长的生命力
“书法,让我赚取了人生中的第一笔奖金,由一个‘消费者’变成初尝甜头的‘生产者’;也是书法,让我明白了付出、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我深深地爱上了书法,它将陪伴我一生。”82班的杨羽希同学用稚嫩的笔触记录下自己练习书法一路走来的喜悦与汗水。
在岳塘区育才学校,越来越多的孩子享受着书法的滋养,于一笔一划间陶冶性情,一撇一捺中体悟文化。2009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该校“中国兰亭小学”称号。每周一节书法课,由专职书法教师进行指导;每天中午增设20分钟书法练习时间,由校园电视台定时播放教学视频,教师深入班级现场指导;“经典诗文书写”比赛、“书法家”故事会、“我的书法作品”展示、“校园十佳书法小能手”评比等活动更是精彩纷呈。高、中、低年级组还分别设立书法休闲室,有书法爱好的孩子得以在课余时间练字、看书、品书论画。“方方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在这里,孩子们浸润在墨香弥漫的书法世界。
该校教师文湘君坦言,学生在书法课堂里的成长与收获,与学校教育科研的“给力”须臾不可分。如何让书法教育在全校铺展开来?怎样让书法背后的文化底蕴成为学生内在的精神给养?书法教育开启之初,一项项难题摆在了大家面前。老师们群策群力,纷纷从问题的视角对书法教育进行审视。慢慢地,曾经的疑难问题找到了答案,对教育的思索变成了笔下的文字。近年来,“硬笔书法校本课程配套课件的开发与运用研究”课题立项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背景音乐与书法校本教材开发与应用的研究”课题获市级一等奖,课题成果与书法教育相得益彰。
不仅仅是课堂,越来越多的教育科研延伸到课堂之外的社会生活中,并最终指向学生的自主发展,激活学生发展的生命力。
“好神奇啊!可以在一块石头里看到几亿年前的生物遗体!”“化石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我们在哪里可以找到它?”科学课上,孩子们被这些“历史的讲述者”背后的故事所深深吸引。
学生自主探究,让教育成为看得见的美好
科学教师曾亮寻思,何不让孩子们去野外实地考察一番?于是,一场科考活动随即拉开帷幕,孩子们用双脚丈量足下的土地,一道去探寻化石的秘密。湘潭县塔岭乡、巨鱼村,湘乡市龙洞乡、毛田镇都留下了孩子们探索的足迹。他们还将自己找到的“宝贝”带了回来,陈列在学校的化石馆里,每一块化石背后都有说不尽、道不完的探索与发现。
科技节上,“小小园艺”师大显身手,分年级种植多肉植物,孩子们把春天带回家;认领“蚕宝宝”,孩子们学会了观察、呵护、见证生命的成长;发起湘潭名贵树木生存状况调查体验活动,在与大自然的对话中,孩子们化身为绿色出行理念的践行者。
“别看这些科技活动异彩纷呈,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学生鲜活的生命力量,其实这背后可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曾亮笑着解释道,之所以有如此丰硕的活动成果,离不开教育科研这一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如果将学生的自主发展比作繁茂的枝叶,那么教育科研便是那棵大树伸向地下的根系,扎根于泥土,为枝叶提供成长所必需的给养。原来,自2002年以来,为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自主发展,学校开启了小学“激疑思辨,分层精炼”教学模式的探索之路。这是湘潭市唯一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科技创新项目便是子课题的一部分。回望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曾亮坦言,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是自身学养不断提升的过程,但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无形之中丰盈了学生的生命,让教育成为看得见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