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跟周恩来学习批评的艺术

2017-09-22艾冰

廉政瞭望 2017年17期
关键词:首映式廖承志许世友

文_艾冰

跟周恩来学习批评的艺术

文_艾冰

周恩来批评人时,运用了量身订制、举一反三,直指要害、把握时机、既批评人又注重团结等方法。

温文尔雅,是很多人对周恩来的印象。鲜为人知的是,周恩来也有多次生气发火的时候。有时他发起火来,桀骜如彭德怀等都招架不住。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名部长也说,我这辈子只怕两个人:怕毛主席的威严,怕周总理的认真。这里说的认真,就包括周恩来对同事和下属严厉的批评。

不过,周恩来批评人时,既严肃一针见血,又讲究方式方法。他是如何做到让人心服口服的呢?

因人而异,怎样批评最易被接受?

战友和友好人士,各有其个性特点、感情认知、关系亲疏等。周恩来的批评坦荡直率,对事不对人,也因人而异,容易被接受。

对于直来直去的老熟人,周恩来的批评毫不客气。

周恩来和陈毅1927年在南昌起义中相识,从此结下深厚友谊。1965年,周恩来去阿尔及尔参加亚非会议。飞机到达埃及经停前,突然接到通知:阿尔及尔发生军事政变,背景和具体情况未明朗。周恩来报告毛泽东后,改为先访问开罗,继续观察形势。不料,已到阿尔及尔打前站、平素里风趣幽默、有诗人气质的陈毅,在面对许多向他打听中国态度的友好国家代表时,热血沸腾,脱口而出:“这次亚非会议必须开,一定要开好!”

不少国家认为中国外长发话了,会议肯定要开。后来却因形势不明,意见不统一,会议取消了,这就造成了不良影响。回到北京后,面对前来负荆请罪的陈毅,周恩来发了火:“你无组织无纪律!这是不允许的!”周恩来砰砰砰敲了三声桌子,“一句负荆请罪就完了?你是中国的外交部长,不请示不报告,就敢在那里擅自放炮表态,都像你这样还了得?谁给你的权力?这是国际影响问题!”最后,陈毅向党中央做了检讨。

对为何痛批陈毅,周恩来曾对秘书解释:“他们都是各路诸侯,在这里我不严厉批评他,回去他的诸侯国谁还敢批评他?”语重心长的话,彰显了对战友的关爱。

在批评某些民主人士发“牢骚”时,周恩来则委婉而含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1949年3月,爱国民主人士柳亚子应邀参加新政协,却因感觉受到“慢待”而常发牢骚,甚至打门卫、管理员等。

周恩来知道后到柳的住处。首先表达因忙未能及时拜访的歉意。随后,开始解释:“门卫对生人阻挡询问,是其职责。”随后转入批评:“对工作人员,做错事可以批评,动手打人就不对了。我们取得胜利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军队内部的民主制度,党的领导和群众的支持。”“至于柳先生说的要‘投湖’‘上吊’,就更不对了。”周恩来还“予之以希望”:“先生可能有些误会。不参加新政协筹备工作的,不一定在政府里就不安排重要职位;希望先生把眼光放远些,保重身体,今后有的是重要工作要您去做。”

听到这里,柳亚子表情轻松了,从此也不再发牢骚和打人了。

军队战将来自五湖四海,各种性情的人都有,批评他们更要根据性格对症下药。上将许世友耿直刚烈,但有时也容易走极端。比如喝酒,他说罚就罚,曾捏住人家下巴用碗灌,把对方搞得很苦。

得知此事后,周恩来认为,单纯的批评说话轻重不好把握。但是,许世友很讲义气,答应了的事就会办到。于是请他赴宴,席间提出“比喝酒”,二人一连喝了好几瓶,许世友被喝翻在地。最后,周恩来再批评他:“喝酒不能强人所难。桌子上不能放空碗,身后也不能站个监酒的。”“人酒量有大有小,不能自己能喝就认定别人也能。以后喝酒不许超过半斤。”

“我听总理的……”从此,许世友喝酒文明且有所节制了,很少再醉,也不搞罚酒了。

把握时机,如何才能警醒更多人?

周恩来批评人,还运用了不少方法,比如举一反三,直指要害、把握时机、既批评人又注重团结等。

有老同志回忆,周恩来批评人很注意举一反三,让更多人受到警醒。一次,一名部长汇报工作照着稿子念,磕磕巴巴,当念到一个指标数字时,周恩来不客气地打断,语带挖苦:“不对!看清了再念。”“这里印得不清……”部长说不下去了。最后,周恩来点名部长罚站,自己说出了准确数字,惊起一阵波澜。等待汇报的好几个部长见状,都哗哗地翻起材料,准备再温习一番。此事传开后,部长们都增强了对行政业务的学习和领导。

批评贵在点出要害和根源,让人深刻反思。1959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1月到10月全国工业生产总值比1958年同期增长48.9%,便挨了周恩来批。“这篇新闻的根据是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属各部门自报数字汇总,并未核实,发表也未经中央批准。”最后,周恩来直指根源:“检讨不要匆匆忙忙做,要总结经验。不能因为‘反右倾’,就又搞浮夸。”这些话在当时,振聋发聩。

周恩来批评人,在时机选择上也很讲究。1954年,他在怀仁堂宴请印度总理尼赫鲁,大厅突然断电,灯一下子全灭了。好在没一会儿灯又亮了。直到宴会结束,周恩来都像没事一样,一句话也没多说,几个负责人暗自庆幸。不料次日凌晨三点,周恩来通知中办、外交部、北京电力局等相关负责人开会,挨个部门追查原因,挨个人追究责任,作出了不同程度的批评,并研究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的措施,一直开到天亮。

“你们没少打哈欠。我这时把你们找来,就是要让你们印象深一些。”周恩来最后说。

严词批评人后,也要注重团结。上世纪60年代,周恩来与罗瑞卿、刘亚楼等几名将军去欢送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回国。飞机舱门还没关上,罗瑞卿和刘亚楼就一递眼色,迫不及待往机场门口走,很多人也往门口赶。原来,他们约好当天去看中国对印尼的足球赛。

正注视飞机的周恩来忙让人把他们叫回来。待到飞机盘旋一圈,渐渐远去,他才转过身来,严肃地问:“你们懂不懂外交礼仪和纪律要求?再急也不能忽视!”接着,他在原地严肃地为将军们讲解了半小时相关纪律和礼仪。

“好了,下半场球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一起去吧。”严批之后,周恩来的善解人意,让在场的人既兴奋,又惭愧。

“另类批评”让他逃脱一死

批评是一门艺术。有些另类的批评,则体现周恩来对战友的关心和帮助,救人逃脱苦海。

长征时,廖承志因反对张国焘,被张国焘加上“特务”罪名,开除党籍,戴着手铐行军,还要将其处决。1936年9月,周恩来下部队时发现了他,便叫人把廖承志叫到司令部痛批。最后说:“廖承志,你认识到错误没有?认识深不深刻,改不改?”

在朱德示意下,廖承志赶紧说:“认识了,认识深刻,改。”最后,周恩来将张国焘的嘴给堵了起来,为廖承志的“错误”结了案。吃晚饭时,周恩来也故意不理廖承志,只与张说话。张觉得周恩来站在他一边,火消了一半,便下令不杀廖承志,以观后效。正是周恩来的一通批评,让廖逃脱一死。

近日,由成都市妇联、成都市纪委共同制作的《传家宝》微电影首映式在成都市新都区举行。该片是廉政瞭望杂志社继《幸福防线》之后,围绕家风主题为成都市妇联打造的又一力作,讲述了一名机关干部在母亲和妻子劝说下放弃行贿念头的故事,让观众体会到良好的家风是最珍贵的“传家宝”。电影旨在进一步发挥家庭成员在倡廉助廉工作中的特殊作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省、市纪委相关领导出席首映式,并对该片给予了充分肯定。

《传家宝》微电影举行首映式

图片新闻

猜你喜欢

首映式廖承志许世友
新疆原创动画大电影《克拉和玛依历险记》上映
电影《铁血阳泉》首映式
许世友拒绝与第二任妻子复婚
实验性包袋配饰品牌RFACTORY的巴黎“首映式”
许世友“生财有道”
单元导读——单元教学的“首映式”
长征中廖承志给人画像“混饭吃”
许世友五跪慈母
长征中廖承志给人画像“混饭吃”
许世友参军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