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7-09-21谢克妍
谢克妍
大豆是我国最主要的经济农作物之一,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其自身具有广泛的作用价值,例如,可以加工成农业食品、饲料、工业食品等,对于农业经济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的促进区域农业发展。因此,为增加其种植产量,要加强大豆种植技术的研究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促进经济发展。
一、 大豆种植技术
(一) 窄行密植技术
这一技术适用于大豆苗矮品种,不适用于生长期较长、植株较高品种。在应用窄行密植技术时,要保证大豆播种的深度适中,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使幼苗出土时间适宜,健康生长,同时,要结合科学的施肥方法,保证大豆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充足的营养物质。
(二) 垄体分层种植技术
它是指在垄体的下方进行施肥、浇水等工作,以调节机器进行控制植株的密度的新型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首先要选择质量优良的大豆种子,保证植株自身的抗病能力;其次,增强垄体自身的营养输送能力,发挥肥力的最大效果,保证幼苗的存活率;最后,提升土壤的疏松度,使土壤一直保持在疏松状态,利于植物生长。
二、大豆种植技术要点分析
(一) 种植密度
在大豆种植过程中,采取科学合理的种植密度,能有效的提升大豆产量。当前,我国的大豆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其种植密度普遍较低,经常导致出现断苗或断垄现象,降低大豆产量。同时,由于大豆自身的特殊性,属于油料作物,种植资源丰富,品种类别较多,在生长周期中会出现不同的特点,因此,对于生存环境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根据大豆的成熟期,可以将大豆分为晚熟大豆和早熟大豆,在生长过程中,有的大豆枝叶较大,有的大豆枝叶较小,因此,要结合所种大豆的品种和实际生长情况进行分析,将大豆种植合理密植,以保证植株健康生长。
(二) 栽培管理
在对大豆进行栽培时,要做好积极的管理工作,选择合理的种植时间和适宜的播种深度,防止出现过早播种和播种过深,影响大豆的出苗率。在大豆播种前期,如果使用除草剂进行除草,应对大豆播种深度进行实际调整,保证不会出现浅度播种现象,引发病虫害。在大豆生长过程中,要注重有机肥料的用法和用量,氮磷钾肥的配比合理,以保证施肥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因此,在大豆的的栽培期间,要加强对栽培工作的管理,以促进大豆的根系快速生长,加强对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提升化肥的利用效率,保证大豆植株健康生长,同时提升大豆的产量,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三) 包衣技术
包衣技术的使用,能有效的保证大豆在生长初期不受病虫害和细菌的干扰,具有较强的杀菌杀虫作用。例如,大豆种衣剂显著的特点就是清除病虫,保证大豆种子在生长阶段健康生长,同时发挥相应的肥力作用,为植物带来充足的营养。在大豆的实际生长过程中,经常会受到病虫的侵蚀和细菌感染,病虫破坏植株的根茎以及叶片,细菌影响植株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植株死亡率提升。包衣技术的应用,能有效的提升大豆植株自身的抗病能力,保证在生长阶段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提升大豆的质量,同时保证产量。
(四) 土壤深松
在大豆的生长过程中,对于土壤环境要求较高,其是保证大豆质量良好的基础条件。所以,在大豆种植过程中,要优先考虑实际的土壤因素,尤其是在种植过程中的土壤肥力、水分、有机物等,结合实际的大豆生长需求,对土壤采用深松技术,为大豆的健康生长创造最有利条件。通常而言,大豆的种植所需的深松深度应在30cm左右,并跟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同时结合深松度确定实际的垄体深松,并且,深松垄起也是重要的整地步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根据整地要求,将土地进行深松起垄,例如,在深松起垄时,可以将搅拌麦茬深松工作一起进行翻耕作业,保证土壤深松工作有效进行。
三、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农业防治
当前,我国大豆病虫害主要为病毒病、灰斑病、食心虫等,为了保证在大豆生长期间,降低病虫害的影响,可以利用农业防治方法对其进行改善,以达到防治目的。在实际防治过程中,首先,要做好检验工作,例如、种植土壤的检测、大豆种子的质量检测以及生长环境的检测等;其次,选择合理的种植区域,禁止出现重茬、迎茬等现象,保证轮茬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后,做好施肥、除草、澆水等工作,保证大豆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充足的水分和营养物质,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健康生长。
(二) 化学防治
利用化学防治方法,能有效的降低病虫害情况发生,例如,前期对种子进行药剂包衣工作,有效的保证种子在幼苗阶段不受病虫害侵袭。在大豆生长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植株受到的病虫害也不同,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合理的化学方法,针对性防治。例如,针对蚜虫、斑病等,可利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针对食心虫,可以利用乙磷铝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针对霜霉病等,可以利用甲霜灵进行防治,以保证植株健康生长。
(作者单位:155630 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