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厌学成因的价值学分析

2017-09-21闫震普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6期
关键词:价值理性工具理性成因

闫震普

摘要:大学生厌学问题是近年来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领域与实践领域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理论界对大学生厌学的归因主要集中于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分析及学校、家庭、社会等外部因素。本文从价值学视角入手,结合大学生所处的教育阶段,以高等教育个人价值及高深知识个人价值的异化为切入点分析了大学生厌学问题背后的价值学成因,并对解决办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厌学;成因;工具理性;价值理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6-0003-02

大学生厌学现象在高等教育实践领域存在已久,而大学生厌学作为问题并引起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者及管理者的关注则是近年来特别是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以来的事。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对大学生厌学成因的分析体现出两个方面的特点:其一是研究与分析基本没有注意区分大学生厌学与中小学生厌学的不同特点;以此为逻辑,在对大学生厌学具体成因的探讨方面仍集中于对家庭、学校、社会等外部因素的浅层分析,而在对厌学内因的思考方面则几乎完全关注用心理学方法作具体微观层面的讨论。笔者认为,大学生厌学固然有其外部的客观影响因素及内部心理方面的原因,但大学生毕竟不同于中小学生,作为成人,其厌学行为背后存在着深层次的价值观原因。

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是人们认识、判断事物价值的两种不同取向或维度,表现了人们对事物价值理解的两种不同境界。在工具理性指導下,人们对事物价值的判断与考量以自身的情感需要为出发点和标准,衡量事物价值的直接依据就是情感的愉悦,自身兴趣、需要的满足,其对事物的价值追求在于直接的财富名利、看得到的收入效益以及充分的感官享受,而忽视对事物长远价值的追求与思考,摒弃对事物真善美的把握。而人们对事物价值理解的另一个更高层次即价值理性则是从发展的观点特别是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和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出发去理解、衡量事物价值,其对事物价值的判断具有整体性与长远性,重在把握事物的根本价值,这种价值追求着眼于事物的真善美,着眼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科学发展的美好未来。与价值理性相比,工具理性属于人们价值认识与价值追求活动的较低层次,其对事物价值的思考与判断是直接的、现实的。工具理性对事物的手段价值更感兴趣,相对于直接的现实价值,事物长远、根本的目的价值则受到人们的忽视,其直接后果就是人受制于物,变为物的奴隶,受物奴役、人物对立,人迁就于事物,被动适应,这实际上是一种价值的迷失与异化。大学生处于价值观与人生观基本定型前的变动反复期,对生活、事物的判断与认识极易受到工具理性的影响,反映在学业上,由于对高等教育个人价值与高深知识个人价值的认识发生偏差,由此导致了不同程度的厌学行为。

二、大学生厌学的价值学归因

在工具理性的影响下,大学生对高等教育及高深知识个人价值的认识出现了异化。

(一)高等教育个人价值的异化

高等教育个人价值是指高等教育实践对于受教育者个体的存在与生命发展所具有的意义。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即高等教育的理性个人价值和工具个人价值。高等教育的理性个人价值在于“通过教育把人从形形色色的愚昧、无知、庸俗、偏见、谬误、固执和各种贪婪中解放出来,从而能够自由地思想,自由地行使自己的意志与判断能力,进而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1]高等教育的理性个人价值聚焦于受教育者的生命质量与生命发展,关注受教育者个体身心和谐发展的意义,这种发展体现了人的生命发展的本质目的、根本追求。高等教育的工具个人价值主要是指高等教育对于个体经济、政治、社会地位变化的意义。其目的不在于受教育者个体身心发展本身,而是以身心发展为手段去达成个体的外在目标。在工具理性的影响下,大学生对高等教育个人价值的理解带有明显的简单化、片面化特征,高等教育的理性个人价值被相当程度上忽视,高等教育的工具个人价值被片面夸大,与理性个人价值处于被割裂的分离状态。大学生们关注与看重的是通过高等教育个人所能获得的看得到的功利。在高等教育个人价值被严重异化的情况下,作为高等教育受教育者的大学生,从心理与行为上产生了对于那些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塑造、批判能力的提高、责任感的增强、追求真理与客观知识的态度的完善、品德的陶冶、体质的增强、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发展等属于高等教育理性个人价值的实践不屑一顾的态度,因为在他们看来,高等教育实践过程中这些致力于学生长远发展的努力无法产生当下立竿见影的看得见的利益,厌学行为油然而生。

(二)高深知识个人价值的异化

高等学校是研究传授高深知识的场所。高深知识对受教育者的意义从价值学的视角考查存在于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是高深知识的理性个人价值,这主要表现为通过高深知识的学习与研究,受教育者关于个人生活、社会、时代、知识本身意义的个体认识能够得到促进与深化,以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能够得到加强,以对个体生命实践价值的反思,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本质关系的思索及理想状态的追求为主要内容的精神境界能够得到升华,以生命实践目的的明确、生命实践的有效性、生命实践的质量为核心的生命实践能够得以不断更新与优化。以上这些作为高深知识的理性个人价值是高深知识对个体作用的本质属性。另一方面,高深知识特别是高深知识中的科学知识或专业知识还具有工具个人价值,这主要表现为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受教育者个体能获得相应专业领域的专门技能,从而为个体未来社会生活物质资料的获得、生活条件的改善与提高、社会地位的提升创造有利的条件。作为对高深知识功能与作用的全面理解,其对受教育者个体的价值意义应该是理性个人价值与工具个人价值的有机统一,理性个人价值是工具个人价值的基础,工具个人价值的充分实现应以理性个人价值的实现为前提。然而,在工具理性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对高深知识个人价值的理解与把握体现出了明显的偏颇与误差。高深知识的理性个人价值与工具个人价值被相当程度上割裂开来,高深知识所具有的个体生命发展价值被淡化,高深知识的全部价值体现为工具个人价值。endprint

在工具理性的影响下,无论是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还是高深知识的个人价值都被异化与扭曲,在大学生眼里,高等学校不再是原来培养社会精英的令人向往的场所,大学的学习不再是一种能使人终身受益,提升个人生命质量的活动,本应有的对高等教育与大学的神圣感与敬畏感逐渐消失,学习活动的严肃性被随意性所取代,厌学情绪与行为成为笼罩在大学校园上空的一层挥之不去的阴云。

三、价值自觉——克服大学生厌学行为的根本途径

由上所知,受工具理性影响,大学生对高等教育与高深知识个人价值的理解出现片面性,從而导致了大学生对高等教育实践活动参与行为的异化,这一异化集中表现为厌学。而要克服大学生厌学行为,结束其价值观受工具理性片面影响的局面,根本出路还在于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即实现大学生主体的价值自觉。

如前所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割裂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在对事物价值的理解上存在自发性,要科学地认识事物价值的本质,必须坚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即实现真正的价值自觉。具体讲,实现高等教育实践中的价值自觉,根本上克服大学生的厌学行为,就是要求我们在认识、对待高等教育与高深知识的个人价值方面,既要看到高等教育与高深知识的个人工具价值,看到高等教育与高深知识在满足个人物质生活需要,提升个人社会地位方面的作用,又要看到高等教育与高深知识对大学生个体的长远发展作用,看到高等教育与高深知识对个体生命实践的根本意义。大学生要坚信:“大学教育有非常实际、真实、充分的目的,不过,这一目的不能与知识本身相分离。”[2]在求知过程中,我们不能满足于本性的直接需求,要深刻明白:“拥有知识是为了知识本身,而不仅仅是为了知识能做些什么。”[3]唯有如此,我们对高等教育与高深知识个人价值的把握才能全面、科学,达到价值自觉,才能深刻理解高等教育对个人发展的真正意义。也只有在此基础上,大学生对高等教育实践的参与才能获得持久的动力,厌学行为的克服才能获得根本的思想保证,大学生们接受高等教育的个人理想才能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英]罗纳德·巴尼特.高等教育理念[M].蓝劲松,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4.

[2][3][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4,23,34.endprint

猜你喜欢

价值理性工具理性成因
新时期高校治理模式及其优化设计——基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路径
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中推进新媒体从业人员政治引导
依法治国背景下法律批判之管见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