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食品安全学》课程思政教育的设计与实践
2017-09-21宁喜斌晨凡
宁喜斌+晨凡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在高校开展食品安全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思政教育是提升食品专业学生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该文基于食品专业学生的特点,初步探索了食品安全学课程中思政教育的设计。
关键词:食品安全;课程设计;大学生;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7-0153-02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food safety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people's attention.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food safety in colleg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to improve the moral quality of food professional student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students,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sig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food safety.
Key words:Food safety;Curriculum design;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1 课程简介
《食品安全学》是我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也是物流管理专业的选修课程。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最核心的课程,主要阐述了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食品安全的发展史;影响食品安全性的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等危害因子在食品中的来源以及通过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预防控制措施;部分食品添加剂存在的安全问题及非法添加物对健康的危害;部分加工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食物中毒及其预防以及食品质量安全監管与保障体系。《食品安全学》课程系统、全面地介绍了食品从农田到餐桌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防控措施。
2 《食品安全学》课程思政教育建设的意义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涉及道德、法律、技术3个方面,对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生,经过4年的学习,具备了深厚的食品安全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操作能力,而法律与道德层面问题将是制约他们今后发展的瓶颈[1]。
大学阶段是学生的心理趋于成熟、发展变化最大,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促进全面发展,教师在传授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应结合《食品安全学》课程的特点,选取合适的内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 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
3.1 爱国主义教育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食品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9%左右,每年的贸易值约为4000亿~5000亿美元[2]。一些发达国家为了抑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会在国际贸易中,利用自身优势,以保护环境、食品安全等为理由,采用相应的手段限制发展中国家外贸产品出口。通过实例如水产品氯霉素事件引导学生就我国该如何打破这种局面,维护我国对外贸易产品的利益,全面提高我国对外贸易产品的竞争力进行思考,激发他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情怀。
3.2 诚信教育 诚信历来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是衡量华夏子孙基本道德品质的天平。诚信在当代中国仍然是公民道德规范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可见诚信对个人,甚至对支撑一个国家发展的至关重要性[3]。而让人痛心疾首的是中国正在遭遇一场“诚信危机”,应重点分析关乎人民身体健康的三聚氰胺牛奶、瘦肉精火腿肠、染色馒头、硫磺生姜的食品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将来在从事食品相关工作时自觉地把人们群众的健康安全放到第一位。
3.3 责任公民意识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是人类社会延续的前提条件和限制,而食品安全状况是一个国家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重要反映指标[4]。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依靠政府及法律的规定,还需要道德的约束,即企业和个人的责任公民意识。作为食品安全专业的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相关知识的同时也需要培养其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之余树立起食品安全责任意识。例如,教师可定期举办食品安全研讨会,在课堂中进行食品安全事件讨论解析或播放相关视频,研讨会上可开展分组讨论,使学生自由发表自身的观点并进行反思,明确自己作为食品人的社会责任。食品安全专业的学生只有具备食品安全的责任意识,努力学习并强化自身的专业技能,自觉维护和保障食品安全,才能为食品领域的建设添砖加瓦。
3.4 食品安全与伦理反思 在食品安全治理的长河中,道德是上游,法律是下游,因此,若想从根源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实行“法德并济”才能有效保障食品安全[5]。法律对人的约束是强制性的,而道德对人的约束力体现在他律与自律2个方面,其中他律在舆论引导和传统习惯的作用下可以升华为主体的内在自律[6]。在进行食品安全课程教育中,应涉及由伦理学视角对食品安全问题提出有效解决措施的内容。通过对食品安全问题的伦理成因进行分析,学生将从中了解到食品生产、包装及消费等各方面都会涉及行业自律及职业道德。食品专业的学生应以食品安全为己任,自律自强,艰苦奋斗,为食品行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任筑山,陈君石.中国的食品安全-过去、现在与未来[J].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2]赵苏,李江华.食品安全:新型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食品科学,2004,25(11):367-371.
[3]赖玉萍.诚信教育的法律意义.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2012,1:55-56,72.
[4]宋同飞.责任伦理视角下的食品安全[D].长沙:中南大学,2013.
[5]王伟.食品安全问题的道德反思[J].理论探索,2012,198(6):27-30,36.
[6]蒲丽娟,王伟.食品安全问题的伦理反思[J].广西社会科学,2013,211(1):109-112.
(责编:张宏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