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潘昌明:苗乡“开路人”

2017-09-21罗亮亮

当代贵州 2017年34期
关键词:昌明从江县水泥路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罗亮亮

潘昌明:苗乡“开路人”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罗亮亮

“通上水泥路是我们这个小寨子几十年的梦想,潘书记来了,我们的梦想实现了!”

“他是我们的开路人!”

在从江县加勉乡污弄中心村,苗族同胞们谈起驻村的“第一书记”潘昌明来,言语间总是透着感激,脸上总是带着质朴的笑容。

2016年4月,省交通厅高速公路管理局凯里高管处党委副书记、处长潘昌明担任加勉极贫乡脱贫攻坚指挥部联络员、省交通运输厅驻从江县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和加勉乡污弄中心村“第一书记”。

污弄中心村位于月亮山腹地,交通不便,群众思想闭塞,村民长期挣扎在贫困线上。一年来,污弄中心村有了通组水泥路,苗族同胞们思想上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20户1207人,2016年已脱贫28户105人。

为了摸清污弄村贫困状况,找准帮扶的入手点和着力点,潘昌明走村串户,了解污弄中心村所辖污弄村、南烧村、摆格村每户的情况,精准分析每一户贫困的成因。

驻村以来,潘昌明共走访污弄中心村贫困群众280户,核查信息990人,为省交通厅定点包干加勉乡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精准的参考依据。

“有了这座桥,从我们3组走到1组,比原来节省了40分钟时间。”8月18日,在南烧村即将投用的便民桥旁,3组村民韦小妹告诉记者,多亏了这座桥,他们运送生产资料再也不用绕行山路。

通村公路建成后,南烧村下污月苗寨群众自发组织修建了一条长约1.8公里的通组土路,去年汛期,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把这条土路冲毁了,下污月成了“孤岛寨”。

为帮助苗族同胞解决出行难题,潘昌明联系了贵州桥梁集团公司高级工程师唐永吉,对下污月苗寨修路架桥路段工程进行综合评估,争取到了3万元修桥资金,并将下污月通组水泥路纳入从江县2017年交通建设项目计划。

如今,下污月通组水泥路基本建成,计划在今年年底投用的便民桥即将提前完工。修路建桥使南烧村群众得到了实惠,也拉近了他们与“第一书记”的心理距离。

“思想脱贫才能真脱贫。”这句话至始至终贯穿于潘昌明的驻村工作中,他不仅在修路架桥、引导村民进入从江县香猪养殖产业等方面下功夫,还耐心向村民揭示主动脱贫的意义。

“从前,我比较内向,不愿意出村发展,是潘书记鼓励我、帮助我,我才有现在的工作。”污弄村五组村民梁国正说,他和妻子经潘昌明帮助,到长顺县广顺收费站工作,家庭年收入达5万元。

截至今年8月,驻村工作队已协调村民到加油站、收费站就业35人,目前22人稳定在岗。

潘昌明家住凯里市,为了方便开展工作,他和驻村工作队一起住在了加勉乡,每周只能回家一次。提起家人,潘昌明感到亏欠,儿子刚刚参加完中考,取得的成绩并不理想。

记者与潘昌明道别时,已是深夜11点,他说要回家看看儿子,到家可能已接近凌晨2点。经常凌晨回到家的潘昌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工作节奏,他说:“扶贫工作任重道远,容不得半点拖沓。”

潘昌明(左一)现场指挥污弄村芦笙堂建设。(罗亮亮 / 摄)

潘昌明看望污弄村百岁老人。(杨骁 / 摄)

南烧村新建的便民桥即将完工。(罗亮亮 / 摄)

(责任编辑 / 顾海凇)

猜你喜欢

昌明从江县水泥路
水天一色梯田美
周明扬
梯田稻熟
城市的地下有什么
贵州从江:“铁牛”助农春耕忙
一条蚯蚓在水泥路面上蠕动
水泥路的面积
从江县老干活动中心派员参加省直属机关老年体协柔力球培训
孟昌明作品
完形填空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