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改革出活力

2017-09-21吴文仙

当代贵州 2017年34期
关键词:湄潭县田家有偿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吴文仙

农村改革出活力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吴文仙

湄潭县农村土地改革,盘活了集体土地资源,增加了农民收入。从土地供给角度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提供了动力。

8月8日,湄潭县湄江街道湄江股份经济合作社挂牌成立,至此,湄潭全县120个村(居)全部成立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意味着湄潭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础性工作圆满结束。

湄潭县是国务院在1987年确定的首批农村改革试验区,自2014年成为全国新一轮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以来,承担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两权”抵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等改革试验任务,为深化农村土地、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8月14日,骄阳似火。湄潭县兴隆镇田家沟村龙凤组现代农旅一体化万花源风景区,鸟语花香。

依托翠芽27°茶海景区,田家沟村龙凤组早就开始大力发展茶叶相关产业,2014年底便摘下了“贫困帽”。但在新一轮发展中,人均纯收入仍在原地踏步。

“村里思量着引入龙头企业来带动旅游业发展。”村支书伍荣明介绍,万花源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就是田家沟村再发展中引进的“龙头企业”。

万花源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于2015年1月通过招商引资来到田家沟,在田家沟建酒店、餐厅、商业街共需占用土地26.8亩,但全村自有经营性建设用地只5亩。还有21.8亩指标怎么办?

2015年8月27日,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第一槌”在湄潭县茅坪镇土槽村敲响后,田家沟紧跟改革步伐。

为解决万花源公司建设用地,田家沟从抄乐镇群星村和群丰村异地入市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指标21.8亩。同时,又通过本组土地流转获得700多亩土地种植花卉苗木打造万花源景区。

这一改革,对于万花源公司而言,“不仅快速解决建性用地指标,通过土地流转经营权证抵押还获得农商银行3000万元融资贷款,同时也成为贵州省第一笔土地经营权贷款项目。”湄潭田家沟万花源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余波告诉记者。

而对于田家沟人来说,不仅土地入股有分红,园区还提供了200多个就业岗位。71岁村民祁承烈,受聘于万花源公司作为景区的“护园大使”,每月有2500元工资。同时,还借着发展旅游带来的人气,把家里原来的一个小卖部扩展为两个“名烟名酒名茶店”,年纯收入近40万元。

“如果想扩大经营规模,土地确权证抵押和家庭信用额度同时使用,我家还可以贷款50万元作为发展资金。”祁承烈说,“土地流转、乡村旅游,让我们告别日夜在破碎土地上汗流浃背却没有收益的日子。”

借着旅游发展带来的人气,田家沟人有的在公司务工,有的开客栈、农家乐,2016年底人均纯收入突破15000元。

截至2017年6月,湄潭县一共完成出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25宗,面积96.67亩,价款1718.5万元。政府收取调节金109.53万元,集体和个人实现净收益381.42万元。

据湄潭县农改办副主任张雷介绍,湄潭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验,探索了定组织明确入市主体、定地块明确产权归属、定途径明确入市方式、定平台明确交易市场、定比例明确效益分配的“五定五明”改革路径;取得还权于集体、还利于农民、还需于市场的“三还”改革成效;实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地同权同价、同等入市的“四同”改革目标。

家家有资本、人人是股东、户户能分红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距离湄潭县城6公里处的湄江街道金花村大青沟组,一栋栋漂亮整洁的七彩民居,错落有致地散落在翠色茶园间。

这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村庄,因把昔日青瓦白墙的黔北民居刷了七彩缤纷的颜色而被称为“七彩部落”,过去,这里的村民主要靠种茶、采茶为业。

近年来,乘着湄潭县作为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的东风,湄江镇以大青沟组为试验田,探索农村改革工作。

2015年3月,大青沟运用金花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合作社平台,采用“三统一”即:统一资源、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模式发动群众以资源和资金入股,同时引进贵州天下茶园旅游文化发展公司一起组建贵州七彩部落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发动群众抱团开发乡村旅游。

两年多来,大清沟组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将全组73户的土地、山林、茶园和85.4万元现金作为生态资源股和资金股入股大青沟分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

通过旅游业态的升级打造,今年上半年,金花村大青沟分社净利润达80余万元,村民在2017年4月和5月两次分红近30万元。

“七彩部落”人也从两年前单纯种茶、采茶从事第一产业,变成从事第三产业者,“如今,户户从事旅游业,全组274人,人人吃上旅游饭”。金花村党支部书记冯燕青介绍,“‘三变改革’‘四确五定’让大青沟华丽转身,实现了‘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猪圈变门面’。”

“你们现在看到我们一楼平层的整洁门面和庭院,过去基本都是猪圈。”村民徐学良坐在自家葡萄架下的生态庭院里说。

据介绍,2016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16400元;2017年一季度全村旅游综合收入达15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盈利105万元。

“七彩部落”是湄潭县“四确五定”破冰农村集体产权一个缩影。

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中,湄潭县针对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晰、权责不明确、保护不严格,农村集体所有制基础不断受到侵蚀等问题,率先在全省成立了首家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发放了第一本股权证。形成了“确员定股东、确权定资产、确股定归属、确管定经营、平台定市场”的“四确五定”改革经验。

乘着湄潭县作为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的东风,湄江镇以大青沟组为试验田,探索农村改革工作。(湄潭县委宣传部供图)

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

湄潭县兴隆镇红坪村村民张国晓常年在外从事建筑行业的工作,而张国晓两个孩子职校毕业后在遵义、重庆务工,他们家的土地已经荒置两年多。

“我现在正式申请退出荒芜的土地,这是经过家庭成员一致同意的,请予以批准,并给予适当经济补助。”7月24日,湄潭县兴隆镇红坪村委会议室,张国晓向红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提交退出申请书,自此,贵州省首个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案例在湄潭兴隆镇红坪村产生。

现场,张国晓与红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长签订了有偿退出协议,将自家其中一块面积为10.2亩的旱地退出给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按照协商评估的31800元/亩退出补偿标准,张国晓家一次性获得退出补偿金32.4360万元。退出的土地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管理,对外进行招商。

据介绍,从2016年8月以来,湄潭县“摸着石头过河”,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探索退出审查、收储机制,出台了《湄潭县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试验试点实施方案》《湄潭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试验试点指导意见》,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的补偿主体、补偿方式、补偿的价格,引导农民自愿、有偿、有序、规范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并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试点工作。

(责任编辑 / 顾海凇)

猜你喜欢

湄潭县田家有偿
名师要带头抵制有偿家教
湄潭县开展2021年“开学季·关爱行”助学活动
企业排污步入“有偿”时代
湄潭县茶叶产量与气候关系
Our process of building a physical robot prototype
An Analysis of Literary Language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分数应用题算术解法探究
我国已关闭63家“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网站
2007-2008年度油菜“3414”肥料田间试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