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音乐的创新性教学

2017-09-20夏晓琴

读天下 2017年24期
关键词:创新教育学习兴趣音乐

摘 要:在教育事业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在不断学习的同时,还要不断钻研更好、更优秀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倡创新教育,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发挥音乐这门课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作用。

关键词:音乐;创新教育;学习兴趣

一、 引言

21世纪是一个人才竞争的世纪,随着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对创新型、实践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与其他学科一样,高中音乐教学也承担着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任。高中音乐教学,有着自身的学科特点,那么我们又如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 每个学生在音乐方面都有创新的潜能,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条允许创新能力得意充分发挥的道路供学生走下去,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创新教育。下面就根据本人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谈一谈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

二、 什么是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就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和各种实践活动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创新能力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反过来指导实践的结果,也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实际上音乐的一切实践活动,都离不开创新性思维活动。

三、 创新教学探索

(一)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建师生关系

音乐教师应该通过多重教育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和认识,但是教师创造力也需要同学们的合作。因此,为了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改变目前的音乐教育现状,音乐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这样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学习,形成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提供有利的条件。只有同学们真正自主、自动的学习,才能真正地体会到音乐学习的魅力所在,才能充分地调动积极性,成为热爱音乐的人。

(二) 以学生的学习为目的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常常出现以下两种情况:(1)教师对本专业领域关注过多、对学生能力发展关注明显不足:(2)教师只注重自己如何教学,而不注重学生如何学习。要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底,并进行创新教育,就必須考虑如何以教促学,不能一味地教而不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有设身处地地真正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考虑如何进行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观念认为应重视“三个中心”作用,即“教师”“教材”“课堂”。没有考虑学生主体作用。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教学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所以,创新教育的教与学应当是对立与统一的。教师引导学生的学习,反过来学生又影响教师。久而久之,学生的求异思维将会逐渐养成,创新意识就随之产生。因此,音乐教师的教学中重点应该放到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上,这样即实现了老师的教学目的,又凸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只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才能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三) 营造起良好音乐教学氛围

每个学生在音乐方面都有创新的潜能,但是要培养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也就是说没有环境就没有创造力。只有在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中,才能实现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课堂教学是实现音乐教育目标的主要渠道。良好的教学氛围不仅能有效地实施乐理教育,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虽然教学环境好坏不完全取决于教师,但是教师可以通过各种现代化的表达工具,可以尽可能地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 激发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性学习的重要举措。由实际的调研分析表明:音乐兴趣是构成学生音乐学习动机中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成分。它使学生对音乐及相关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感受音乐、用音乐美化和丰富人生的前提,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是音乐课程的目标之一。在音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可以通过自身的教学激情、对音乐艺术的热爱态度去感染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运用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设计,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如果对音乐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地参加各种音乐实践,收到良好的音乐学习效果。

(五)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

任何人在主观上希望获得成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当人的想法得以实现时,就会有更高的欲望与追求。这种现象也适用与音乐教学。学生会因个人阅历的不同而对同一种音乐产生不同的个性化解释。对此,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与别人不同看法与观点,即使学生思考的是错误的,也要给予适当的鼓励,这样学生才能放下心理包袱,解放思想、勇于探求。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进行课堂互动以让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给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培养创新性思维。

(六) 在参与音乐实践性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音乐是一门以声音艺术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实践体验是高中音乐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因此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要想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转化为创新能力,就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将两者的特点紧密结合并付诸实践。否则,创新精神会消退,创新意识会淡化,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难以落到实处。因此音乐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成为实践的主体,鼓励学生运用音乐的形式进行情感和思想的交流。

四、 结语

在信息化高度普及的今天,高中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已处于多元文化的环境中。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早已不合时宜,只有在原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兴趣爱好,合理运用信息设备,大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才能使学生切实感受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从而有效学习高中音乐课程的丰富内容。

参考文献:

[1]张春庆.高中音乐教学创新方法初探[J].考试周刊,2009(33).

[2]罗桔红.浅谈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和实践[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27).

[3]孟虹.浅谈中学音乐课的教学创新[J].成才之路,2010(30).

作者简介:

夏晓琴,四川省成都市,四川省成都市武侯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学习兴趣音乐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