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视觉—空间智能的优势,将数学“视觉化、图形化”
2017-09-20卢景琦
卢景琦
“认识更大的数”教学片段(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十万
1.出示1张100元的人民币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它的面值。
2.说一说10张、100张该面值的人民币是多少元?(1000元、10000元)
3.在此基础上,引出一叠人民币(面值100元)的概念。然后按照一万、二万、三万……的顺序,让学生数一数9叠人民币是多少元?
4.在数的过程中,用计数器上的珠子“拨一拨”,以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5.当学生数到九万时,教师可以提出:“再加上一万是多少?”的问题,以供学生思考。
6.在学生充分的讨论中,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
二、认识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
推理活动中认识“百万、千万”:刚才说过,一辆轿车卖十万元,那么2辆、3辆卖多少元?10辆卖多少元?引出10个十万是多少万?10个百万是多少万?
1.在学生认识“亿”的计数单位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地想象。当说到10个千万是多少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命名新的计数单位,在学生各种命名中,教师然后才引出“亿”的计数单位。
2.在计数器上进行操作,并把每一次认识的新的计数单位都与计数器对应起来。讨论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较直观地认识计数单位的大小。
“认识更大的数”教学片段(二)
一、激趣引入
1.谈话。
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那到底它有多大?人口有多少?在世界上又有哪些引以为傲的事例呢?现在老师就想利用几组数据来让大家感受一下。
2.课件出示几组图片。
a.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内地人口总数约为1300000000人。
b.北京天安门广场的總面积是440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0000人集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
3.请学生根据课件出示的内容读给大家听。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到这节课所学数的“大”。】
4.请学生说出一些关于大数的事例。(学生汇报)并由此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
二、探究与体验
1.复习:以前学过的数位有哪些?它们相对应的计数单位又是什么?
2.说一说:如果在计数器上从个位到万位每个数位上都拨出一个珠子,它们分别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安排主要是为了学生在新知学习上能够顺畅地探索、尽情地体验作的铺垫。】
3.认识“十万”。
a.请学生拿出有100个小格的正方形纸。师:如果1个小格代表1000,那这100个方格代表的是多少呢?
b.学生以同桌为单位进行讨论,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交流,此刻老师巡回指导。
c.学生汇报。汇报后老师利用课件演示数的过程。
d.引导学生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地数,数到十万。
e.小结: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10个一万就是十万。
【设计意图:老师充分参与到学生的研究与探索中,为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作铺垫。而计数器的使用,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位值制而设立的。同时,它又是很好的建立位数观的学具,为学生会读写更大数埋下伏笔。】
……
比较上述教学片段我们不难发现:教学片段一通过师生的问答、学生的想象来认识更大的数,学生会计数“十万”“亿”这种较大的数,但在脑子里没有真正形成“十万”和“亿”的概念,无法描述“十万”和“亿”究竟有多大;教学片段二通过出示几组图片,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到这节课所学数的“大”,在脑子中形成较为深刻的概念,并且用课件演示,使教学过程更直观。两者根本区别在于教师是否发挥了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的优势,将数学“视觉化、图形化”。
1.如何发挥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
视觉空间智能是指对视觉性或空间性信息的知觉能力,以及把所知觉到的事物表现出来的能力,其核心成分包括精确知觉物体或形状的能力,对知觉到的物体或形状进行操作,或在心中进行空间旋转的能力。
上述教学片段只是一个极小的例子,而数学中的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解析几何、视图及教学实践活动等,都是极有利于发展学生视觉空间智能的活动。教师要利用直观的教具模型,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和空间想象能力,就不难解决有关问题。由此可见:发展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要不断创设和变换,这不仅有利于他们正确理解数学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将数学“视觉化、图形化”的优点
科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才能形成兴奋中心,使神经细胞传递信息的通道畅通无阻,思维也就变得迅速敏捷。将数学“视觉化、图形化”使枯燥的理论更加直观鲜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觉得更加轻松,从而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的脑子积极转动起来,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炎,陈星.例谈几何画板视觉化数学中考题[J].教育教学论坛,2012(5).
[2]钟敏雪.让学生在快乐轻松中学数学[J].现代教育,2011(1).
编辑 李琴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