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理念探讨

2017-09-20张亚生

科学家 2017年16期
关键词:校园建设以人为本数字化

张亚生

摘 要 信息化技术的进步,使得越来越多的高校教育充满着现代化以及信息化。众多高校都在积极培养建设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学方式。如今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管理工作,能够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创新的教学理念与学习方式给予学生以及教师更多工作和学习的渠道,拓宽教职人员与学生交流平台。所以说开展数字化教学,建设数字化校园是现今教学发展工作方向,结合以人为本的理念,能够更好地建设现代化数字校园。因为脱离实际的人文管理的教学是没有实际教学意义的。本文将针对以人为本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开展讨论,根据以人为本的教学思路,引申数字化校园建设思路,结合以人为本的教学思路帮助数字化校园建设。

关键词 以人为本;数字化;校园建设

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16-0155-02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科学技术应用于生活学习中,早已不仅仅只存在于科幻故事之中。据统计,目前为止我国网民已达到7.6亿人,相比10年前网民数量大约增加了1.5倍。作为网民中最大的群体,20~30岁的人群占比非常巨大,平均每周都将花费超过30小时时间用于网络浏览,娱乐。因此,为满足广大师生日益增长的互联网文化应用,以及学生学习需求,教师工作需求。建设数字化校园成为了当前高校教育发展主要方向。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现代数字化校园文化,校园建设应以人为本,来满足校内广大师生群里学习工作需求。

1 数字化校园工作理念

数字化校园建设指的是校园教育现代化、信息

化[1]。通过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使得数字网络教学资源能够渗透到学校学习资源的各方各面[2]。并借由校园管理者统筹校园教学资源,将校方教学资源上传至校方学习平台。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去获取,以及查阅教师的课件。利用课余时间去学习课堂中没能完全掌握,或是因缺课导致的学习内容没有习得的知识。这种教学理念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学思路单一问题,同时能够解决传统教学中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利用网络可以极大地方便教师以及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工作与学习任务完成。

将教师“请”到学生身边,随时随地去学习与掌握书本内容,突破传统教学格局限制。另外数字化校园,能够有效改进校方教学资源的管理[3]。借由消防教学平台,可以提高校园资源的互相转换,互相借用。同时因为网络平台的存在,也使得学生在入学时,学生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学校教学效果,以及校方教学动态。在学生入学后,及时了解自己的孩子学习效果,以及在校园中的学习表现。在将来也能够方便用人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候,掌握学生技能掌握状态,方便用人单位招聘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专业人才。

2 以人为本实现校园数字化建设的用意

为了能够将数字化教学应用于高校教学活动中,高校必须建立起以人为本的教学方针。通过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促进校园教学和谐发展,推动校方各个教学要素相互合作,相互

依赖。

从传统教学模式来讲,传统教学方式在应用于校园数字化建设毫无意义,难以帮助校园开展和谐的教学方式。过于铺建表面工程,难以适应现代化校园工作[4]。而以人为本的方针,则可以有效结合归纳校方各生态教学环境,能够结合校园实际工作需求和学生知识学习需求,通过内外合作提高高校教学能力,建立和谐的校园数字化教学

气氛。

人的和谐发展包括自身的和谐教育,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基础信任。在校园数字文化建设中,人与人发展是工作开展的前提,通过以人为本,建设现代化数字校园,要强调从根本上规范每一个人的生活、学习方式。利用相关规定来约束人的自然需求,来保障社会

稳定。

孔子曾经说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主要是因为二者之间的利益需求,其中包括精神需求乃至精神活动。通过道德思想以及个人素质品德的培养,帮助人们健全人格,摒弃自身缺陷,提升自身修养。用豁达的身心去感悟世界,相信他人是人的和谐发展主题方向。利用相容性与包容性,提升高校群体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与教职人员在活动配合上,保持工作学习默契,和衷共济。这种人的和谐所表露出来的不仅仅是物质的整体面,同时还能够在深层意义上展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彼此尊重,彼此

理解。

为了实现校园文化和谐,必须要提高以人为本的执行力度。就像学生来到校园学习,看准的就是校方的教学效果,在未来能将学生培养成合格人才,在市场上有更多竞争优势。所以校方要确立好教师为主题,通过教育的方式,达到育人的效果。另外将学生作為主体时,则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为,处理好教职人员工作关系,培养师生感情,遵从校园以人为本建设,提高学校教学效率。

3 以人为本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工作展望

为促进校方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以人为本文化的融入,必须提前统计好数字化内容与以人为本的优缺点。并根据这些优缺点设计校方数字化建设活动

方针。

3.1 以人为本数字化校园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目前在校方数字化建设中,主要存在着以下3点问题:

1)校方信息数字化平台资源共享能力欠缺。主要是由于虽然校方能够建立规划好校园中的数字化教学方式,以及统计学生综合能力。不过通常都是出于教职人员与学生自愿上传,没有建立起合理的规章制度,无法保障校园内部各部门及时有效联系,实现数据及时互相传输,以及

共享。

2)校方许多时候缺乏风险防范意识。由于智能化信息的应用,一方面满足了教学需求,提供物质化办公,虚拟教学活动,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不过这也给了不怀好意分子可乘之机。由于在信息安全管理上监管力量投入的不足,造成学生信息以及校园资源安全的保护容易泄露,甚至被病毒侵蚀,严重影响数字化校园安全管理

建设。

3)缺乏统一信息资源管理,缺乏人性化。由于校园对这项工作的不重视,造成校内各部门各司其职。导致学生在应用一个校园网络信息平台,下载不同资料需要相互切换账号,严重影响资料学习下在效率,同时使得人性化管理工作endprint

缺失。

3.2 以人为本的数字化管理工作方式

为满足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数字化校园建设人性化理念发展,必须建设成熟的校园人文管理制度。利用现有的管理技术以及专业人才或许难以满足数字化校园建设需求,这就需要校方能够及时储备相应信息资源凭条管理人才。建设校内高校的校园网络,丰富校园平台中的信息、内容安全。而对于校园平台的内容,则要提供更为丰富、服务质量更好、拓展性更强的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学习

需求。

同时还要建设校园内部相关的安防、个人服务、教学办公系统。统一化校方管理平台资源。杜绝一个平台资源需要多个账号去下载,与存储信息内容的情况。使校方工作人员,以及师生能够利用同一个系统,保障工作生活安全。例如利用校园卡作为门禁系统通行证,当师生需要进入校园或是进入图书馆时,需要出示校园卡才能够进入。而当教师上传教学资源与办公时,校园卡也是作为教职员工唯一登录账号,保障一卡一用,杜绝信息资源的外泄。而当学生需要下载教学资源,以及参加网络考试时,则利用校园卡登录校方信息管理平台,验证身份。并根据学生实际需求进入相应学习板块下载学习内容,根據自己学习喜好点播相应课程。既提高了学校管理工作效率,又通过人性化的服务帮助学生掌握自身知识需求。

数字化校园建设主要问题是校方建设工作中的人才、资金筹备,针对这些问题,校方应当注重工作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将各项软件以及工作内容作为一个调研工具,通过这种工具丰富广大师生信息资源处理,以及应用能力。同时为有效控制资金,必须讲求校园建设投入与回报的利润比,将资金花在应该花的地方,减少不必要资金的投入。大力扶持内部优秀员工成为校园数字化建设核心骨干,突破传统教学思想,建立以人为本的数字化

校园。

4 结论

结合过往校园数字化建设经验,提升校园数字化建设效果离不开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同时还要加大校园专业知识人才的储备,提高人才专业素质培养,利用有规律的校园培训,提升教职人员的科学再分配。使得教职人员在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同时,能够提升自身教学效果,来满足校园教学需求,实现高校内部信息资源

共享。

面对如今校园教学中的重大阻力,应由校长带动校园工作者,推动以人为本的工作方式,将每一项工作标准,准确实时传达,使教学理念能够和校园发展方向相一致。

参考文献

[1]李建媛.从精细化管理理念角度浅谈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J].经营管理者,2016(2):256.

[2]罗晓峰.以人为本的大学校园环境建设刍论[J].领导科学论坛,2015(24):53-54.

[3]徐利群.以人为本职业导向的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市场,2015(23):251-252,263.

[4]钟奇新.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职院校职业文化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5(8):23-25.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园建设以人为本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生态现代化理论对高校生态校园建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