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县级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探讨
2017-09-20邓建平
邓建平
【摘 要】 农业综合开发是财政支持“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手段,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县级农发部门应围绕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工作职能作用,为全市农业经济发展出谋献策,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当好参谋,有为才能有位。
【关键词】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分析;探讨
在今后的农业综合开发实践中,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要围绕一个中心、两条主线,三个创新来开展。一个中心,就是现代农业建设,农业是基础产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经济发展的现代化。两条主线,就是以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主线,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条件;以发展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为主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农业经济质量。三个创新:就是创新资金管理规模,进一步提高项目资金效益和安全;创新项目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创新项目规划模式,实现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有机结合,实现土地治理项目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实现四个转变:由传统的农业综合开发理念向现代农业的综合开发转变;向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规划项目转变;向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转变。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共同提高转变。在工作实践中要做好的几方面工作:
一、做精品工程,示范工程,树立农业综合开发的良好形象
现阶段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化、组织化水平低是影响农业效益和农民增收的主要制约因素,实施好土地治理项目是农发部门切实落实党和政府支农、惠农政策的具体体现。要按农业综合开发目标要求建设高标准农田,使项目区真正实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浇、涝能排,机电水涵管配套齐全的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做到开发一片,成效一片,带动一片,这是农业综合开发的工作重心,也是农业综合开发的历史使命,树立干事创业、勤政务实的良好形象。
二、做好信息宣传工作,扩大农业综合开发的影响和知名度
农业综合开发在全市的经济发展中,影响还不够大,不够深,部分农民群众对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知之不多,对农业综合开发的作用和取得的效果不了解,我们要加强对农业综合开发的宣传。
1.做好项目区的公示,让群众全面了解工程建设和效益情况。
2.对农业综合开发取得的成效要加大信息发布和媒体宣传。
3.做好农业开发的调研,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谋。
三、围绕全市农业主导产业做文章,进一步提高组织化和产业化水平
莱州市农业除粮食外,良种、畜牧、林果、水产、蔬菜、花卉产业形成了莱州农业的六大主导产业,要围绕主导产业做好政策扶持。
1.高标准农田项目要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切实提高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加大科技引导,建设优质粮食生产基地。
2.組织产业突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或种粮大户申报土地治理项目或科技推广项目,提高合作社示范推广作用。
3.加大扶持粮食加工、良种繁育、肉食鸡加工、海珍品养殖等龙头企业,以及果品蔬菜贮藏、加工企业,注重品牌建设,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要积极扶持与企业建立紧密关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项目实施,培植合作社规范壮大,提高带动能力。
四、加强各类项目资金整合,更好地发挥农发资金的规模效益
在项目规划中,由于资金的限制,部分项目区不能彻底地解决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的难题。对各类项目资金进行整合,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涉农项目中粮食高产创建项目、配方施肥项目、虫情测报项目、以及农民培训计划项目,村村通道路工程、农村环境集中整治项目等都可进行资金和整合,按照渠道不变、资金不乱、各记其功的原则,集中资金打造现代农业项目区,整治农村居住环境,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水平。
五、强化科技扶持,提升项目区科技生产水平
农业综合开发以科技为手段,为推广和示范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为现代农业的建设设立了好的平台。
1.积极与科研单位搞好协作,使他们积极参与项目建设,提高项目科技含量。
2.搞好农民科技培训,以集中授课、田间指导等方式做好培训,为农民提供有效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3.在项目规划时,因地制宜安排科技推广项目,把新技术、新设备、新品种等,示范给农民看。
六、积极开展绩效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切实抓好项目和资金管理
农业综合开发从项目立项到项目实施,从工程招标到工程验收,都有详细的规范制度,严格执行项目管理制度,就能纠正工作中的不规范行为,防范风险。
1.项目立项前要进行详细的考察和勘测,因地制宜地做好项目规划。项目规划要做到严密可靠、可操作性强,避免实施过程中频繁地调整计划、变更设计,造成资金拨付随意性增大,增加项目建设风险。
2.严格实行项目工程公开招标。所有工程均需公开招标,并尽量进入政府采购招标程序,小的工程可打包进行统一招标,并严格审查投标企业资质资格,严格招标程序,确保公正、公开。
3.严格工程监理。每项工程都要求监理人员走到并采取旁站、巡视的形式,对每个工程进行监督指导。要发挥村庄对工程监督的作用。
4.严格检查验收。无论大小工程都要逐个验收检查,杜绝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问题。
5.执行好项目公示制。要把工程建设的内容、资金使用情况对项目区群众进行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6.加强对竣工工程的管理。工程竣工后要对工程决算进行审计,按审计金额拨款。完善竣工工程的竣工图等竣工资料。
7.要严格做好项目资金的报账审核。做到报账资料要齐全,人员签字、盖章不遗漏,工程发票完整规范,并实行项目镇、开发办、财政局三级审核,确保资金专款专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