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女郎玛吉》的出版历程
2017-09-20邵林
摘 要:斯蒂芬·克莱恩的第一部小说《街头女郎玛吉》描述了纽约贫民窟女孩玛吉的悲惨命运,被认为是美国小说的里程碑。本文回顾了《玛吉》的两个版本及其历经五年的出版历程,探究了作品从自费出版到正式出版,从被忽视、谴责到被公众接受、认可这一系列的转变,旨在帮助读者深化对克莱恩及其作品的认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出版需要付出勇气和艰辛。
关键词:克莱恩;玛吉;出版;版本
作者简介:邵林(1981.7-),女,辽宁铁岭人,文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6--03
斯蒂芬·克莱恩(1871-1900)是19世纪美国著名作家,被誉为“美国自然主义文学先驱”。在不到十年的文学生涯中,他创作出了多部优秀作品。其中,长篇小说《红色英勇勋章》一出版便轰动文坛。伴随着该小说的巨大成功,人们才注意到克莱恩的第一部小说《街头女郎玛吉》(以下简称《玛吉》)。小说讲述了住在纽约贫民窟的女孩玛吉的悲惨命运,揭露了美国社会的丑陋和阴暗。“它的意象主义、象征主义、反讽等先锋派技巧和它对现实的感知力传达了20世纪20年代克莱恩的追随者舍伍德·安德森和海明威身上所体现出的现代美国文学的精神”[1](11)。然而,这样一部非凡的著作却经历了一波三折的出版历程——自克莱恩完成初稿五年之后,《玛吉》才得以正式出版,而在这五年间,《玛吉》经历了多次拒稿、自费出版、遭受冷遇、修订再版一系列跌宕起伏的过程。
一、1893版《玛吉》
克莱恩创作《玛吉》时正在雪城大学读书。他的大学同学弗兰克·诺克森回忆这本书时说:“至少它的全部雏形或部分雏形是在雪城完成的。”[2](335)1891年春,克莱恩完成了《玛吉》的初稿。同年12月,他在哥哥埃德蒙家中修改了初稿。克莱恩曾向朋友瓦利斯·麦克哈格吹嘘说他是“在圣诞节前用两天时间把它写完的”[3](66)。1892年3月,克莱恩对《玛吉》做了第三次修改。
而后,克莱恩首次遭遇了拒稿。《世纪杂志》的编辑理查德·沃森·吉尔德拒绝发表《玛吉》[4](104)。与后来一些出版商以该小说“有伤风化”为由而拒绝出版《玛吉》不同,吉尔德只是认为这部小说“因诚实的描述而太过残忍”[3](67),因而不适合在《世纪杂志》上发表。吉尔德在1904年坦言《玛吉》令他大吃一惊,它大胆、别具一格,“大环境里的这些生物无丝毫柔情、行为无任何约束,因而使人无法谅解他们的冷酷无情”[5](272)。
在被吉尔德拒绝后,克莱恩再次修改了《玛吉》,又投稿给其他编辑。不幸的是,小说屡次遭拒。[4](104)其中之一便是里普利·希区柯克。当希区柯克读了《玛吉》的手稿后,他表示“非常欣赏这本书的优点”,并认为克莱恩“很不简单”,然而他却“不愿推荐收稿”[6](40)。
在克莱恩试了一个又一个编辑之后,他意识到没有一家有声望的公司愿意冒险出版《玛吉》,所以他决定自费出版。在1892年11月,他“从他的哥哥威廉那里借了一千美元,带着修改稿去了纽约”[5](276)。但《斯蒂芬·克萊恩传》的作者罗伯特·斯托曼认为:威廉借给克莱恩一千美元仅仅是传说,克莱恩自费出书的钱主要来源于“父亲的煤矿股票”,虽然剩下的钱是从哥哥那里借来的[3](69)。
不论怎样,威廉都对《玛吉》的出版做了不小的贡献,因为除了借给弟弟钱之外,他还为小说起了名字。最初,小说中的人物被称为“姑娘”、“姑娘的母亲”等等[3](69),甚至当克莱恩在1893年1月19日获得作品的版权时,小说还没有《玛吉》这个标题。美国国会图书馆收到的他递交的作品版权申请表的扉页是这样打的——“街头女郎,/一个纽约的故事。/—由—/斯蒂芬·克莱恩著”[7](83)。威廉认为这本书应该有一个标题,并将书命名为“街头女郎玛吉”[3](69)。小说中的人物也分别被命名。“在泥潭里长成了一朵花”的姑娘变成了“玛吉”,引诱玛吉的人变成了“彼得”,“少年”变成了“弗雷迪”,而那个“雍容大度的女人”被命名为“内尔”[3](69)。
当小说人物被赋予名字的同时,克莱恩也为自己找到了一个笔名——约翰斯顿·史密斯。克莱恩决定用笔名发表《玛吉》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方面,他想保持一点神秘感,带给大家出其不意的惊喜。他曾对《菲士利人》杂志的编辑阿尔伯特·哈伯德说:“我要等到世界对约翰斯顿·史密斯的《玛吉》都痴迷的时候……上前说:朋友们,我就是他”[3](69)。另一方面,克莱恩也不愿让家人因为这部小说而承受一些负面的评价和舆论的压力。因此,用笔名来出版这部小说似乎是克莱恩当时最佳的选择。
克莱恩自费出版的《玛吉》终于在1893年3月问世,一共印刷了1100册。书是简装版,封面是难看的芥末黄色,在右上角标着书价“50美分”,标题是大号黑色字[2](336)。克莱恩找到的印刷商是一家宗教和医药印刷公司[5](276),不过印刷商的名字并未出现在封面上,因为这本书太容易被视为色情读物,所以印刷商不得不有所顾忌。也正因为此,到底是谁印刷了克莱恩的首部小说世人无法知晓。
1893版《玛吉》的销售是一个彻底的失败。世界并未对这部作品“痴迷”。相反,“无论是作为色情读物,还是艺术作品,这部作品没得到任何关注”[8](19)。几乎没有一家书店愿意购进《玛吉》,也没有哪家报摊愿意摆这样一本书。唯有布伦塔诺书店例外,它进货12本,退回了10本[4](104)。这样的结果完全出乎克莱恩的预料,也令他很失落。除了赠送给朋友的100本之外,克莱恩“用剩下的那些去点他公寓里的炉子”[2](13)。结果在1896年时,他自己仅保留下一本1893版《玛吉》。
虽然克莱恩并未通过自费出书获得名利,但他却收获了当时小有名气的作家哈姆林·加兰和“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威廉·狄思·豪威尔斯的珍贵友谊。加兰是第一个注意到克莱恩具有写作天赋的人,也是他把克莱恩的作品推荐给了豪威尔斯和其他编辑[2](15)。他曾在《竞技场》杂志1893年6月号上发表《玛吉》的书评,高度赞扬了克莱恩在小说中对贫民窟方言的运用,认为这样的方言“干脆”、“直接”、“简练”[9](4)。另一面,豪威尔斯在读完《玛吉》后写信给克莱恩:“我完全尊重你的文学良知,并钦佩你的文学技巧”[2](18)。之后,豪威尔斯大力推广这部作品和这位年轻的作家,并于1895年6月8日写信给《哈珀周刊》,试图“说服亨利·哈珀能让此书更有尊严地发行”[5](280),可惜并没有成功。endprint
二、1896版《玛吉》
虽然1893版《玛吉》销售惨败,克莱恩却一直想着要再版《玛吉》。“不会过太久我就会再次向世人介绍玛吉”[2](79),这是他于1895年发的心声。而这一年对于克莱恩来讲是极为关键的一年。在加兰的推荐下,阿普尔顿出版公司勉强同意出版了他的小说《红色英勇勋章》[10](26),却意外获得巨大成功。《红色英勇勋章》的成功为《玛吉》的命运带来了转折。阿普尔顿出版公司当时的编辑,也就是曾认为克莱恩“很不简单”的希区柯克终于同意安排《玛吉》的再版。
1896年初,克莱恩开始对1893版《玛吉》进行修订。此次修订包括纠正印刷错误,删除或弱化不雅词汇,理顺有歧义的语法并作少量篇幅的删除。三年前克萊恩因急于出版《玛吉》,不断催促印刷商赶快排版印刷,所以导致了书里有大量的印刷错误[3](69)。而且,在1893年版本里,“单独或与其它词一起说‘见鬼(hell)大约96次;‘该死(damn)和‘该死的(damned) 共计64次;上帝(拼写为‘Gawd)被用了9次; ‘恶棍(devil)被说了11次”[11](107)。在这样一本只有20,000字的书中,不雅词汇占了很大一部分。克莱恩在修订期间写信给希区柯克说“我已经删掉了相当多数量的‘该死(damn)”[2](112),而且“已经仔细修改了那些伤人的词汇”[2](113)。
《玛吉》的修订版达到了希区柯克的期望并于1896年6月顺利出版。出现在1893版的副标题“一个纽约的故事”在1896版被删除[2](119),而新版《玛吉》的售价也从原来的50美分提高到75美分[12](15)。与旧版相比,新版获得了更多的关注。豪威尔斯于1896年7月26日在《纽约世界报》上发表了对新版本的评论,洋溢着赞美之词。但也有一些评论家认为克莱恩采纳了不明智的建议,他们认为弱化不雅词汇破坏了贫民窟方言的生动性。虽然评论褒贬不一,但新修订版确实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力,这已让克莱恩得偿所愿。
当《玛吉》的删改版在美国由出版商阿普尔顿于1896年6月出版时,它的英国版于同月出版发行,定价为2先令[12](15)。《玛吉》英国版的出版商是伦敦的威廉·海纳曼,他也出版了克莱恩的《红色英勇勋章》、《黑骑者》等书[4](100)。但是,当他出版《玛吉》新版时,他将标题“街头女郎玛吉”变更为“街头的孩子玛吉”[2](58),试图以此避免使读者直接联想到妓女。然而,评论家凯文·海耶斯认为该变化不会有太大的作用,因为“‘玛吉是代表妓女的一个常用俚语词汇,通常指代街头拉客的妓女”[13](4)。不管这个变化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它都表明在海纳曼决定出版这本书时,他很清楚地知道《玛吉》会给读者带来不小的震动。此外,海纳曼的版本在小说正文前加入了豪威尔斯的“赏析”,试图通过让读者聆听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家的声音来指导读者应该如何阅读此书。也许是公众认可了作品的价值,也许是以上努力起了一定的作用,小说在英国的确获得了不少好评。
三、两版《玛吉》的辩论
毋庸置疑,1896版《玛吉》比1893版成功得多。因此,克莱恩自费出的版本逐渐被遗忘,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所有对《玛吉》的重印都依据1896年阿普尔顿的版本。这一直持续到约瑟夫·卡茨于1966年发表了文章《无人知晓的<玛吉>》,该文章将人们的视线拉回到了1893年的版本[14](34)。于是,两个版本的《玛吉》共同呈现在公众面前,也引发了究竟哪个版本是“正确的”版本的激烈辩论。
评论家们对两个版本持有不同意见。对于单词的变化,如“见鬼(hell)”、“该死(damn)”和“上帝(Gawd)”这些词,罗伯特·斯托曼和威廉·吉布森都认为无关紧要。但他们对1896版删除了第17章倒数第2段这一做法存在分歧。斯托曼认为:这段里那个目光猥亵的胖子代表着对玛吉所处困境的嘲弄,而他的“死水母”的特质又为玛吉在遇到他后的投河自杀埋下了伏笔。基于此,这一段落应当被收录在再版的版本里[12](409)。吉布森则认为:玛吉早已打定主意要投河自尽,删除这一段落加强了本章节和整个故事的逻辑性[12](413)。
出版商们也在这两个版本之间纠结,不知该作何选择。1893版的《玛吉》是克莱恩的原始版本,它保留了被豪威尔斯和加兰高度称赞的方言,尽管它也包含了许多拼写等错误。然而,1896版的《玛吉》却是克莱恩正式出版此书时做的最终决定。虽然有修改和删减,但所有的拼写错误都得到了修正,而且语言也不那么粗俗。于是,有少数出版商在卡茨发表文章后重印了1893版的《玛吉》,而大多出版商继续印刷着1896年的版本[14](34)。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家弗吉尼亚出版社推出了结合1893年和1896年两个版本元素的折衷文本,引发了评论界的热烈讨论[14](35)。
经过认真权衡《玛吉》的两个版本,评论界一致认为:作者的最终意图并非总是正确的;1893版是更优的版本,因为它更好地反映了克莱恩的视角。因此,现如今由著名出版商出版的《玛吉》,如1979年的诺顿平装版和1999年的贝德福德/圣马丁精装版,都是以克莱恩1893年的版本为基础,而里面的印刷错误则按照1896年的版本进行了仔细的校勘。
四、结语
虽然克莱恩的《玛吉》曾一度被忽视、甚至被许多人误解和谴责,但如今无人能否认该小说在文学领域里占据的重要地位。它对美国文学作品的出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德莱塞同样遭到审查的《嘉莉妹妹》(1900年)的出版铺平了道路,也为始于20世纪初的美国黑幕揭发运动铺平了道路”[1](11)。《玛吉》的出版历程就像一场冒险。不论是小说的创作过程,还是筹钱匿名出书、再次修订出版的过程,都需要作者极大的勇气和辛勤的付出。因为自费出版,作品的完整性被成功保留了下来;因为正式出版,作品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因而最初的版本才最终被发现。在经历了数次拒稿、饱受冷遇和销售惨败的接连打击下,克莱恩能做出两度出版《玛吉》的决定是令人钦佩的,他用自己的坚持为美国文学领域和出版领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endprint
參考文献:
[1]Gullason, Thomas A. Preface. Maggie: A Girl of the Streets. By Stephen Crane. Ed. Gullason. New York: Norton, 1979. xi-xiii.
[2]Stallman, Robert W., and Lillian Gilkes, eds. Stephen Cranes: Letters. New York: New York UP, 1960.
[3]Stallman, Robert W. Stephen Crane: A Biography. New York: George Braziller, 1968.
[4]Pizer, Donald, ed. American Realists and Naturalists. Vol. 12. Detroit: Gale Research, 1982.
[5]Beer, Thomas. Hanna, Crane and the Mauve Decade.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41.
[6]Sorrentino, Paul. Stephen Crane Remembered. Tuscaloosa: University of Alabama, 2006.
[7]Wertheim, Stanley, and Paul Sorrentino, eds. The Crane Log: A Documentary Life of Stephen Crane, 1871-1900. New York: G. K. Hall, 1994.
[8]Pizer, Donald. Introduction. Maggie: A Girl of the Streets. By Stephen Crane. Ed. Pizer. San Francisco: Chandler, 1968. vii-xxix.
[9]Monteiro, George. ed. Stephen Crane: The Contemporary Review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2009.
[10]Dzwonkoski, Peter. American Literary Publishing Houses, 1638-1899. Vol. 49. Pt. 1. Detroit: Gale Research, 1986.
[11]Cady, Edwin H. Stephen Crane. Revised Ed. New York: Twayne Publishers, 1980.
[12]Stallman, Robert W. Stephen Crane: A Critical Bibliography. Ames: The Iowa State University, 1972.
[13]Hayes, Kevin J.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Introduction. Maggie: A Girl of the Streets. By Stephen Crane. Ed. Hayer. Boston: Bedford/St. Martins, 1999. 3-23.
[14]Hayes, Kevin J. A Note on the Text. Maggie: A Girl of the Streets. By Stephen Crane. Ed. Hayer. Boston: Bedford/St. Martins, 1999. 3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