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电管理中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应用

2017-09-20杨节辉

科学家 2017年16期
关键词:应用

杨节辉

摘 要 对于现代供电企业的发展来说,做好变电运行维护工作是非常必要的,随着供电规模的扩大以及变电技术的进一步提升,传统的变电运维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明显,这就要求对其进行改进和更新,事实证明,采用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是与当今时代发展要求相符合的。本文就针对变电管理中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

研究。

关键词 变电管理;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应用

中图分类号 TM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16-0092-01

长期以来,我国供电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电力调度、变电运行以及电力检修等部门之间都缺乏信息上的高效交流与沟通,各自独立开展工作,进而达到维护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目的。但是,随着电网覆盖面积的进一步扩大,这种各部门相互独立的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电网发展的要求了,因此,应对变电管理进行全面改革,着力推广和应用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使得变电运行和维护工作的效率及质量不断提升。

1 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概述

所谓变电运维一体化,指的就是供电企业通过运用所有有价值的资源,将电网的人力资源、设备资源以及电网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等结合在一起,实现一体化的发展目标,打造出根据工作内容进行运维管理的生产体系,这是对以往供电企业生产作业形式的全方位改革,可提高变电运行和检修人员的专业水平,使其在工作的协调性、安全性、高效性等方面得以提升,采用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模式可将相同部门的成员作为变电运行和检修工作的执行者,最大限度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在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之下,电网集控中心被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负责进行变电站的日常巡查和维护管理工作,另一部分则负责开展电网监控、调度等工作。通过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应用,可以在同一时间开展设备检查和日常性的维护工作,这样不仅可以确保变电设备以及整个电网系统运行的安全质量,同时还能帮助企业优化人力、物力等资源的配置,实现企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时提升的目标。

2 变电管理中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存在的问题

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在我国供电企业变电管理中的应用时间并不长,实践经验相对来说比较缺乏,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还面临各方面的问题,其中最典型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之下,供电企业运行和维护工作的最主要对象是电力设备,这些电力设备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必须由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的人员来负责,才能达到运维目标,此外,在变电维护工作的执行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诸多专业性工作,这些都对变电运维工作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从目前的现状看,大部分供电企业运维专业都缺乏技術水平高、经验丰富的人才。第二,由于长期处于传统的变电运维模式下,管理方式比较粗放,工作人员之间的职责没有做到清晰合理地划分,这就对现场安全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阻碍,甚至很可能导致意外安全事故的发生。第三,随着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实施,变电运维人员所承担的职责也进一步增多,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运维人员的工作压力,其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安全风险也进一步增加,但是,从目前的现状看,大多数电力企业都没有建立完善的员工激励体制,这就导致企业运维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不到提升,很容易造成设备运维工作不到位。

3 变电管理中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应用

3.1 坚持循序渐进推广的原则

要实现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在我国供电行业的全面普及,就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推广原则,首先,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保证在不会对电网安全运行质量产生威胁的基础之上进行运维一体化模式的推广,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尽量选择人员素质良好、基础设施完备的变电站或者维修班组来开展试点工作,并对试点区域工作质量进行全方位总结,以此为参照制定相应的规范章程,然后再开展下一步的推广应用工作。其次,管理人员在进行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推广的过程中,必须保证企业当前的生产任务能顺利完成。此外,管理人员还必须把人员培训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坚持全方位提高人员综合素质的原则,从而在持续激励与科学引导的基础上实现变电管理综合效益的增加。

3.2 科学划定管理范围

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与传统的变电管理模式具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最明显的不同就表现在管理范围方面,所以,必须在应用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过程中,应对其管理范围进行科学合理地划分。首先,应对变电站设备巡查工作、倒闸操作工作、设施维护工作等进行详细分配,让所有的管理工作者都能明确自身的管理职责,并及时将管理任务落实到位。其次,在进行管理范围划分的过程中,应将重点放在电池充放电、开关柜暂态地电波等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分配上,进而使得变电设备潜在的缺陷能及时发现,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处理。再者,实行运维一体化后,运维人员定员没有得到及时补充,工作量偏大,企业应加快推进检修一体化、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实现运维、监控、检修等业务流程的进一步优化。

3.3 确立合理的管理目标

目标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导向,因此,为了确保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应用质量,就必须确立合理的管理目标,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应对长期以来由运行人员负责设备检查以及由检修人员负责设备维护工作的组织形式进行调整,将上述两项工作进行科学、适当地结合,打造一体化合作的组织形式。第二,应对部分维护性检修工作进行整合重组,使其规范性得以提升,构建所有运维岗位的工作标准,进而提高业务内容的明确性。

3.4 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责任意识

变电管理中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应用是在近几年才逐步出现的,它属于一种全新的电力系统管理模式,在诸多方面都需要工作人员不断扩充新知识,提高操作技能技巧,改变传统观念,所以,必须进一步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与考核,让所有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工作人员都能全方位了解工作技能技巧,明确自身的职责范围,学会科学处理突发意外事故,有效控制各类安全风险,进而达到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责任意识的目标。

3.5 提升管理的标准化水平

要从根本上确保变电管理中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应用质量,就必须不断提升管理的标准化水平,首先,管理人员应坚持整合化、集约化的原则,最大限度减小生产业务的运行与维护成本,确保企业的精细化、高效化管理质量。其次,管理人员应将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作为变电运维一体化的立足点和归宿,通过对生产流程的进一步优化来达到提高变电生产效率的目的。

4 结论

综上所述,当代供电企业要实现变电管理质量的提升,就必须重视对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应用,充分认识到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适当的应对方法,坚持循序渐进推广的原则,确定合理的管理目标和管理范围,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参考文献

[1]周淑芸.变电管理中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5,34(23):47,49.

[2]王林发.变电管理中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应用[J].环球市场,2016(10):179.

[3]赵洋,王相辉.变电管理中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9):14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