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保护地下生命线为目标的电缆网精准运维管理

2017-09-20潘睿李馨博罗海洋王彤董海疆

科学家 2017年16期
关键词:运维配电成都

潘睿++李馨博++罗海洋++王彤++董海疆

摘 要 随着配电线路迁改下地规模增加与城区内新建配电线路逐步采用电缆设备,成都市电缆网规模已跃居全国前列。为不断适应城市电缆网管理的复杂特点,解决传统配电电缆运维难题,国网成都供電公司通过开展配电电缆精准运维,摸清设备现状、排查问题故障、消除潜在隐患、提高供电可靠性,最大限度提高社会对电网企业的满意度。

关键词 地下生命线;配电电缆;精准运维;供电可靠性

中图分类号 TM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16-0062-02

1 产生背景

配电电缆是电网系统的“毛细血管”,作为供电终端,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客户的感受。一旦配电电缆遭到破坏,电能将无法传送而影响正常生产生活。当下,国网成都供电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公司”)配电电缆运维管理面临的问题在全国各大中心城市具有一定的共性,大多集中在规划建设不受重视、历史欠账多、外部运行环境复杂等。

在此背景下,成都公司以保护“地下生命线”为目标,探索建立具有“运维对象精准、运维方式精准、资源保障精准、制度规范精准”的配电电缆精准运维管理模式。

2 主要做法

1)启动数字普查,摸清运维对象。自2016年起,成都公司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清查成都城区配电电缆。采用安全管控和质量管控模式,通过RTK测量仪、全站仪等设备进行探测轨迹记录与定位,采集包括配电电缆及通道名称、长度、轨迹、位置等基础信息。基于普查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依托技术手段建立标准化数据库,实现对基础数据的科学管理。

基于数据库的应用,成都公司将配电电缆相关信息以图形化、数字化形式呈现,包括地图数据展示、电缆路径展示、通道路径展示、通道剖面展示、电缆井展开图及相关站所展示等,真正达到“图数一体化”管理目的。

2)找准方式方法,把好各个关口。(1)工程检查关。开展电力通道工程验收,是做好电力通道缺陷预防和保障电缆稳定运行的重要途径。成都公司要求相关单位提前参与电力通道建设的各个环节,根据运行管理要求从源头把好设计环节、建设环节,并在过程中加强监督,找出设计或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督促整改。

(2)线路巡视关。成都公司建立巡视管理责任制:在配电运检工区落实电缆线路岗位责任制,要求正副班组长担任每条配电电缆或每条电力通道的巡视责任人。巡视责任人需熟悉所辖线路设备的健康状态、运行状况和沿线通道环境,掌握设备危险点,熟悉有关规程规定,能分析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提出预防事故的措施;并对线路巡视人员巡视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在电缆线路巡视管理过程中,巡视人员需对巡视线路的异常状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记录、认真分析,保证巡视质量。由巡视人员定性、分级出现的缺陷,若确定为紧急、重大缺陷应立即汇报巡视责任人,必要时在现场做好防止隐患扩大和防止周围人员误入危险区域的安全措施。

(3)缺陷分析关。以月度(迎峰度夏等用电高峰期)或季度(除迎峰度夏等用电高峰期以外的时间段)为节点,成都公司组织基层运维人员开展配电电缆及通道缺陷总结分析,将电缆设备故障原因分类汇总,并进行模板化、经验化提炼,提高同类故障处置效率。

3)整合内外资源,提高运维质效。(1)借力当地政府。由于市政建设施工或客户违建造成的电缆通道及检查井被覆盖(如春熙路正科甲巷、荔枝巷、红店路等)情况,成都公司积极寻求政府协助,对通道超容、长期积水、积淤严重,通风、排水设施损坏,支架缺失、锈蚀严重等问题及时整治,切实解决“脏、乱、差”问题,改善电缆运行环境。

(2)集成配电GIS系统。为深化数据库应用,成都公司将其集成于成都配电GIS系统,实现电缆网智能运维。该系统可提供电缆网运维管理辅助,涵盖四大功能模块。一是巡检管理,实现对巡检计划、巡检任务、巡检结果的管理;二是状态评价,实现根据电缆及通道设备的缺陷信息开展设备运行状态评估;三是防外破管理,实现对外力隐患点信息、安全交底、保护协议签署、外力隐患消除等情况进行系统录入与监测;四是风险管理,实现对缺陷、隐患点的录入、展示,针对不同严重程度进行红、黄、绿三色显示,便于运维人员及时处置问题点。

(3)开展科研攻关。成都公司于2016年配合国网电科院、四川电科院开展“配网电缆介质损耗测试试点”工作,在当年10月按要求完成14条线路介质损耗测试、电缆局放测试、极化测试工作,并于12月完成试点工作,覆盖30条配电电缆线路测试。通过主动探索学习配电电缆检测新技术,极大提高成都公司日常运维质量。此外,成都公司于2016年10月专程赶赴西安与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就电缆新兴技术进行专题交流。当年11月,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及研究组受邀到达成都现场,配合成都公司制定地下电缆技术监督、状态评估和剩余寿命预测策略方案,为后期运维过程中年检预试和检测提供

指导。

4)修订通用制度,固化模式要求。(1)技术导则。成都公司在2013年12月启动编制《成都电力电缆隧道规划建设工程技术导则》,对电力隧道的规划、防火、防盗、排水等附属工程的建设制定明确的标准和规范,并针对市政管网交叉关联的情况,提出了保障电缆安全运行的措施和技术要求。此外,成都公司于2016年协助省公司出台《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浅沟和排管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用于指导配电电缆线路新建电缆沟、排管工程,为开展电缆网运维工作提供一定便利。(2)管理规范。成都公司于2016年9月开展对已有标准及规章制度体系的清理,合计4大类,65项制度及标准;组织开展包括电力通道建设管理、迁改管理在内的16项规章制度的修编工作,主要包括《国网成都供电公司配网电力设施迁改管理办法》、《电缆通道运行维护管理规定》等,以此规范和约束配电电缆运维方式方法。

3 实施效果

1)管理效益提升。成都公司以配电电缆数字化普查工作为契机,通过基于成都配电GIS系统的电缆管线基础信息管理,实现对地下配电电缆及通道等隐蔽信息的可视化管理,确保电网基础信息完整性、真实性和实时性,解决长期困扰成都公司的电缆隐蔽工程信息残缺、失真、运维困难等问题,实现电缆基础信息管理从乱到齐、电缆轨迹走向图形化展示从无到有、电缆网运维管理质量从低到高的转变。

2)安全效益显著。依托配电GIS系统,成都公司采用互联网通讯、物联网智能设备、移动终端等技术,实时掌控配电电缆及通道运行工况。通过7×24h全天监测,有助于精准实施配电电缆及通道日常运维工作。应用智能化设备,降低基层运维人员日常运维管理难度,缩短决策所需时间,极大降低设备故障和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3)社会效益突出。随着经济发展的加速,越来越多高新技术企业、龙头企业等电力重要客户落户成都,一旦停电将可能对其造成严重影响。可见,未来成都公司管辖范围内的配电电缆管理难度将逐日增大,开展配电电缆精准运维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成都公司借此打造成都地区配电电缆运维管理经验范本,助力自身管理水平提升,并供各大中心城市借鉴学习,破解电缆管理共性难题,极具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唐永胜.电力电缆的运行维护管理研究[J].科技风,2012(21):72-73.

[2]张文新,周作春,李华春.电力电缆运行状态的监测研究[J].电力设备,2007(4):39.

[3]张成元.10kV电缆线路的运行维护与管理策略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1(31):405.endprint

猜你喜欢

运维配电成都
运维技术研发决策中ITSS运维成熟度模型应用初探
穿过成都去看你
配电自动化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
配电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成都
基于ITIL的运维管理创新实践浅析
在成都
IP网络在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