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供电所管理水平路径浅探

2017-09-20刘刚

科学家 2017年16期
关键词:基础建设优质服务管理水平

刘刚

摘 要 乡镇供电所是县级供电企业的基层部门,直接面对广大用户,承担着各项繁杂而琐碎的工作,供电所工作的质量及成效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企业的社会效益,其在整个县级供电企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则主要探讨了供电所提高管理水平的5个措施。

关键词 管理水平;基础建设;优质服务

中图分类号 TM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16-0054-02

近些年来,电网公司积极探索和实施更加科学的管理方式,在乡镇供电所推行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供电所的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同时也对供电所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电力事业的发展建设,提高供电所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作为一名基层供电企业员工,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提升供电所管理水平。

1 夯实基础建设,制定并落实规范的工作流程

新农电体制下的供电所管理内容广,营销、安全、维护、服务等各项工作均要涉及,要确保繁杂工作的有序进行,就必须事先制订完善的管理制度,将工作流程规范化,才能实现工作的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在供电所标准化建设中,通过对基础资料的归类使得供电所制度建设上有一个较好的基础,但应进一步对照实践来完善制度和规则,对于已不适应供电所发展和实践需要的制度应及时废止。制度不仅要“上墙”更要“上心”,规则流程的制订意义是在于实践,因此要加强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配备相应的奖惩机制,让工作中的随意性减少,从而实现制度化

管理。

1.1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制度是工作全面开展的有效保障,制度的完善性直接关系到管理的实际效率。为此,在现有制度体系的基础之上,形成完善的规章制度,将工作流程化、规范化,并明确岗位职责,做到责任到人,这样的制度要求,更能够发挥制度的规范引导

作用。

1.2 确保制度落地

制度流于形式、浮于表面,难以形成有效的作用力。为此,制度落地是关键。在过去的管理中,制度“上墙”,应付领导检查,制度的施行不到位。供电所要落实制度建设工作,建立责任机制,确保制度能够落到实处,而非流于形式,这样才能实现制度效力的有效

发挥。

2 强化安全防范意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要确保安全用电,供电所的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安全管理是内控管理的工作重点,也是确保供电事业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为了更好地提高安全管理,关键在于强化安全防范意识,规范日常管理

工作。

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强调管理工作应着眼全局,抓好各个方面的细小工作,进而为安全管理建设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供电所应严格从细微处抓起,防控安全管理风险。注重供电设施维护管理,定期对供电线路及设施进行检查,对于老化线路及设备要及时维修更换,发现隐患及时处理,确保有效供电。合理设置各类警示牌,防止触电事故发生。特别是对于农村地域广,供电线路环境复杂的情况,为定期排查检修增大了难度,因此更应在每一次的检查中作好详细记录,有条件的供电所还可以录像,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工作,提高安全检查效率,避免安全事故的

产生。

加强现场作业的安全管理,在严格按程序展开工作步骤的前提下,选派安全员进行全程跟踪防控,细化作业全过程,对工作前的预想、工作任務、人员配置、材料工器具准备、危险因素分析、施工“四措”等方面进行规范,保证了作业过程处于“可控、能控、在控”状态。制定各种典型作业的标准化作业程序,不断完善作业标准和作业流程,实行现场作业标

准化。

3 加强员工培训,打造合格管理团队

供电所的管理要上新台阶,需要制度更需要每一个员工的努力。职工的个人素质和能力是供电所前行的核心力量,也是最根本的竞争力,因此要多渠道制度化地提升每位员工的能力。为了更好地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供电所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为供电所建设打造合格的管理团队。

在实践中发现,供电所开展员工培训工作,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制定相应的学习制度,实现有效教育。例如,可在供电所设立图书室,购置相关业务书籍供员工借阅。建立定期学习制度,通过例会、专题学习等形式加强对党的政策的宣传教育,提升供电所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定期举行业务技术培训,并通过各种练兵竞技活动,提高供电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对于技术能手要多加宣传并辅以相应的经济奖励,通过标杆的树立在供电所内形成一种尊重知识、热爱学习的良好

氛围。

同时,要注意攻克薄弱环节,如针对供电所一线农电工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计算机培训,以推进供电所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对施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以预防事故的

发生。

4 紧抓降损和电费回收,攻克营销难关

供电所营销管理中,存在的普遍性难点是线损管理和电费回收管理。对此,笔者认为对于线损管理,供电所应首先完善公变台区计量和负荷测量工作,从而确保能够准确体现供电量,真实反应台区线损,才能给我们的降损工作指明方向。通过负荷的测量工作,一方面能让我们及时了解变压器的承载情况,对超负荷和即将超负荷的变压器提前更换,减小配变损坏率。另一方面能对三相负荷不平的台区及时进行调整,对降损也能起到一定作用。其次要对大用户定期开展用电检查工作,一方面是对计量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存在故障的计量,减少因计量故障而流失电量,另一方面是核对客户设备信息、安全用电情况,及时对违章用电、窃电情况给予制止和处理,尽可能挽回供电企业的损失,做到“颗粒

归仓”。

对于电费回收的管理则应建立健全客户通讯录,一方面可以及时将抄表后的情况告知客户,给客户留有充分的资金筹集时间,另一方面在催缴电费和计划停电、限电时能更加及时、方便地通知客户。如实行上门收费,就要坚持定时、定点进行电费收取工作,无形中让客户交费慢慢形成规律,从而养成习惯,同时,也可以通过开展银行代扣电费业务来实现电费的解缴,并通过银行短信的告知、供电所人员电话通知、欠费明细的张贴等方法来提醒客户到银行存钱,确保电费缴费的成功,然而对待电费数额较大和诚信度不高的用电客户为了减小欠费的风险,便可以实行预收endprint

电费。

总之,乡镇供电所所面对的客户群体多半为农村客户,家庭经济情况较差、同时建房随意性较强,导致私拉乱接现象屡禁不止,给乡镇供电所的线损管理、电费回收都带来了很大难度。但作为乡镇供电所,线损、电费是两个硬性指标,关乎到县级供电企业的生存,因此只能结合实际,通过多种工作的方法尽可能最好地去完成。

5 完善优质服务,树立良好窗口形象

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供电所服务民众的基础,也是树立窗口好形象的重要保障。供电所在日常窗口服务中,要做好服务为本,为民众提供优质、细微的服务。通过建立服务规范细则,规范工作人员的服务行为,并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不断地提高职工的服务意识,做好日常服务

工作。

供电所是代表供电企业和客户直接打交道的一面窗口,所以供电所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整个电力行业。相较于硬件设施的建设,供电所管理中更应注重优质服务的“软件”,即员工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对客户坚持实行“首问负责制”,无论内部如何分工,都应让客户在第一时间感觉到被接纳和重视,而不是在不同岗位间推诿而失望。工作人员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形成微笑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尽量学会克制情绪,理性对待客户,树立服务意识,尽可能地提高办事效率,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增强服务主动性,根据用户的用电需求提供即时用电资讯等服务。重点梳理可能因供电服务不到位引发重大负面事件的重要客户、重要时段、以及供电服务重点工作环节;如高峰用电期间、重大活动期间都应进行风险预估并出台处理应急预案,防范供电服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作好及时有效应对的各项准备工作,打造“用心、贴心、放心”的供电

服务。

6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构建安全的供电环境、提供优质的服务,是电力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供电所作为电力事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创设优质的服务环境,实现创新性发展。在笔者看来,提升供电所管理水平,一是要强化服务建設,树立良好窗口形象;二是落实内部环境建设,强化员工综合素质培养;三是强化安全防范意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从本质是优化供电所管理建设的内外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晓彦.论农村电网安全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23):86.

[2]徐明文.山区农村供电所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电工,2008,16(3):10.

[3]张宇,苏建华.当前农电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农村电工,2006,14(2):5.

[4]吴世剑.浅谈如何提升供电所管理水平[J].科技资讯,2013(21):165.

[5]李国良.浅谈如何提升供电所管理水平[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基础建设优质服务管理水平
大力实施“精准执法+优质服务”
精品优质服务 呵护妇幼健康
供电所优质服务技术
以信息公开提升危险废物管理水平
强化医疗优质服务的实践探索
初中班主任应用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水平
实行e化管理,提升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