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线→面”在计算机平面设计人才培养中的运用

2017-09-20张彩虹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2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

张彩虹

摘 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的要点,主要对其教学中以“点→线→面”的教学模式为基础,以教学课程、老师、学生、实际操作四个节点为核心,以此来构造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点→线→面” 计算机平面设计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1教学中的“点”

1.1课程要点

依据平面技术课程排序,学生毕业后可以有几个就业方向,例如广告设计方向、室内设计方向、网页设计方向等。我们从这些不同方向的课程中选定多门代表性课程作为“要点”课程,打破传统的教学习惯,全面推行项目化教学改革。“关键点”课程以完成大项目为最终目标,将工作过程细致划分成多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都肩负着锻炼学生的某一项能力的任务。

1.2教师责任点

每门课程,均应该配备有2~3个能够独当一面的教师“责任点”,他们教学经验丰富并且丰富的企业一线经验。这样安排的理由是:首先2~3个人,能够保证在有教师外出的情况下每门课程依然有优秀的教师资源,不会导致特殊情况时专业课教学出现薄弱环节;其次长期的企业锻炼深知市场当前动态,理论联系实际,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亦能增强学生的实战能力,毕业后能够更快融入市场。

1.3学习点

学生群体中的“点”包括两方面内容: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和某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首先教师通过观察,确定每个班在实践教学中,表现最优异的几位学生,设定为 “突出点”,;其次,在其他学生中注意发掘各人身上的“闪光点”,例如有的孩子天生色彩很敏感,配色很漂亮,但排版不是很好;而另外一个孩子天生排版很别致,但是色彩搭配很糟糕,这些孩子本身天赋很高,只是由于缺少磨炼或者足够的引导,无法完成更高质量的作品。将这些“闪光点”记录下来,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

1.4实训点

平面设计需要大量的实践锻炼,虽然学校开设了大量的实训环节,但无论是工作量还是工作效率都与实际工作中的要求相差甚远,许多毕业后的学生反馈:在学校的两年多还不如就业后的三个月练得多,因此校外实习平台建设极其重要。此处有位著名的学者的方法值得借鉴:各专业每年都可以扶持几位特别优秀的学生,为他们提供机遇,鼓励他们发挥专长,必要的时候提供帮助和指导。当几年后,这些孩子成为其所在公司的中坚力量时,他们所在的公司就很可能是下一个实习基地!而且这会是一个良性循环,这些孩子也就是新实习基地的“感情点”。

2 “点→线”

2.1课程“点→线”

专业课程中的“关键点”课程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与其他课程相辅相成。例如,我们选定《Photoshop》、《coreldraw》、《广告设计》为“关键点”,与之相关的有《平面美术基础》、《版式设计》等课程。首先是《平面美术基础》,讲授平面中的点线面构成和色彩设计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紧接着开设《Photoshop》将这些方面的理论知识转变成实践训练,同时发现编排和绘图方面的不足;于是《版式设计》训练版式编排;同时开设《coreldraw》进行绘图训练并作为版式设计的必用工具;当完成这一系列学习后,就为《广告设计》做好了所有的铺垫。这些原本看似独立的“关键点”,最后很自然地被其他关联课程串联成了就业“方向线”。

2.2教师“点→线”

假定每个课程都有2~3个教师的“责任点”,这些“点”串联起来,会是一根非常牢固的线。但是往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每个老师的风格不同,授课的侧重点也不同,如果不及时交流,容易出现“盲点”。例如,甲老师在教《Photoshop》时会注重钢笔工具训练,以适应第二学期《coreldraw》课程中的鼠绘;然而乙老师教《Photoshop》时可能更喜欢注重调色训练,可能钢笔练习不多,于是第二学期甲老师教《coreldraw》时就会发现学生们不熟悉钢笔工具,作图效率降低。而当后来两位老师及时进行了沟通后,根据彼此需要调整了自己的授课侧重点,就再也没有出现类似问题。因此各衔接课程的教师应当长期保持课后交流,以形成良好的“交流线”。

2.3学生“点→线”

以理实一体化课堂为例,当确定了“突出点”和 “闪光点”后,教师要在不经意间保持课堂每排座位至少有一位“突出点”学生;其次,“突出点”周边安排几个具有“闪光点”的孩子,尤其是“闪光点”互补的要故意安排在一起,以能互相影响为宜;剩下的则由学生自己搭配,往往都是各自的室友或者好朋友(非常理想)。这项研究已经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验证:那些 “闪光点”孩子彼此会在心中暗暗较劲;同时由于同排还有一个学霸级别的“突出点”,“闪光点”会有一种追赶的动力,不知不觉就接近了“突出点”;而“突出点”也会看到“闪光点”的追赶,同样会受到激励,努力坚持做到最完美;同理,由于最后有越来越多的“突出点”,“近朱者赤”,其他学生亦会不约而同进行追赶,于是最后结果就是整排学生都能训练的很好,最后形成了一条“共进线”。

2.4实训“点→线”

如果每年扶持几个优秀的学生,等他们成为中坚力量时,他们将是他们所在公司与学校的“感情点”,是未来建设新实习平台的希望。以自主创业毕业生为例,因为起初力量薄弱,人脉关系少,经验不足,单打独斗发展艰难。老师要给于创业的毕业生更多支持,其中一个有效方法就是促成已经成功的学生带动新手,大家互相扶持。一个“感情点”是孤单的,而如果许多个“感情点”串联起来,往往会发酵出更多的机会,成为“互助线”。

3 “线→面”的拓展

3.1课程“线→面”

通过观察发现,每根“方向线”之间都有重复的课程,这些“方向线”通过重复的课程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网状的“专业面”。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课程内容设计的全面性,使学生能够全面均衡的学习,在毕业时就可以有多重选择,增加就業的机会。endprint

3.2教师“线→面”

专业课教师的交流不应仅限于校内,而应走出校门,积极地与外界的同行们交流,互相学习先进经验,取长补短。教师自己“走出去”,把校外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带回到本校专业中来;定期把外校的专家学者“请进来”,不仅要长期聘请企业专家给学生们上课,也要定期聘请企业专家给教师们做短期培训,让暂时不能外出实践锻炼的教师也可以及時了解当前平面设计专业市场发展动态。假设校内教师之间的交流是纵向线,那么与校外专家的交流则是横向线,这些纵横交错的“交流线”编织成一个巨大的“交流面”,能够源源不断的汲取到先进的教学思想和即时的市场动态信息,有助于人才培养理念的不断更新与完善。

3.3学生“线→面”

当课堂中形成一条条“共进线”后,教师应该趁热打铁,设计大项目训练,以每排为单位,项目要全组成员合作完成,每次完成的作品组与组之间进行PK。此时组员为了达到最佳设计效果,不仅全力以赴,而且会有激烈的组内讨论,在不断磨合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而经过数次PK后,教师应该能观察到每排与每排之间的差距,适当组与组之间成员进行局部调整,继续进行新一轮PK。这样不同风格的学生之间又会产生一次碰撞,然后互相学习互相适应,相当于班级内部进行了一次大交流,各种“闪光点、突出点”交织,理想的状态应该是整个教学班都取得全面进步,形成“共进面”。

3.4实训“线→面”

随着时光推移,毕业生越来越多,各企业中成为中坚力量的毕业生也越来越多,自主创业的学生也是越来越多,需要一个大的交流平台供他们自己联络。起初可能“关系线”两两认识,通过“关系线”互相介绍,志同道合的人们会逐渐交织成一个巨大“关系面”,这个“面”可以覆盖全国各大中城市,各类行业信息可以随时分享;大家可以共同讨论一个问题,也可以共同商量一个想法,增进感情的同时,也互相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更可喜的是,成功的学长经常提供实习机会给弟妹们。因此,这个交流平台将是同行学生学习和求助的最好场所。

4结语

本文中对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进行“点→线→面”的细致划分,从细节到整体,各项研究工作逐步展开,避免了从大框架上泛泛而谈、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空谈”;从“课程、教师、学生、实训”四个方面分类进行研究,进一步促进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改革的步伐。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特殊教育学校在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PBL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三元重叠教学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