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资料管理及服务的完善策略探析

2017-09-20杨政司蓉蓉

科学家 2017年16期
关键词:管理服务图书资料策略

杨政++司蓉蓉

摘 要 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处于知识型社会的过渡阶段。不论对个人还是社会发展,都需要完善自身文化知识。本文对图书资料管理及服务的完善策略进行探析,新时期图书管理者需要将自身管理服务工作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关图书资料管理部门需要对自身各项工作进行创新,将全新的工作管理经验融入到实际工作中,从而更好地建立现代化的图书服务体系。

关键词 图书资料;管理服务;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16-0025-01

目前,我国信息科学技术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使得当前社会群众的图书阅读方式发生了相应的转变,科研以及学习对于图书资源的获取渠道在不断扩大。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对图书资料的实际需求,当前图书资料管理部门需要进一步扩大电子图书和纸质图书的总体数量,此外电子图书也是衡量图书资料管理部门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参考性依据。电子运营商为图书资料管理部门提供充足的电子图书,需要建立新型的图书管理系统为读者提供相关流通服务。

1 完善图书资料管理及服务必要性

近些来年,随着我国计算机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广泛,可以用来学习的参考资料在逐步增多,图书资料由过去传统的纸质图书逐步向网络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所以目前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者需要切实提升自身管理及服务的质量,从而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整体需要,为群众提供良好的服务[1]。

信息技术的普及范围在不断扩大,逐步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目前图书馆的各项管理工作中也应用到了信息技术。过去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中逐步融入了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模式。图书资料管理部门需要更加重视信息管理模式的应用,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方法以及电子化图书资料阅读方式,能够最大程度满足更多读者的需要。对于目前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者来说,自身工作职责也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相应的转变,应该通过网络的表现形式,借助信息技术,将更多的图书资料传递给读者。所以,当前图书管理工作者需要更新自身工作观念,将信息技术与图书资料管理服务模式进行有效结合,从而使得现代化图书馆管理质量有效提升。

2 当前图书馆资料管理及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1)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不符合规范化要求。当前社会发展较快,对于综合性人才的需求量较大,由于社会群众自身所从事的职业不同,从而对于知识的实际需求存在相应的差异。目前图书馆的图书资料管理服务当中,图书馆缺乏多方面的图书来源,未能与更多的出版商之间建立起合作化的关系,从而使得图书资料所实际覆盖的范围不够全面,可借阅的图书数量也较少。此外图书资料管理部门的实际工作人员缺乏,加上人员之间的配置不够合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率受到限制,致使图书资料不能被全面利用[2]。

2)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综合能力较差。目前图书资料管理服务体系中,管理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提升工作实效性的重要保障。但是当前大多数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自身缺乏专业性的培训,不能够有效完成相应的图书管理服务,在图书监督管理环节中存在各项问题。实际职业知识以及实践技能不能满足自身工作的需要,从而使得服务管理质量受到相应限制。目前图书资料管理人员队伍较为匮乏的情况下,大多读者不能根据自身需要检索出相应的图书,加上图书管理人员的自身工作职能得不到有效发挥,那么图书馆的资源开发将受到一定

影响。

3)缺乏健全的服务管理体制。目前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自身的工作职责是根据读者的需要提供各类图书,此类工作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需要相关部门将具体的工作职责进行分配,充分挖掘每位读者的潜力。但是当前有的图书馆管理部门自身管理性较差,尚未建立完善的服务管理体制,未将图书资料管理落实到根本。服务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从而会直接影响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图书馆的全面发展也受到了相应限制[3]。

3 图书资料管理及服务的完善策略

1)从国家层面上完善图书基础性建设。现阶段要想全面提升图书资料管理及服务的整体质量,不是单个图书馆就能完成的工作,需要从根本上建设发展国家信息化工程。将二者的有效连接整合作为长远的发展计划,成立具体的部门进行技术设计引导,在必要的环节要投入相应的资金量,以保障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此外图书馆还需要紧密联系图书发行商和电子系统开发商,通过协同工作促使各项工作的效率有效提升[4]。

2)扩大图书资料多样性。当前图书资料管理部门图书的出版发行商以及系统的开发商是图书馆各项服务以及综合技术的提供者,对于图书资料管理部门的流通服务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现行图书馆的管理方式导致资源分散浪费以及实际供应不足等情况,这也是实现整合流通服务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所以当前要更好地实现电子图书与纸质图书之间的整合流通,扩大资源的实际利用程度。在图书发行生产的过程中,出版商与系统开发商之间要相互沟通协调,对书籍的内容进行优化组合,使得内容更好地统一,避免出现资源浪费分散的情况。此外,在进行文献检索过程中,电子图书与纸质图书需要采取相同标准的著录方式,从而实现检索的同步和统一化。

3)图书资料管理部门的实际管理层面。当前图书资料管理部门不论是电子图书还是纸质图书,自身存在的价值就是为读者提供相关的阅读服务。需要二者的相互配合完成,才能更好地实现图书的整合流通。所以当前图书资料管理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馆藏数据库,根据自身发展的现状对图书馆馆藏结构以及综合管理结构进行有效调整。

图书资料管理部门需要根据当前图书分类编排模式将电子图书与纸质图书进行有效编目,在目录数据部分要设置相关的条目,从而更便于读者的文件检索。在文件上标注出具体的文献载体模式,建立起完善的电子数据库。电子图书与纸质图书之间各有优缺点,纸质图书不受相关阅读设备的影响,且收藏以及阅读价值较高。所以当前图书资料管理部门在设计图书馆馆藏结构时需要综合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在实际納入图书时,需要考虑到读者的需求以及图书的实际价值,要适量购入收藏价值高、文学价值高、有意义的图书[5]。

此外,与纸质图书进行比较,电子图书也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比如电子图书的阅读不受空间环境的限制,对于文献的搜索更加便捷,且价格也较为便宜。无需到图书馆进行借阅就能获取全书。所以当前图书资料管理部门也要更加重视电子图书的实际购买,使得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之间结构达成合理化的标准,将各类图书自身的价值扩大化。此外图书资料管理部门还需要从读者自身的角度出发,选取借阅量较大的图书,以及各类考试应用书籍,尽可能减少各类网络免费电子书的

购入。

4 结论

总而言之,当前提升图书资料管理及服务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相关部门需要加快资源信息化系统建设,协调发行商与系统开发商之间的资源联系,建立全面检索、发行等一体化的服务系统,提升服务管理的全面性,从而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提供更优质的阅读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永鹏.信息化时代图书资料管理的若干建议[J].知识经济,2014(15):57.

[2]马合木提·司马依.图书资料管理的优化与创新方法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2):255-256.

[3]徐小红.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的对策[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3,15(6):79-80.

[4]卢岩涛.网络时代图书资料管理的探索[J].图书情报导刊,2015,25(23):99-100.

[5]陈萍.图书资料管理的改革与创新[J].低碳世界,2015(8):310-311.endprint

猜你喜欢

管理服务图书资料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关于图书资料管理创新的分析与研究
近代杜定友图书资料管理思想的思考
我说你做讲策略
促进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的策略分析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以人为本做好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
Passage Four
图书资料管理现代化途径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