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
2017-09-20朱甫明
朱甫明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逐步进入数字化网络时代。基于这一背景,我国会计行业的传统核算方式也逐步被电算化方式所取代。由于电算化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对会计数据进行处理,其必将对传统的会计职能造成影响。本文基于传统会计职能和电算化的特点,对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应用,对推进企业财务管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传统会计;会计职能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4.016
[中图分类号]F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4-00-02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融合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以及信息管理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其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而发展,通过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而实现。可以说,会计电算化的出现对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以及现行的会计职能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并引发了会计领域的一场技术革命。
1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内涵
“会计电算化”一词首次提出于1981年,当年中国会计学会在长春市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将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称之为“会计电算化”并沿用至今。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工具,将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用于会计行业,以取代会计人员手工记账、算账、报账等一系列会计工作,从而有效代替人脑的部分功能,实现企业会计信息的分析,并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运营战略提供预测和决策指导。具体而言,会计电算化是由专业的软件工程人员编制出会计软件,由会计人员操作这一软件,并通过计算机完成全部或大部分会计工作的过程。
对于会计电算化,业界有狭义和广义两个不同视角的定义。从狭义的视角看,会计电算化仅指电子计算机在会计账务管理与分析中的应用,也就是通过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的部分工作,由此可见,计算机代替人工是狭义视角下会计电算化的主要目标。从广义的视角看,会计电算化是电子计算机在整个企业会计系统中的全面应用,是现代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与会计人员能动性有机结合的社会性系统工程。
2 会计电算化的特点
2.1 处理工具电算化
在会计电算化以后,会计处理工具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由传统的笔墨纸张变为电子计算机。由于处理工具的进步,会计处理速度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特别是数据处理速度得到了大幅提高。在传统的手工处理模式下,许多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而在会计电算化背景下,得益于处理工具的先进性,许多工作得以迅速完成。
2.2 信息载体的磁性化
传统会计核算模式下,会计数据和其他信息都被保留在纸张上,受保存介质的影响,不仅保存数量较小,而且容易损坏和丢失。在会计电算化背景下,会计信息被转移到了磁性存储介质上,由于存储介质的进步,会计信息的保存数量和质量均有大幅提高。另外,由于存储方式的变革,会计信息的查询和检索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同时得益于数字信息传输技术的进步,会计信息可以短时间内迅速传递以供多人阅读。
2.3 账务处理程序统一化
传统的会计账务处理程序在实施电算化以后呈现出逐步统一的特征,许多在传统会计核算模式下需要人员处理的程序和方法不复存在。例如,在手工处理模式下,以简化总账登记为主要特点的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丧失了存在的必要性,而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不再采取简化计算而牺牲准确度的方式,因为这种简化毫无必要。
2.4 人员结构的多样化
在实施会计电算化以后,会计工作的主要工具是电子计算机,因此会计人员不仅要具有本专业的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单位的会计部门不仅要有传统意义上的会计人员,还需要有专门维护计算机和会计软件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
2.5 内部控制程序化
内部控制对一个企业而言具有异乎寻常的重要作用。在电算化的会计信息系统中,许多由人工完成的工作可交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例如,通过对凭证、账簿、报表的设置就可以实现对相关人员的严密控制,使操作人员具有进行阅读、修改、打印中的全部或一部分权限。而数据的校验、账目的核对可以根据程序设定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3 传统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的联系
传统会计是相对于会计电算化而言的,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手工会计,而会计电算化是将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用于会计工作,实现通过软件控制的计算机代替人工进行会计工作,完成对企业会计信息的收集、分析、预测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传统会计被会计信息化取代是歷史发展的必然,但是两者既然同属于会计范畴,就必然存在着相似之处。
3.1 两者的信息来源相同
无论是会计电算化还是传统会计,会计信息是进行会计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两者虽然在手段与方法上存在显著区别,但会计信息来源都是会计主体发生经济业务的原始数据。也就是说,传统会计与会计电算化所依据的原始材料是一致的,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3.2 两者的目标一致
传统会计和会计电算化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要充分发挥会计本身的职能,通过对会计数据的分析,为企业提供决策,并积极参与企业的战略规划和企业管理,帮助企业实现长远的发展目标,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3 两者均需遵循会计恒等式
会计恒等式是任何会计工作都必须遵循的原则,无论是传统会计还是会计电算化,均需运用这一恒等式,秉承复式记账的原则。
3.4 二者必须遵循会计规范
传统会计是会计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的高级阶段,但无论会计工作形式如何变化,都必须遵守《企业财务会计规范》,企业的会计人员必须要严格遵守《企业财务会计规范》所规定的相关行业准则,认真执行各项规范要求。endprint
3.5 两者均需建立健全档案
鉴于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会计档案具有一定的保存价值。会计档案一般是历次会计会计审核中形成的各种文字性资料,是对企业的经营和活动的文字反映。一般而言,通过对企业会计档案的研究可以间接了解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状况与发展脉络,有助于人们了解企业是否存在经济违法行为,有无在会计资料中造假。因此,无论是传统会计还是会计电算化,均应重视档案的重要作用,加强会计档案的管理。
4 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
4.1 对数据处理的影响
首先,会计电算化改变了数据的搜集方式。传统会计的数据搜集一般从各种原始凭证开始,然后据此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再将反映企业的会计数据通过手工方式记录到记账凭证上。在会计电算化视域下,这些原始凭证将以键盘或语音的方式输入计算机中形成记账凭证,同时也可以通过扫描仪器或远程网络输入,数据的搜集方式更为灵活,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其次,会计电算化改变了数据的处理方式。传统会计通常要依据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分别由多人手工登记,由于数据量较大,经手人较多,难免会出现一些纰漏。因此,需要定期对总账和明细账进行核对。在会计电算化背景下,这些数据处理均由计算机完成,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大为提升,因此,没有必要进行对账。
最后,会计电算化改变了数据的审核方式。传统会计数据的审核全部是人工进行的,工作效率和准确率会受到会计人员自身素质的影响。在电算化背景下,大部分审核可以通过设置计算机,让其自动完成,极大地提升了会计审核的效率。
4.2 对会计核算原则的影响
在会计电算化背景下,会计信息的来源更为丰富,信息的采集也更为流畅,但也会对历史成本和权责发生制等传统会计核算原则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实际成本原则是传统会计的重要原则,是指企业的各项财产的计价应以该资产获得时的价格,虽然物价的波动是在所难免的,但会计准则要求不能对其账面进行调整。实际成本原则是传统会计的重要原则,是其他会计原则的基础,对维护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会计工作面临无形资产的数量急剧增加,会计工作的重心也逐步转移到无形资产领域。由于无形资产的市场价值变化比有形资产更为剧烈和复杂,实际成本原则逐步显示出明显的不足。
其次,权责发生制原则是传统会计的又一重要原则,该原则要求权责发生时是会计确认的时间基础,并对损益情况进行正确核算。但权责发生原则不利于反映现金流量信息,对电子商务日益发达的时代,对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经济业务,難以作出恰当处理,从而动摇了这一原则存在的实践基础。
4.3 会计电算化促进会计工作向管理方向发展
会计信息处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领域和核心内容,对企业的运营和财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处理系统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在传统会计视角下,会计信息处理仅限于对信息本身的简单核算,难以完成对这些信息进行系统化分析,也不能基于这些数据给企业的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在会计电算化背景下,任何复杂的核算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同时电算化软件的更新换代更进一步推动了会计职能的转变,让会计工作突破了会计信息核算简单,逐步向管理为主的模式发展,可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更充分、准确的依据。
4.4 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从表面上看,会计电算化是传统会计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革新和发展,并主要表现为数据处理方式的转变。但从本质上看,会计电算化对企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中就包括企业的内部控制方面。传统的会计工作主要是研究人工工作,企业的内部控制也以这个视角展开,而会计电算化为会计核算、企业内部管理方面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例如,会计电算化为企业的内部控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技术,也促使企业审计人员在评价内部控制是否合理时,所采用的程序发生了变化。
5 对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展望
5.1 会计软件向管理型发展
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是企业管理系统的核心,企业的管理活动或多或少都与会计信息系统存在联系。因此,在会计电算化背景下,会计软件向管理型发展就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会计信息系统不能独立存在,不能仅是会计信息的管理载体,而应该以会计信息系统为基础,整合市场信息、生产信息,构建大财务信息系统,由当前的会计信息系统发展为全面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这样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
5.2 会计信息报告的实时化和多样化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智能化管理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凭借先进的信息处理和传输技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和方法为各类使用者及时提供全面的信息,使其能够及时掌握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状况,有利于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时,基于技术进步,会计电算化系统必然会融入企业的管理系统,使会计电算化向多元化应用和高层次管理方面发展。
5.3 会计软件向智能型发展
首先,操作过程智能化。随着计算机软件开发水平的提高,在会计凭证输入方面会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例如,在用户在输入材料采购时,会计软件会自动进行应缴税金等项目的计算,以方便会计人员使用。
其次,决策支持智能化,即未来的会计软件能够将人类的经验、创造性思维能力用计算机语言表达出来,模拟人脑进行决策,为企业的管理人员提供帮助。
6 结 语
会计电算化会对传统会计职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会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相关人员应该对其影响进行准确分析,促进会计电算化发展,以推动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向管理型和智能型转变。
主要参考文献
[1]黄秀焕.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13).
[2]李丽军.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J].北方经贸,2014(5).
[3]田帅.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