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凝聚力「攻破」目標「城池」的重要力量
2017-09-20李春水
李春水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L費期汀格認為,凝聚力是使團體成員停留在團體內的合力,也就是一種人際吸引力。
團隊的合作意識相當重要,團隊的合作意識是指團隊和團隊成員表現為協作和共為一體的特點。團隊成員間要相互依存、互相敬重,彼此寬容、互相尊重,待人真誠、信守承諾,共享利益、共擔責任。這樣的合作氛圍是高績效團隊的基礎,可以肯定地說,沒有合作就無法取得優秀的業績。所以,應進一步努力培養團隊成員的合作意識,積極營造團隊內部融洽的合作氣氛,團隊領導率先垂范精誠合作而不是競爭,還要制定合理的規章制度及合作的規範。
影響因素
首先是團隊成員的組成。團隊的規模越大,團隊的凝聚力就越低。由於團隊規模增大,團隊成員間互動的機會和可能性就減小,從而難以形成凝聚力;反之,團隊規模越小(一般認為5人~12人比較合適),團隊成員間互動的機會增大,團隊成員就越容易融為一體, 從而形成更強的凝聚力。
其次,團隊成員的相似性和相吸性也格外重要。所謂成員的相似性,是指根據個人檔案記錄歸納總結的比較明顯的個體特徵,也包括那些難以觀察、 對人的行為模式更具決定性影響的深層次因素,如個性、態度、價值觀及其他心理因素等;相吸性是成員之間相互的優點或者特質對彼此產生的吸引,從而促使彼此願意團結協作。
第三是面臨的任務目標。目標的一致性會使得團隊成員加強內部認同,從而一致對外;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需要每個團隊成員的共同努力且密切協作完成,則團隊成員在行為、情緒和心理上就會與其他成員融為一體,形成合力,於是,團隊實現目標的過程也是凝聚力形成的過程。而以團隊為進行單位,具有一定挑戰性並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任務,這樣的任務能夠為整個團隊帶來共同面對壓力的經驗,完成這類任務,必須要團隊成員保持高度一致,齊心協力,這樣一個完成任務的過程,也就促進更高凝聚力的形成。
拿破崙曾說過:「一支軍隊的實力四分之三靠的是士氣」。若將這句話的涵義延伸到現代企業管理中,為團隊目標而奮鬥的精神狀態對團隊的業績尤其重要。管理者在團隊中不同的管理方式決定著不同的團隊力量。
勒溫等人的經典實驗比較了在「民主」、「專制」和「放任」這三種領導方式下各實驗小組的凝聚力和團隊氣氛。結果發現,民主型領導方式組比其他組成員之間更友愛,成員相互之間情感更積極,思想更活躍,凝聚力更強。
對團隊的激勵方式的迥異,對成員產生的吸引力也不同。能夠促進團隊凝聚力的激勵因素,主要指能夠強化歸屬感的各種情感因素。每個團隊成員都有自己的心理需求,每個人的心理需求各不相同,有些個體有歸屬於某一團隊的需求,有些人則對權利有很高的要求,有些個體有溝通與身份地位的需求,而有些人有自我評價的需求等。團隊是否能夠持續為其成員提供其所期望的激勵,會對團隊凝聚力產生重要影響,團隊領導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控制這類影響團隊成員需求的因素。
培養團隊凝聚力
首先,管理者應與團隊成員共同建立目標,融團隊目標與個人目標於一體,使個人目標與團隊目標高度一致,可以大大提高團隊的生產效率。
主動與團隊成員保持良好的溝通。積極主動地與團隊成員溝通,了解團隊成員工作狀態和生活狀況,多了解成員的合理需求並盡力滿足他們,創造一個良好和諧的溝通氛圍。
尊重團隊成員,充分信任。作為管理者對團隊成員要給予充分的信任,缺乏信任關係是做不好工作的。
不斷給予團隊成員鼓勵,不與成員爭利,不與成員爭權,給予充分授權。在遇到「利」的時候一定記住不要與員工爭利,否則團隊將人心盡失,誰也不願意跟隨如此不堪的領導。同時還要給予員工充分授權,這要求你對每一個成員的能力和業務技能有足夠的認識與了解,給予團隊成員適度的自行工作空間,方能調動團隊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讓團隊成員感受到成長的快樂。在成長的過程當中體會到成就的快感,方能造就團隊成員的向心力與歸屬感。因為一個人在一個組織當中如果得不到成長,一般只有兩條路可選:一是自行得過且過,最終出局;一是感覺不到需求的滿足,最終選擇走人,建議我們的管理者在這方面要多研讀馬斯洛人本哲學中的層次需求理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