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誰來接棒談台商二代接班

2017-09-20

台商 2017年7期
关键词:台灣大陸企業

一個多月前我接受大陸「萬通集團」馮侖先生的邀請,在他所主持的電子雜誌「馮侖風馬牛」欄目中擔任嘉賓。馮先生見多識廣,言語風趣,是大陸「名嘴」,也是非常成功出色的企業家。「馮侖風馬牛」此前曾做過陸商、港商等專題,關注面向一向極為廣泛。欄目一開始,我們聊的是正經的臺灣經濟和台商,沒想到馮先生話鋒一轉突然問道:「台灣很多大企業都是家族企業,一旦『家主』過世,子女與配偶包含大房、二房甚至三、四、五房間彼此爭奪財產,搶經營權的事時有所聞,你們台商對二代接班及財產的規劃有什麼安排?」

台商家族企業後繼無人之歎

馮先生一定聽過不少台灣商界的八卦和內幕,但我更擔心誤導大陸閱聽大眾,因此趕緊說明兩岸婚姻制度不同,大陸的重婚罪只要舉證男女雙方仍存在其他婚姻關係就可定罪,台灣則須由原配出面提出告訴才能成立,因此早期台灣旺族或老一輩企業家確有不少人娶有二房乃至三房老婆,所生眾多。而在傳統大家庭中,「家主」就是家族的核心,威權崇高,除非他自己主動有所安排,誰也不敢在「家主」生前提出分產之議,因此死後往往難以定奪於一,造成各房爭產爭權、互不相讓的現象。大陸剛剛開放二胎,馮先生「高瞻遠矚」,或許想從台灣的先例給大陸企業家參考,但這也恰巧點出台商「二代接班」的嚴肅課題。尤其大陸法規、人情不同,無論財產變現、企業存續、市場與人際脈絡等相對更為複雜,台商人在異鄉,若無事先安排,一旦不測,台灣親屬或子女無法完整承繼,所有傳奇嘎然而止,一代心血隨風而逝,令人無比惋惜,這也是許多台商朋友的心事。

習慣上我們統稱90年代或2000年初期來大陸工作的台商為「台商一代」。當時大陸仍在改革開放初期,基礎建設軟、硬體不及今日完善,兩岸政治態勢也還在李登輝的「戒急用忍」、陳水扁的「有效管理」階段,彼此互不通商、通郵、通航,因此多數台商都是隻身在大陸拚搏。此外,當時台灣不承認大陸學歷,加上繁體字、簡體字的歧義,以及教學內容、生活環境的不同,台生到大陸就學確實存在許多困難。尤其男孩若在台灣沒有學籍,20歲就需返台當兵,否則可能觸法,更讓多數台商只能把子女留在台灣接受教育,或前往英、美、日、澳留學,從此家人各自分散。等到孩子完成學業全家團圓,卻因隔閡而對家族事業及大陸極為冷淡,更缺少全盤認知。而我們這一輩早年在艱苦中自立,格外看重系統教育與國際視野,無論男孩女孩,總是希望他們學有所成能在國外或國際知名企業先歷練一陣,吸收先進家的企業管理經驗後,才讓他們參與自身的企業。然而此時兒女已經年過30,不僅思想成型,生活圈也已穩定,除非出於對家族事業的使命感,否則對來大陸工作必須面對生疏且複雜的人際關係根本興趣缺缺,以至於許多台商家族企業都有後繼無人之歎。

預先佈局 永續發展

每次台企聯聚會各地會長碰面,一談到「二代接班」的話題,大家切身有感,討論總是非常熱烈。我們互相提醒必須開放思路,不能拘泥於以往的「家主」觀念,強迫子女接受「學歷+經歷」的思維,或許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當下,讓年輕人在最有衝勁的人生階段提早進入社會,密集接受市場洗禮,不一定是壞事。我們也更體認「經驗傳承」的重要,開始計畫利用寒暑假或家庭旅遊的機會,讓下一代對自身企業與大陸發展現狀、投資環境、人際脈絡和基本思維有更廣泛的知識、更深入的理解,恨不得能把幾十年累積的功力一股腦兒灌注給下一代,期望將來他們能順利接班,企業永續經營。

于此同時,台商企業本身的管理體系也須與時俱進,特別是財務制度,並且培養忠誠可靠的專業經理人,甚至給與企業部分股權以加重其切身感與責任心,才能為企業的永續發展預先佈局。如果可以系統性地栽培更多有意願在大陸長期發展的台籍青年幹部,或者以資金、資源支援到大陸創業的台灣後進,彼此在產業鏈上下游合作,緩急可以互相支援,也有助於將來無縫接軌。而正在思考轉型為股份制的台商則須認真檢視資產的合法性、補齊相關證照,也不妨將信託管理列入考量,以備未來無論子女接班與否,企業都能正常運轉,攻守無憂。

回憶馮侖先生的提問,我聯想起讀小學時懸掛在大禮堂講台前的標語:「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的生命,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的生活」,許多離鄉背井、辛苦拚搏一輩子的台商如果能理性而周延地做好接班規劃,使子孫世代各安其位、各專其長,共謀家族與企業的和諧成長,必定更能安慰、安心,這應該才算是人生的完美句點吧!endprint

猜你喜欢

台灣大陸企業
冰之大陆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九合一選舉」催生的台灣最大黨
從盧麗安到王炳忠
「台灣競爭力論壇」談台灣競爭力
帮助红尾鸢回家
江丙坤對大陸台商的期待
研發投入低於非家族企業 家族企業轉型困境
積極進取 敢於嘗試 台灣青年靠什麼在大陸發展
2014是「台勞」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