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哈之所向
2017-09-20张瑜
【摘 要】 “一带一路”是由我国倡导和推动的区域新型合作倡议,而中亚是现阶段“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关键环节。纵观整个中亚地区,哈萨克斯坦基于其特殊的地缘政治,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在新背景下加强与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合作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以中哈贸易为基础,深入分析现阶段中哈贸易中存在的机遇与挑战,并介绍了应对各类阻碍的相应措施、以及中哈贸易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一带一路”;中哈贸易;机遇与挑战;解决路径
一、中哈贸易现状
1.总量和规模由盛转衰
哈萨克斯坦与我国新疆接壤,从古至今一直有着较为密切的经济联系。特别是在中哈建交后,随着两国关系的深入推进,我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贸易规模也不断扩大。数据显示,自1998年起,哈萨克斯坦就已成为我国在中亚的第一大出口对象国,中国对哈出口额占对中亚五国总出口的接近80%;同时,哈萨克斯坦也曾是我国在中亚地区的第一大进口国,虽然现在已被土库曼斯坦超越,但我国从哈国进口的总额占比一度高达94.44%。
但不可忽略的是, 2008年的全球性衰退之后,中哈贸易从绝对总量和相对规模上均呈现出显著的衰退。截至2015年,中国对哈出口占比已从原有最高水平78.03%降低至48.06%,而哈萨克斯坦向我国出口时“一家独大”的地位也已被土库曼斯坦超越,退居第二位,所占比例从94.44%下降到38.35%,下降幅度超过50%且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从这一角度来看,哈方产品在我国的比较优势有所减弱,容易被其他中亚小国所替代。
2.贸易余额不平衡
从收支平衡的角度来看,中哈之间存在双边贸易总量失衡状态。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都存在对哈方的贸易顺差,我国对哈出口大于进口,引起哈方的贸易赤字问题。但是图表3显示,中哈贸易余额波动幅度较大,在最近十年,顺逆差形势呈现交替变动。
3.贸易结构失衡
海关数据显示,哈国向我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为矿物燃料、铜及制成品、钢铁、锌及制成品等能源资源及矿产品。资源导向型的贸易模式使得哈方的贸易状况深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进一步加剧中哈贸易的不稳定性。
通过能源类商品年均价格指数变动与我国对哈净出口之间的对比大致可得,当能源类价格上升时,我国对哈顺差减少,哈方的贸易赤字降低;而当国际能源类商品价格降低时,我国贸易顺差额上升,哈国的贸易赤字恶化。这一趋势性分析表明,中哈的贸易赤字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特别是能源商品价格的影响较大,这与中哈贸易结构失衡不无关系。
中哈贸易的缩减,与经济周期有一定关系,但这也反映出中哈贸易中存在的其他本质性问题。无论是我国或是哈国,如果不能加以改善和调整,那么当全球性危机再度来袭,双方必然都将遭受更大的损失。
目前而言,这些问题的涌现对于我国是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中哈贸易之间存在的问题不仅属于经济范畴,还涉及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牵扯到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国家利益,短时间内很难有质的飞跃;但从另一方面来看,问题的存在更加凸显了推进“一带一路”的重要性。中哈两国应抓紧“一带一路”创造的良好合作机遇和环境,改善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推动中哈贸易合作向前发展。
二、 中哈贸易的机遇
1.“一带一路”的良好经济环境
在全球化的大潮中,许多大国为追求本国利益最大化的目标逆势而动。前有“英国脱欧”,后有美国限制移民,高筑贸易壁垒,全球化进程因此而放缓。在此背景下兴起的“一带一路”,扩大了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范畴,将丝绸之路沿线相关国家都纳入体系之中,更大程度上加強了地区经济合作和一体化。中哈两国作为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也可以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扩大贸易的范围,增进同各国之间的联系。
2.我国区域平衡发展的迫切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都呈现出“重东部,轻西部”的格局。西部,特别是西北地区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因而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区域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短板效应”阻碍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西部地区与我国陆上邻国联系密切,发展失衡带来的地区不稳定极易被人利用,进而演化为危害地区安定团结的力量。因此,西部的发展不仅是经济基础的问题,也是上层建筑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我国高度重视西部的崛起和发展。近几年来,支援和扶持西部建设的优惠政策层出不穷,为中哈贸易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和宽松的国内环境。
3.中哈发展战略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我国和哈国均致力于加强地区间的合作,形成地区经济的规模优势。发展战略的一致性使得“一带一路”更容易实现国家间的求同存异,从而吸引更多国家加入。在战略实施上,中哈两国也表现出协调性:在我国提出实现“一带一路”下的“道路联通”后,哈方紧接着推出“光明大道”政策加以配合。双方的协同有利于巩固“一带一路”的成果,也为两国的经济合作奠定基础。
4.应对国际政治局势的要求
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大国之间的角力,加剧了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作为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哈两国均认识到,只有加强政治上的“求同存异”,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壮大发展中国家的力量,相互扶持,增强话语权,维护国家利益。因此,政治上的互信和合作将会为贸易的开展和深化铺平道路,扫清障碍。
三、中哈贸易的挑战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哈经济合作存在一系列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双方的合作还面临着一些无法规避的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endprint
1.高贸易成本
中哈贸易成本问题首先表现为时间成本过高。两国贸易通关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增加等待成本。阿依娜尔(2016)统计表明,中哈两国在开展贸易,货物跨越国界时,往往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用于检查和排队,等待时间最长达65小时。贸易成本还源自口岸基础设施落后带来的额外支出。最突出的表现是中国与哈国轨道宽度存在差异,轨道标准不同使得货物在通关过程中需要换车变轨,增加了额外的装卸、仓储费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贸易结构失衡
正如前文在分析中哈贸易现状时所指出,中哈之间存在着贸易商品结构不平衡的问题。中国对哈国主要出口劳动力密集型产品,而中国自哈国进口的商品进口结构则比较单一,以能源、原材料为主。
从短期来看,中哈贸易存在暂时的互补性。哈国资源导向型的工业结构使其在轻工业、制造业方面基础薄弱,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质优价低,可以极大地满足哈国人民的消费需要,而哈国也可以为我国提供能源支持。但是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力将会随着生产成本的提高而降低。同时,为了扭转过分依赖原材料出口的贸易方式,哈方在引资和进口的过程中也会对西方高科技产品和项目产生更强烈的偏好,这使得我国产品的竞争力被进一步削弱。阿依娜尔(2016)的研究也表明,哈方出口到中国的产品,虽然目前互补性较强,但这种互补性与2005年相比也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产品的比较优势逐渐减弱。
因此从长期来看,中哈两国均会选择对贸易结构做出调整。虽然这会使“暂时互补”的平衡被打破,但是可以促使中哈两国在更高的层次实现新的贸易协调和發展。
3.大国博弈和国家竞争加剧
哈萨克斯坦位于欧亚大陆的中部,除了具有战略性的地理位置,还富含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国际油价上涨、石油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备受青睐。许多国家都与哈国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例如美国的“新丝绸之路”、欧盟的“中亚战略”以及日本的“自由与繁荣之弧战略”,这些战略和政策与我国倡导和的“一带一路”都形成了竞争关系。
除此之外,中、哈、俄三国之间的三角关系在“一带一路”中也至关重要。中哈两国于2005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保持着良好合作。中俄是传统友邻,政治上相互扶持,但是两国在哈萨克斯坦经济战略上存在竞争。作为曾经独联体的组成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关系则更为密切,这一点从哈萨克斯坦将首都从阿拉木图迁至距离俄罗斯地理位置更近的阿斯塔纳也可见一斑。 俄罗斯在中亚地区具有的传统经济利益可能会因“一带一路”的介入而受到影响,因此俄方虽然对于“ 丝绸之路经济带” 建设持积极立场,但并未对相关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沟通。作为世界大国,俄方的态度不明,势必会为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带来了较大阻碍。
4.贸易地区和贸易方式的单一
哈萨克斯坦与我国新疆接壤,因而目前的中哈贸易大多由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直接开展。在中哈贸易发展的初期,采用“就近原则”有利于降低贸易成本,发挥地理优势。但是从长期来看,中哈贸易局限于新疆一省也会有诸多不利。新疆和哈萨克斯坦具有相似的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这就容易导致比较优势的雷同化,使得贸易动机减弱。为了突破这一瓶颈,新疆必须加快结构的升级。但从现实角度看,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制造业落后,因此在对哈贸易找中无法开展加工贸易,只能采用边境贸易的形式,限制了贸易的广度。
四、解决措施及未来方向
1.加强边贸基础设施建设和标准化建设
边贸基础设施的落后和标准的参差不齐增加了中哈两国贸易往来的成本,对贸易扩大化产生很大的阻碍。我国应抓住“一带一路”的机遇,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着重加强对中哈贸易过程中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要想富、先修路”,此举将为中哈贸易的展开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同时中哈两国应通过协商等方式,增加边贸合作的一致性,实现轨道标准等多方面的规范化、统一化,为外贸合作扫清障碍。
2.优化产品出口结构
中哈贸易结构从短期上有利于增加我国能源供给;对哈方来说,有利于满足其国内的消费需求,借助于能源的出口积累外汇,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但是长期来看,中哈双方应相互配合,共同改善贸易结构。我国应针对哈国振兴本国工业、制造业的需求,调整我国出口结构,增加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同时,应注重提升我国产品的品牌效应,提升我国产品相较于美日欧等国产品的竞争力。
3.合理处理与大国之间的竞争关系
在全球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情况下,大国博弈在所难免。在推进“一带一路”时,我们应注重强调共同利益,,尽量避免与发达的大国展开直接的竞争,减少摩擦以获取更多的支持。尤其是在处理中哈俄三方关系时,要把握尺度,不触碰俄罗斯的“战略底线”。
4.合理发挥新疆的“桥头堡”作用
新疆是中哈贸易的重要枢纽,因此我们应着力加强对新疆的建设,使其在中哈贸易过程中充分发挥“前沿阵地”的作用。在经济方面,中哈霍尔果斯边境项目的开展就是成功典范。在试点的基础上,我们应“以点带面”,由新疆为基点,发展周边省市对哈贸易,扩大贸易范围,进一步加强跨区合作。为了避免贸易区域和贸易方式的单一化,我们应首先推进新疆经济结构的转变。通过内地省市的“援疆”项目,加强新疆基础设施和工业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制造业, ,发展中哈之间的加工贸易,使新疆在中哈贸易中占据更大的优势。
5.引导企业合理选择
在“一带一路”的政策优惠和扶持下,企业往往会从逐利的角度出发一拥而上发展对哈的外贸业务,以获取国家更大力度的支持。盲目发展出口一方面会使企业忽视自身情况,疏于考察贸易对象的客观条件和匹配程度从而造成损失;其次,会使得出口企业质量良莠不齐,恶化中国产品在哈的销售和推广;再者,目前我国从事对哈贸易的多位中小企业,规模优势较小,容易招致恶性竞争。因此,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的引导,使得我国出口企业可以在理性认知、理性选择的基础上,谨慎地发展对哈贸易,同时鼓励大的跨国公司参与其中,多样化贸易形式。
五、结论
中哈贸易虽然在过去有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但随着国际市场的起伏变化,哈方对外贸易额的总体减少而有所衰退。但这恰恰中哈贸易进行调整和重新匹配的最佳时机。在全球化和世界格局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哈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而中哈贸易政策的协调性也为合作的深化铺平道路。在此基础上,我们应通过妥善解决中哈贸易之间的高成本、结构失衡等一系列贸易问题,以推动中哈贸易进一步深化,为“一带一路”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海燕.丝绸之路视域下中哈合作的机遇与挑战--以哈萨克斯坦国家战略规划为视角[J].学术探索,2016,(3):18-25.DOI:10.3969/ j.issn.1006-723X.2016.03.005.
[2]阿依娜尔,“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哈中贸易障碍问题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6
[3]法尔哈提?法?萨伊布拉托夫,张银山.哈萨克斯坦产业结构变动及对扩展中哈贸易合作的启示[J].实事求是,2011,(2):58-61. DOI:10.3969/j.issn.1003-4641.2011.02.015.
[4]王志远.“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哈萨克斯坦:穿越还是融合[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6, (2):5-12.DOI:10.16713/j.cnki.65-1269/ c.2016.02.001.
[5]王海运,赵常庆,李建民,孙壮志,A.B.奥斯特洛夫斯基,聂书岭,杨恕,李新,杨成,张恒龙,陈利君,陈继东,王维然,潘志平,朴键一,范丽君,张宁,王海燕,肖斌,吴宏伟. “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背景、潜在挑战和未来走势[J]. 欧亚经济,2014,(04):5-58+126.
作者简介:
张瑜(1996—),女,籍贯:山西省吕梁市,大学本科在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