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投资与人生(七): 投资,这是谁的世纪

2017-09-20阙又上

证券市场周刊 2017年32期
关键词:全世界日本管理

21世纪是中国发光发热的世纪,但可能不一定完全转换成资本市场上的风风火火。

杨捷:

给你写信的此刻,你三个礼拜的上海返乡度假之行想必已近尾声,在异国的天空打拼了两三年,你可能还不算真正的老海龟(归)。

但你此时来看不同国家的比较是最有意思的,中国是你熟悉的地方,西方初来乍到许多是新鲜的,好的坏的,两相的碰撞和对比,最能够在你心里头翻搅,如何保有自己的优点,反思自己的缺点后同时学习别人的长处,这是培养国际观的重要意义和目的,若关起门来只看自己很爽的优点,那当初又何必出国呢?

吉姆·罗杰斯在给女儿的十二封信里的第七封信中,提到了这是中国人的世纪,去学中文。你我的中文和文学家相比自然不在同一水平,但在外国人眼中,应该还是相当不错的,所以罗杰斯的这一封信对我们而言,应该是反过来思考。

16世纪的西班牙、法国强盛了200年,接下来是英国,20世纪是美国,罗杰斯预言21世纪是中国,他在全球旅游和找寻投资标的,以他的观察中国将成为21世纪崛起的国家。最近有一本新书《2017-2019投资大进击》,作者邓肯二世以周期的变化、人口的红利、席勒本益比以及其他十几项指标,推断2017年底美股将会开始崩盘,可能要到2020年才回落底部。而且,他认为中国和美国房地产同样有泡沫,中国更加严重。

投资趋势,每个人都有他判断的依据,正确与否,经常必须是轻舟已过万重山,回头再看才有定论,趋势的判断要比利率的变化更复杂,而光是利率的涨跌这单一因素,许多专家学者都不见得能够掌握得住。

《胜券在握》的作者罗伯·海格斯壮( Robert Angstrom)引用1998年6月30日的《华尔街日报》,对经济学者做的一项调查资料显示,预测30年期国债的获利率,这项研究从1982年6月到1995年12月,每半年预测一次利率走势,在共计31次预测中,经济学家不但没有一次准确预测,更惊人的是,高达22次的预测方向都错误。

如果以经济生产额成长的速度而言,新兴国家机会要远大于发达国家。新兴国家中,中国有一定的地位,虽然高速成长的时间可能已经过去,但中国的巅峰,我认为还没到来,中国还在不停的进步,但是我认为有些事情不妨也反过来想,我想和你分享一下我初到美国时的一些观察和这几年的感悟。

中国在进步,其他东南亚更小更新的新兴国家不也在进步吗?就像是《10倍速》的作者英特尔的前总裁葛洛夫所说:“成功的企业本身就带有毁灭的因子,当你成功时会有其他的公司来抢食,直到你毁灭为止。”

1986年,我在美国念企管研究所时,有一门组织行为学的课程,那门课学校特地安排在晚上,让许多公司的主管下了班来上课,学期结束的最后第二堂课,教授说下礼拜的最后一堂课是专题讨论,给大家两个题目选一个,第一个题目是谈美国模范企业GE的公司组织行为管理,或者选择日本企业为什么能够超越美国。

先让你了解一下背景,1980年代日本企业在全世界崛起,它们的质量管理达到所谓的零缺点,把美国企业修理得很惨,特别是把美国汽车工业几乎打趴在地上,那时候日本的汽车如丰田几乎是一个优质产品的象征。

我记得还有一个小故事,日本丰田汽车曾经出口两部车到美国销售,由于设计的不好看像个棺材一样,两部车卖不出去,又原封不动地被运回日本,两位工程师站在船上的甲板,看着那两部车子,感慨地说有一天他们誓言将车子能在美国销售。后来,他们做到了,除了日本的汽车工业横扫美国,电器产品更是如秋风扫落叶。

日本何以能够如此崛起,至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军需市场的生产得利,许多的因素我们暂且不提,先聚焦于日本当年的质量管理,确实做得相当到位。说来你很难以置信,日本二次战败,麦克阿瑟将军引进了美国的戴明教授和裘兰(Joseph M. Juran)等学者,到日本讲授质量管理的学理和方法,协助日本恢复经济的重建力量,1950年日本产业界推动品管圈的理念,制造质量的提升立足国际,公司在“全面质量管理(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方面的努力获得了成效,引来了美国著名电视台NBC的报道,题目是《日本能,为什么我们不能?》,引起大眾热烈讨论品管理念,迫使美国政府重新正视质量提升的重要性。

日本的这一套全面质量管理(TQM),取代了当时美国的所谓目标管理(MBO),这个所谓的全面质量管理包含了由下而上的品管圈, 以及由上而下的方针管理,层层落实要把企业上下的目标整合,这也是戴明教授的戴明循环(Deming Cycle)在管理流程中的具体应用,日本人把那套理论落实而且学到极致,运用的也淋漓尽致。

结果我们那堂课题目的表决,当时我看几乎有90%的美国同学,举手选择讨论自己的竞争对手为什么可以超越美国,当下我就觉得美国这国家还有希望,关起门来如果讨论自己的模范生一定很爽,可是这不面对问题,讨论别人为何能够超越自己,固然有一点难过,但知耻近乎勇,时隔30年过去了,美国竟然浴火重生,屡犯错误,却屡次找到新的应变之道。

上次我提过泡沫巅峰时,整个大东京的房地产卖掉,可以买下整个美国,听说现在的北京好像也有如此的价码。但在美国房地产退潮后,这些日本企业在美国买下的房地产都受到了重创,时隔30年后,美国浴火重生,美国许多企业的创新方兴未艾,依然相当有活力。反过头来看日本,经济低迷的近30年,有人说如果日本当时这么多的资金购买的不是美国的房地产,而是美国的企业和公司,那么今天帮日本打工的可能就是这些美国人了。日本的基础工业并不差,倾全国之力,在世界的百大品牌中只有7家,而美国在全世界100大品牌当中 占了54家。日本的日经指数的最高点是1989年12月29日,收盘于38916点,2017年8月25日的数值为19452点,而美国道琼斯指数已经从30年前的2000多点攀升到今天的两万多点。对比两国在股市上的成长和获益有着天壤之别,日经指数经过30年回来了一半,而美国几乎成长10倍,日本前面领先这么多的经济成长,为什么这30年却被美国追上了?

这是不是一件很有趣的发展?就经济成长的速度而言,新兴国家高于美国,美国如果能够保持2%到3%的增长已经都不得了,可是换算成股市的指数, 这些新兴国家全民在股市上的获利反而赶不上美国多数家庭在股市中的获益。

这是一个很有趣但范围也蛮宽的议题,而这背后有很大的部分,竟然不是人民是否勤奋,国家GDP的成长速度如何,有很多是在软实力方面,它的制度、法规、税法和退休金的整体结合,简单地说,法规制度的完善,民众守法,执法落实了,才让它的资本市场运转得极有效率,美国这些公司以庞大的资金,在全世界攻城略地,全民也因而享受的美国经济和全世界经济的成长福利。

我同意罗杰斯的看法,21世纪是中国发光发热的世纪,但可能不一定完全转换成在股市或资本市场上的风风火火。中国台湾股市曾在1990年上涨86%,但接下来的30年成长幅度远不如美国,80%的散户亏钱,证券市场让多数人望而却步,优质企业的获利几乎近60%以上为外资所拥有。有人开玩笑说,人见上帝的那一天,牙齿全掉光了,但舌头还在,说明软的比硬的更持久,我借此间接说明软实力比硬实力的难得可贵。

当罗杰斯要求他女儿学习中文,向中国学习和找寻投资机会时,身为中国人的我们,我反而希望你也能够反过来思考,借着全世界一流的企业家,为我们创造财富,当我们选择投资标的时,企业的价值优先,国籍次之。

美国人就懂得利用他的资金在全世界投资一流的企业,这形成了三种结果,全世界的资源为他所享,全世界的人才为他所用,全世界的好公司他一个一个的买,了解自己的缺点,学习别人的优点,这是我30年前在美国学到的第一堂课和你分享。

又上

于美东新泽西州

作者阙又上为财务规划师(CFP)、美国又上成长基金经理人,2014年第一季美国大型成长基金第一名、基金截至2016年年底过去5年和8年的年均复利分别是12.5%和17%, 2014年路透社专访(无名小子如何击败华尔街 How a little known stock picker beat wall Street), 2016年《纽约时报》采访(巴菲特的布局说明苹果已成熟),著作《每年10分钟,让你的薪水变活钱》、《你没学到的巴菲特——股神默默在做的事》。endprint

猜你喜欢

全世界日本管理
为什么全世界都迷恋冰墩墩
一个觉得自己胖的人与全世界为敌
探寻日本
失眠是全世界溃败,留你一个人打扫战场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日本神社
管理的另一半
全世界都说你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