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振荡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疗效
2017-09-20朱栋梁
朱栋梁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 湖南衡阳 421001
高频振荡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疗效
朱栋梁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 湖南衡阳 421001
目的:观察高频振荡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6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2,予以常规治疗)和治疗组(n=35,予以高频振荡呼吸机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PaO2、PaCO2、FiO及pH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上机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治疗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新生儿呼吸衰竭采用高频振荡呼吸机治疗,效果显著,其可有效预防并发症,改善肺通气功能和血氧指数,缩短康复时间,值得临床采纳和积极推广。
新生儿呼吸衰竭;高频振荡呼吸机;临床疗效
新生儿呼吸衰竭属于十分严重的一种呼吸功能障碍,患儿主要症状表现为静息状态下无法实现正常呼吸,并出现缺氧、CO2潴留,随后导致其他生理功能、代谢紊乱综合症等病症。由于新生儿的呼吸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呼吸衰竭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必须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以提高救治成功率,更好的改善新生儿预后。机械通气是临床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常用方法,但常规机械通气的气体交换效率低、通气潮气量高缺点,使其临床推广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高频振荡呼吸机的发展与应用,充分弥补了常规机械通气的不足之处,其治疗效果受到了临床方面和相关研究学者的广泛认可[1]。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 67例作为研究对象,现分析与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6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2)和治疗组(n=35)。对照组男、女患儿分别为14例、18例,患儿胎龄34-41周,平均(38.5 ±1.3)周;体质量1534-3468g,平均(2523.2±230.4)g;治疗组男、女患儿分别为16例、19例,患儿胎龄35-42周,平均(39.1±1.4)周;体质量1528-3485g,平均(2528.4±232.5)g。在一般资料对比方面,两组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主要包括酸碱平衡、水、电解质维持、营养支持、抗生素抗感染等治疗内容,同时进行常规机械通气,待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生命体征基本恢复稳定后方可选择下机时间。治疗组予以高频振荡呼吸机治疗,将 MAP(平均气道压)设置成为10cmH2O,发现气漏情况则可将其调节成为7-10cmH2O,,将振幅频率设置成为10-15Hz,FiO(吸氧浓度)设成0.8,发现低氧血症时需要将FiO适当调高,发现高碳酸血症时需要将振幅适当降低,待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生命体征基本恢复稳定后方可选择下机时间。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后测定两组患儿PaO(2氧分压)、PaCO2(二氧化碳分压)、FiO及pH;②记录两组上机时间、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③判定治疗过程中有无感染、气胸、肺损伤等并发症。
1.4 统计学评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8.0统计处理全部数据,相关血氧指标、上机时间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给予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以百分率(%描述并予以x2检验,P<0.05证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相关血氧指标改善情况
治疗前两组PaO2、PaCO2、FiO、pH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PaO2、PaCO2、FiO及pH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1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相关血氧指标改善情况(± s)
表 1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相关血氧指标改善情况(± s)
组别PaO2(mmHg)PaCO2(mmHg)FiO(%) pH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 32.45 33.96± 75.96 76.74 36.38 33.96±7.05±7.08±
(n=32)±5.28 2.15 ± 10.91 ± ±5.71 5.15 0.03 0.04 10.90治疗组(n=35)7.36± 0.21 t值 0.9185 14.7066 0.3861 8.5659 1.0627 17.2609 1.1490 7.4158 P值 0.3617 0.0000 0.7006 0.0000 0.2918 0.0000 0.2548 0.0000 33.38 ±2.71 52.19± 6.70 74.93 ± 10.90 57.23 ±7.58 34.97 ±5.15 13.19± 4.70 7.06± 0.04
2.2 比较两组患儿上机时间、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
治疗组上机时间为(89.52±12.40)h,住院费用为(2.63±0.20)万元,住院时间为(23.52±4.60)d;对照组分别为(128.38±32.76)h、(3.62±1.58)万元、(31.38±7.56)d,组间比较,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6.5285、3.5165、5.0819,P均为0.0000)。
2.3 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情况
治疗组出现2例感染,1例肺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为8.6%;对照组出现4例感染,气胸、肺损伤各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1.3%,经对比,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5.4978,P=0.0190)。
3 讨论
就目前临床产科现状而言,因早产或剖宫产等一系列不良因素导致的部分器官发育不健全的新生儿越来越多,如果新生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处于不足状态,则会增加肺泡功能障碍的危险,患儿主要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等,病情严重者会出现呼吸衰竭的症状,宫内感染是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常见诱因[2]。
高频振荡呼吸机与肺共振的原理比较接近,其具有低通气压力、高频率、小于生理死腔低潮气量等优点,属于新型机械通气方法,在高速流动气体的作用下,弥散和对流都会明显增加,其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快肺组织气体交换速度,并对肺血氧合发挥促进作用,迅速改善患儿低氧血症,以达到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机械通气治疗的治疗目的。与此同时,高频振荡呼吸机可通过较低的气道压力和吸入氧浓度完成气体有效交换,其可有效防止高浓度吸氧导致的慢性肺部疾病及肺气压损伤等不良情况出现。相关文献报道[3],高频振荡呼吸机可显著提高患儿肺容量,缓解右心负荷,改善肺通气血流比例,使肺组织急慢性损伤发生率显著降低。其与常规机械通气的原理明显不同,有利于降低肺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快速缓解患儿临床症状,缩短上机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减轻患儿家庭的经济压力。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治疗后PaO2、PaCO2、FiO及pH、并发症发生率、上机时间、住院时间、费用等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可见新生儿呼吸衰竭采用高频振荡呼吸机治疗,效果显著,其可有效预防并发症,改善肺通气功能和血氧指数,缩短康复时间,值得临床采纳和积极推广。
[1] 姬静璐,李少华.高频振荡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疗,2015,34(18):12-13,16.
[2] 陈长地.高频振荡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疗效[J].医疗装备,2016,29(12):8-9.
[3] 张莉,郑肖瑾,张耀等.高频振荡通气辅助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05(11):87-89.
R859.79+2
A
1672-5018(2017)0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