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书“老高”
2017-09-20湖南高新华
文/湖南·高新华
支书“老高”
文/湖南·高新华
我的老支书高保成,皮肤黝黑、身体壮实、个子矮小,18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虽然大字不识一个,但全大队的人都特别尊重他。因为姓高,大家都亲切地喊他“老高”。
老高家境并不好,兄弟姐妹六个,个个都在农村种地。他养育了五个孩子,个个面黄肌瘦,但他总是接济别人,从来不要求回报。他善待每一个人,全村上上下下家家户户几乎都得到过他的帮助,或物质上的资助,或精神上的鼓励,也正因此,每个人对老高的感情都很深。我也不例外。
1982年,父亲突然身体不适,在我们县医院检查了多次也没得出确切结果,虽然家贫如洗,但家人还是借了钱想带他去省城看看。那时的交通极不方便,我们大队的公路全是黄泥巴路,去县城也是坑坑洼洼的沙子路。记得那时去长沙要转好几趟车,第一站就是到原常德县蔡家岗乡,十几公里路,很不好走。老高派了大队惟一的手扶拖拉机送人。他本来想送我们搭车,奈何人多坐不下,只好再三叮嘱司机要注意安全。也就是从那时候起,老高便走进了我的生活。
父亲检查回来的结果,如晴天霹雳打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癌症晚期。这个在当时很陌生的词,将他折磨得死去活来。医生给的建议是保守治疗,所以父亲住了一个星期院后辗转回家休养。
得知父亲的病情,老高那一刻抹了眼泪。我们兄妹几个,也跟着他蹲在地上哭。然后,他一个个摸摸我们的脑袋,认真地说:“别怕呢,有我在。”在以后的日子里,老高经常来我们家陪父亲聊天,解闷,让他微笑着面对疾病,家里有重活的时候,不用我们吱声,他都会跑来帮忙。看着他并不高大的身影,挑着土的肩膀被压弯了腰的样子,我的心里就会一阵阵疼。我想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像他那样乐于助人,一定要好好地报答他。
那是父亲在世时的最后一个新年,到处都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但我家却格外的冷清,母亲心情不好,又没有钱买年货,连过年都会置办的爆米花也没有。父亲躺在床上,仅以米汤度日,他心情烦躁,动不动就骂人。我们知道父亲时日不多,也尽量依着他,少弄些声响,空气沉默得吓人。那天下午,老高突然来到我家,喜滋滋掏出一个大纸包,将桂花糖一根一根分发到我们手上。那个春节的那根桂花糖,一直留在我记忆的深处,我永远也忘不了那桂花糖甜蜜的香味以及老高带给我们的温暖。临走,他还偷偷背着父亲将五十块钱交到我母亲手里,说父亲时日不多,嘱咐她给父亲买点他想吃的。那时候,我读书的学费一学期才一块五毛钱,五十块钱在农村是很大的数目了,他慷慨资助,我因此更加对他敬佩了几分。
分田到户后,我们家虽然人多,但能干体力活的人太少,老高特意安排人帮我家耕田,经常去我家责任田看看,有虫了叫我们除虫打药,要施肥了提醒我们及时施肥。那时候,打稻机非常难买,他以大队名义向供销合作社打报告解决。拉回打稻机那天,他比自家买的还高兴。
后来,我开始做生意,忙得不可开交,但我每次回家,都会去他家看看,看他需要添置什么东西,就偷偷地买给他。他总是婉拒,说花我的钱他心疼。可是,他却不知道,他对我的影响是多么大。也正因为受他的影响,我学会了帮助他人,资助了好几个学生完成学业,又筹措了一些钱款,建设家乡。老高的善良和无私,已经浸润到我的生命里。
而今,老高已经是近80岁的人了,儿女长年在外,他孤独落寞,我常常回去陪他,听他自豪而快乐地讲过去的那些事情,我就那么静静地听着,眼里时常噙满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