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生“学做工”调查

2017-09-20李春曦

工友 2017年9期
关键词:中职学校企业

文_李春曦

中职学生“学做工”调查

文_李春曦

当前中职教育的效能让人惊叹,他们从企业利益出发,制订出一套套规章制度。这些制度让具备不同头脑心理人格的学生自然分类分流,最终企业能顺利地获取各类型他们需要的人才。

中职学校如何培养工人?“准工人”携带了怎样的思维和观念进入社会并构成“蓝领阶层”的新成员?笔者以华南某个职业学校为例,试图对此进行一番考察。

挑选

五月底,琶洲会展中心的展区相当热闹。小铭被父亲带着,在各个中职学校的展区里穿梭,目光带着些许茫然和焦灼。小铭的学业水平让家长没有底气。

在一个展位上,小铭父亲与招生负责人进行了对话。

铭父:“你们这个专业是学什么的?学生就业包不包分配?”

老师:“现在已经没有包分配这种说法了,我们负责推荐学生去企业参加实习,被推荐的学生一般都能够留在企业。而且我们专业挺不错的,去年的就业率95%。”

铭父:“那多少分能报这学校呢?”

老师:“有初中毕业证就行了。”

铭父:“一年学费是多少啊?能不能推迟交?”

老师:“你们如果是农村户口的,不用交学费,交住宿费就行了,一年900;如果不用住宿,就不用交钱,学费政府减免。”

没有录取分数线,学费减免,就业率高,这几点对于农村户口、靠打工维持一家生计、孩子学业又不好的家庭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诱惑。一天下来,留下联系方式的表格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有意愿就读的家长和学生的信息,在“户籍类别”那一栏上,基本上是清一色的“农村”。

表面上,学生、家长和学校都有双向选择的权利和自由,而事实上,两者都没有,他们选择的对象,必定只会是对方。

学生能选择的,是读这一所中职学校,还是读另一所中职学校。像小铭这样的家庭,家长对社会各行业的了解相当欠缺。他们对行业、专业的了解,无非来自三个渠道:自己的经验,亲友的介绍,以及在学校专业展示会上得到的信息。这三个渠道信息的可靠程度是递减的。学生或许没有意识到,当他们走进会场的时候,就已经选择了一条与产业工人相同或相似的职业发展之路。

对于校方,能选择的,是这个学业不佳的农村户口学生,还是另一个。这些学生的水平、成长环境、个人能力、家庭情况都很相似,有利于后续教育的展开,因而中职学校不会遇到像普通小学、初中学校因学生水平素质参差不齐,教学方法难以选择的烦恼。

学生进校之后,工匠生产的第一步——挑选“原材料”工作就完成了。接下来三年的时间,这些“原材料”将被打磨制造成一个个合格的工匠成品,送到各企业、各工作岗位之上。

分类

一次主题班会课上,有一个不记名调查。

你觉得学校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属于:

A、完全多余,没事找事,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一点好处也没有;

B、虽然有时觉得很烦,但学校也没办法,不这样,学校就乱套了;

C、虽然不人性化,但这些制度和企业的制度相吻合,早点适应就能早点适应企业的要求;

D、就应该有这样的制度,应该不打半点折扣地执行;

E、其他(请说明)。

调查结果是有将近85%的学生把答案选在B和C,其中选B的比选C的要多。无论选B还是C,学生们都认为,这些制度说到底是代表着现在的学校和将来的企业的利益,而他们要为这些利益压抑自我。

由此,学生基本上分为三类。

第一类学生占了学生人数的大部分。他们表面上执行着这些条条框框,但被压抑的自我总得找一个宣泄的渠道,于是他们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来宣泄。

早读时,他们会带着学校三令五申不能带回的早餐;理论课上,他们要么不理会老师,要么集体起哄。这类学生到了企业实习,也会延续在学校那种与权威对抗的做法,虽然手法更隐蔽。毕业之后,在企业中,他们是工作在一线的技术蓝领。

第二类学生占比较小的一部分,他们认真执行着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于权威的压抑,他们在心理上尽力合理化,并且加入各种各样的学生管理组织,通过在这些官方的学生管理组织中任职来让自己成为权威和制度的一部分。

这类学生通常看不起第一种学生,认为他们是来“混日子”、“搞破坏”的。一旦他们发觉被管理学生有违纪行为,会毫不犹豫地制止。

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都比较喜欢这类学生,他们的存在让基层的管理工作变得容易一些。他们和被管理的学生是同龄人,也是同学,手头上掌握着一些更高层次管理者不容易掌握的信息。

这类学生,他们的履历会被写得相当漂亮,企业也很乐于接纳。在毕业数年内能走上基层领导岗位(如小组长)的,基本上都是这类学生。

第三类学生数量也不多。他们既不愿意像第一类学生那样直接与权威对抗,也不会像第二类学生那样成为学校管理权威的一部分。他们的家长多半是一些在单位里技术比较好的职工,自小他们就被灌输一种“掌握一门技术,到哪里都会有饭吃,饿不死”的思想。他们懂得掌握一门技术的重要性。

和第二类学生不同,第三类学生会通过另一种方法,来建立一条价值链条。他们会加入学校各种兴趣社团,从传统的合唱团、管乐团,到摄影、摄像,再到现在流行的街舞、创客……这些学生在学业上可能并不十分优异(保持中等偏上的水平),但在兴趣领域之内却有着十分优异的表现。

在企业中,这类学生通常是企业的技术骨干。

当前中职教育的效能让人惊叹,他们从企业利益出发,制订出一套套规章制度。这些制度让具备不同头脑心理人格的学生自然分类分流,最终企业能顺利地获取各类型他们需要的人才。

学做工

经过多轮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工学一体化”、“有效教学”的教学改革,现在的中职教学无论从形式、方法上都跟前几年有了重大区别。学生手上的课本,从原来的“教材”变成了“学材”。将来学生在企业上可能碰到的工作,被分解成一个个工作任务,而工作任务的详细完成步骤在“学材”当中一一列出。通过实训课程,学生会反复执行从而掌握;而以前在教材中出现的理论知识,在“学材”中被大量压缩。其原因无非两方面:

一方面,学生对于概念定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公式推导、数据演算等知识有着刻骨铭心的恐惧。另一方面,对于企业来说,中职学生的岗位是技术蓝领和基层的管理人员。这些知识他们用不上,只有在进一步了解技术的核心时,才用得上。

在中职学校,每一个工艺流程都被明晰地写出来。曾经有人拿着“这样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来试图改变这种教学方式,然而多次调查发现,企业需要的员工是以严格遵守生产操作流程作为第一要务,这个要求最大地体现了企业的利益要求。

当然,除了为企业培养合格的工人外,中职学校也在不断摸索职业教育的改革之路,以培养真正具有工匠精神的工人。如何培养出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是一个宏大的课题。

猜你喜欢

中职学校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学校推介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