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OPD合并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2017-09-20刘芳唐婷玉杜坚宗钦光跃

浙江医学 2017年17期
关键词:吸入性性肺炎影像学

刘芳 唐婷玉 杜坚宗 钦光跃

●诊治分析

COPD合并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刘芳 唐婷玉 杜坚宗 钦光跃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征,以期为预防、治疗此类人群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临床确诊的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吸入性肺炎者53例(吸入性肺炎组),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者54例(CAP组),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结果 与CAP组相比,吸入性肺炎组平均年龄较大,BMI降低,肺炎严重指数升高,平均住院时间更长,合并骨折、机械通气、神经系统疾病(脑梗死、老年痴呆、帕金森病等)的比例增高(均P<0.01)。两组患者外周血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RBC、Hb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吸入性肺炎组白蛋白水平低于CAP组(P<0.01)。两组患者肺部影像学表现类似,在肺部炎症部位及胸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应加强COPD人群中吸入性肺炎的早期诊断,密切监测高龄患者病情,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吸入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 临床特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世界三大致死疾病之一,其以渐进性不完全可逆的慢性气流受限为特征,并与吸烟或吸入有害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慢性气道炎症有关。COPD急性加重是疾病进展的表现,COPD患者在急性加重后健康状态会明显恶化甚至丧失劳动力。导致COPD急性加重的病因50%是下呼吸道感染。吸入性肺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炎,是指口腔分泌物、食物或胃内容物及其他刺激物质所致的肺实质炎症。COPD患者因长期呼吸疲劳、肺功能下降及合并吞咽功能障碍、呛咳等误吸高危因素,容易合并出现吸入性肺炎。目前对于COPD合并吸入性肺炎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分析COPD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期为预防、治疗此类人群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提供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呼吸科确诊、资料完整的COPD患者107例,其中男85例,女22例,年龄55~98(81.33±8.28)岁。其中合并吸入性肺炎53例(吸入性肺炎组),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54例(CAP组)。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COPD诊断标准[1];CAP的诊断参考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1999年制订的CAP诊断标准[2];吸入性肺炎的入选标准除满足上述CAP诊断标准外,主要基于临床特点:有明显误吸史;进食呛咳或呕吐后呛咳或痰中混有食物残渣;存在误吸的高危因素,如有吞咽功能障碍、脑卒中等情况。

1.2 方法 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白蛋白等)、胸部CT结果、BMI、肺炎严重指数(PSI),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特点比较 见表1。

由表1可见,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吸烟、饮酒及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及心房颤动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CAP组相比,吸入性肺炎组患者平均年龄较大,BMI降低,PSI值升高,平均住院时间更长,合并骨折、机械通气、神经系统疾病(脑梗死、老年痴呆、帕金森病等)的比例增高(均P<0.01)。

2.2 两组患者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比较 见表2、3。

由表2、3可见,两组外周血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RBC、Hb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吸入性肺炎组白蛋白水平低于CAP组(P<0.01)。两组患者肺部影像学表现类似,在肺部炎症部位及胸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特点比较[例(%)]

表2 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表3 两组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比较[例(%)]

3 讨论

吸入性肺炎被认为是CAP的一个独立表型。目前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通常指口腔分泌物、食物或胃内容物及其他刺激物质所致的肺实质炎症[3]。国外有报道显示,健康老年人(年龄>80岁)100%存在吞咽功能和咳嗽反射的减退,年龄是误吸的独立危险因素[4]。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高龄老年人的不断增加,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COPD是呼吸道的常见病,多为老年人,因肺功能和免疫功能的下降,合并吞咽功能障碍、呛咳等误吸高危因素,容易合并出现吸入性肺炎[5-7]。研究表明,COPD患者合并吸入性肺炎与更高的短期病死率相关,因此有必要提高对COPD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的研究,以期为更有效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目前认为吸人性肺炎与吞咽困难及咳嗽反射减弱密切相关。老年人因喉腔黏膜萎缩、变薄,喉的感觉减退,咽缩肌活动减弱,易产生吞咽障碍及咳嗽反射减弱,且多合并多种慢性疾病,故老年吸人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常不典型,一旦发生,病情进展快,易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高。本研究通过比较COPD合并吸入性肺炎与合并CAP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与CAP组相比,COPD合并吸入性肺炎组的患者年龄更高,BMI更低,病情更为严重,机械通气的发生率更高,住院时间更长。

老年患者易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如老年人常见的胃食管反流等胃动力性疾病已被证实在吸入性肺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吞咽功能及上呼吸道保护机制的异常所导致的口咽部误吸,是吸入性肺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引起老年人吞咽困难最常见的原因是神经系统的疾病,包括痴呆、帕金森病、脑卒中等。此外,临床上对于吞咽障碍性吸入性肺炎最常见的处理措施是进行管饲,能够明显减轻呛咳,治疗急性误吸,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也是肠外营养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管饲最大的并发症就是误吸,鼻胃管被认为是可预测吸入的18个危险因素中预测强度第3的危险因素[8]。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大多都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慢性基础疾病,吸入性肺炎组患者合并机械通气、骨折、神经系统疾病(脑梗死、老年痴呆、帕金森等)的比例明显高于CAP组,而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CAP组。然而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首先,未能对两组患者血气情况及气流限制的程度进行研究;其次,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且纳入的样本数较少,所得结论可能需进一步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总结COPD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从而提高对COPD人群中发生吸入性肺炎的认识,做好临床预防工作,做到及早诊断、及时给予最恰当的治疗,有效延缓病情进展,改善预后,进一步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1]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 255-264.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4):199-201.

[3]高坤,徐琪,章邱东.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和防治对策[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3):448-449.

[4]Poch D S.Diag nostic strateg ies for healthcare-associated Pneumonia[J].Seminars in Respiratory&CriticalCare Medicine,2009, 30(1):36-45.

[5]金金,孙铁英,李燕明.老年人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19,28(5):434-437.

[6]Schind er J S,Kelly J H.Swallowing disord ers in the eld erly[J]. Laryng oscop e,2002,112(4):589-602.

[7]汪晔,俞计明,潘银芳.吸入性肺炎60例临床诊治分析[J].浙江医学, 2016,38(6):418-420.

[8]Lang more S E,skarup skiK A,Park P S,etal.Pred ictors of Aspiration p neumonia in nursing home resid ents[J].Dysp hag ia,2002, 17(4):298-307.

10.12056/j.issn.1006-2785.2017.39.17.2017-1032

310030杭州,浙江医院呼吸内科

刘芳,E-mail:liufangzju@126.com

猜你喜欢

吸入性性肺炎影像学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喘憋性肺炎婴幼儿血清维生素A、D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别让吸入性肺炎伤害到您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探讨老年吸入性肺炎和非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
强化口腔护理在预防ICU昏迷病人并发坠积性肺炎中的应用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