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波女人与“宁波帮”

2017-09-19郭梅

文学港 2017年8期
关键词:郑氏妈祖礼堂

郭梅

也许,不少和我差不多年龄的浙江女人小时候都经常听长辈说起老凤祥银楼和红帮裁缝,比如,我的外祖母就曾不止一次提到当年她出嫁时候的首饰是老凤祥的,婚礼上的旗袍也由红帮裁缝量身定制。她希望我出嫁时也能穿上红帮裁缝做的旗袍,戴上老凤祥的新款首饰,因为母亲在“文革”中成婚,一切“革命化”,给老人家留下了不小的遗憾。于是,我很小就知道老凤祥的金戒指、手镯项链,加上红帮裁缝精工细作的系列旗袍,是当年最流行的新娘子的“标配”——长大后,我才知道老凤祥和红帮裁缝都出自“宁波帮”。

说起我国历史上的著名商帮,一般人马上想到的是徽商和晋商,其实,尤其是近现代以来,甬商即“宁波帮”最是不容小觑——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商人都涌向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形成商帮。当时较著名的有“广帮”“徽帮”“闽帮”等,但其中有些商帮后来逐步衰落,销声匿迹,而“宁波帮”则历久不衰,不断发展壮大,尤其是在港、澳、台等地的“宁波帮”企业家更是举世闻名,如邵逸夫、包玉刚等,妇孺皆知。正如江南靖士《宁波帮》诗云:“多俊生东浙,去来天下通。帮帮经济竞,代代绩荣隆。捐献酬孙总,称扬忆邓公。综先览陈展,志作岂人同!”(《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诗稿》)。

四十余年前,刚到学龄的我穿着军装式的上衣,背着军用书包,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是工农兵学员,乡音很重,一直将“暖”读成“奶”。外祖母和母亲便强调要我以《新华字典》为师,还有,要多讀课本以外的书。当时,我能得到的课外读物,只有从母亲单位图书馆借的《大刀记》和《鲁迅选集》。外祖母每日替我仔细浆洗衣物,强调“女小囡一定要仪容端洁”,还经常在我做完作业后说一句:“阿囡啊,其实这世界上最好看的书,还是《红楼梦》。我从前有商务印书馆出的《红楼梦》,版本交关好,可惜抄家抄没啦。”当然,当年小小的我并不清楚,商务印书馆是“宁波产”,而我常用的“英雄”墨水,也是“宁波帮”的金字商标、拳头产品。当时的我更不知道自己长大后会喜欢上一个笔名叫高阳的作家,他的笔下动不动就出现的京师“四大恒”银号也是“宁波帮”商人兴办的——清康熙中叶,甬商郑世昌在北京东四大街开设“四恒银号”。据陈夔龙《梦蕉亭杂记》记载:“四恒者,恒兴、恒利、恒和、恒源,均系甬商经纪,开设京都已有二百余年,信用最著,流通亦广。”

丙申仲秋,一个细雨淅淅沥沥的傍晚,我信步徜徉在镇海郑氏十七房的雨巷,在在是景,在在人心——虽然是第一次来,但江南旧族的老房子,分明是自幼便熟稔的,仿佛儿时在这儿的天井里与小姐妹捉过迷藏、跳过牛皮筋,而在长巷子的拐角处,还分明曾因走得太急而撞伤过额角,或者被突然跳将出来的调皮的小伙伴吓到过。墙角隐约的苔痕、窗边摇曳的花影,还有大水缸里游弋不停的小金鱼们,都在告诉我,这,是戴望舒的《雨巷》,是我儿时奔跑玩耍的老宅,也是几回回在梦中归去的故园。它,很江南,很乡愁。

郑氏十七房的马头墙颇高峻,有四到五阶,层叠起伏,给静态的墙体增添了动态的张力,创造了万马奔腾的艺术效果,隐喻十七房宗族生气勃勃,兴旺发达,也是郑氏望族的标志。高高的马头墙既有效抵挡了浙东的台风,也彰显了家族的显赫荣光——

七百多年前的南宋中晚期,一只乌篷船自京杭大运河南下,送来了十七房郑氏家族的始祖——靖侯公。当时的中原战火纷飞,靖侯公为避战乱,从河南荥阳举家南迁,定居镇海。传到第六世孙郑鍷时,分居到了现在的十七房村。因东沧公郑鍷排行十七,渐渐地,其宅第被唤作十七房。

郑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郑国,其王室国灭后仍以郑为姓,以故地荥阳为郡望,东汉末年逐渐发展为高门望族。历经变迁入唐之后,郑姓仍为北方的著名士族,与博陵崔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并称。后因科举制的实行,影响逐渐衰落,但仍为天下郑氏中最为显赫的一支。南迁镇海的郑氏一族儒商并重,子孙世代习文求儒。据统计,十七房曾出举人三人、贡生十七人、庠生二十六人,“父子登科”“进士及第”“文魁”等匾额光耀着十七房的门楣。同时,十七房还是著名的商帮望族,是“宁波帮”的发祥地之一,创造了“四恒银号”“老凤祥银楼”“全盛信局”等中华老字号。他们中,有捐田百亩、捐款百万的二品红顶商人郑勋,有晚清最大的全盛民信局创办人郑景丰,有我国冷冻业的创始人郑芳正,也有上海墨水厂的创始人郑尊法。

和我们熟知的徽商、晋商一样,郑氏一族的男人们出外闯荡商海,女人则留守在家,赡养老人,教育孩子,料理家务,支持男人安心创业打拼,为“宁波帮”的赫赫威名作出了自己不可磨灭的贡献。也许正因如此,她们也为自己赢得了一点尊重和权利——在女性地位十分低下的封建时代,为女人建立祠堂的家族极其罕见,全国目前尚存的女祠极少,最著名的除了安徽歙县棠樾村的“清懿堂”,就是郑氏十七房的女祠“洽礼堂”了。

清懿堂女祠建于清嘉庆十年(1805),为棠樾村大盐商鲍氏二十四世祖鲍启运所创建,藉以纪念为徽商的辉煌同样作出牺牲和贡献的鲍氏妇女。“清懿堂”三字巨匾高悬在享堂照壁正中,出自书法家鲍珍之手,另一块“贞烈两全”横匾则是曾国藩所书。

洽礼堂建于光绪七年(1881)。郑氏十四世祖郑开成在苏州、南京、开封—带经商发迹,他与儿子先后去世,留下万贯家财,和妻子戴恭人婆媳和孙女三个孤凄的女人。戴恭人看到本族的大宗祠中只有男祠,便大胆提出由自己出资兴建一座女祠,专为祭祀族中女人之用。郑氏家族颇为开明,她的想法得到了族人的支持。于是,戴恭人委托族侄郑传澜承办,在宗祠后院空地建造郑氏女祠洽礼堂及厢房若干间,并助祭祀田若干亩。从此,郑氏女眷有了自己的祠堂,也是全国唯一的女性在世时就能进去的女祠。

值得强调的是,在洽礼堂之前,我国未曾有过由女人出资建造且专供女人使用的祠堂。镇海郑氏十七房的洽礼堂,是首个由族中女陛自主出资建造,专供女性祭祀、活动和商议族中大事的场所。它不仅在建筑规模上与其男祠“通德堂”完全一致,而且朝向也一致。同时,它还是首个允许女性进入并参与宗族大事的祠堂,在宗祠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模式等文化内容上也与男祠并无二致。本族女子还可以在这里读书识字、学习礼仪、练习女红、看戏听书,甚至组织游乐活动,等等,体现了郑氏十七房超前的男女平等意识和尊重女性的文化传统。endprint

洽礼堂正厅挂有“松龄柏节”匾额,两侧楹联云:“赐圣旨遵载礼钦崇祀典,敬懿德重恭宗永荐馨香”。正厅前挂有“洽礼堂”大匾,两侧庭柱上联日:“虎啸天下男皆鼎柱,凤鸣人间女亦立祠”。正厅左手侧廳堂悬“宝婺长辉”横匾,两侧联日:“日月万里荥阳遗梦三干郡,风雨百年灵绪留芳十七房”。正厅右手侧厅堂悬有“懿德贞静”横匾,此匾前面又有匾额“名播秦关”,侧面墙壁上的匾额是“眉寿永年”,两侧亦有联云:“北望中原关山阵阵荥阳梦,南临吴越甬水滔滔镇海潮”。堂中还有“苦节可贞”“清懿式瞻”“竹猗娥江”“澄粹资灵”等匾额,展示着郑氏女性的嘉德懿行。

于是,想起一句俗语:教育好一个女孩,就是教育了一个民族,因为,女孩是将来的母亲!那么,在郑氏十七房,我们可以说,一个重视女性的家族,才是有前途的家族。而“宁波帮”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其相对开明、开放的女性观应该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宁波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其妈祖信仰其实也从一个特殊的侧面体现了“宁波帮”的女性观——位于宁波市区三江口东岸的庆安会馆又称“甬东天后宫”,建成于咸丰三年(1853),由甬埠北洋船商捐资建造,既是祭祀天后妈祖的殿堂,又是行业聚会的场所,系我国八大天后宫和七大会馆之一,宫馆合一,非常独特。

“宁波帮”出海经商,需祈求海神护佑。现代人一般只知道福建沿海地区和东南亚对妈祖很是信奉,妈祖信俗也由此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妈祖从地方出申祗变成全国性的保护神,宁波居功厥伟——宋王朝和高丽交往密切,宋徽宗下旨在宁波打造船队,远访高丽。船队在归途中忽遇暴风雨,船翻人亡,只有一艘船安然无恙。这条船上有四根重达数吨的龙凤石柱,被悬装在帆船的船舷外侧,用绳索固定。船上的人认为是妈祖显灵,保佑他们平安,便将此事上奏朝廷。于是宋徽宗立即册封妈祖,并在三江口搭起戏台连唱三天酬神大戏,从此妈祖成为国家级的“海神”。如今,这四根龙凤柱依旧屹立于庆安会馆内。

众所周知,妈祖林默娘本是宋代一个普普通通的民女,聪明能干,乐于助人,集真善美于一身,更重要的是她具有自我牺牲的奉献精神。这样的女性其实本身便是符合中华民族女性美德定义最高标准的典范,而在徽商、甬商背后默默奉献的一代又一代女人们,不就是一个又一个的林默娘么?郑氏十七房的女人们自然也在其中。

庆安会馆坐东朝西,规模宏大,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沿中轴线有宫门、仪门、前戏台、大殿、后戏台、后殿、前后厢房等建筑。建筑装饰采用砖雕、石雕和朱金木雕等宁波传统工艺,十分精美,堪称宁波近代地方工艺之杰作。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馆内设置罕见的双戏台,前戏台用来祭祀妈祖,后戏台则是船帮同行与官员们娱乐休息之所。戏台上有一副对联云:“海上灵趋情移水仙操,房中乐奏节协寿人歌”,上联讲妈祖显神通,下联说世事如戏,看戏人常为剧中人,仔细读来,便倍觉颇耐寻味。只可惜,当年郑氏十七房的女人们,怕是没有机会在这个台下看戏的——离开庆安会馆时,我回头再看一眼精巧实用的古戏台,悄悄叹了口气。endprint

猜你喜欢

郑氏妈祖礼堂
湄洲妈祖已分灵全球47个国家和地区
湄洲妈祖已分灵全球47个国家和地区
江南传统家训的历史传承与当代价值研究
《郑氏规范》中的家庭伦理及其影响
郑氏富贵黄金屋
普通礼堂建声环境的技术改造
全国最美的10所高校礼堂
一声雷响
Dr.Martin Luther King Day马丁·路德·金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