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09-19俞纯彦

美文 2017年18期
关键词:糖人法度小推车

俞纯彦

不禁想到画糖人。

印象里,糖人总是出现在有关于京城庙会的描述中。热热闹闹的新春佳节里头,赶一赶庙会沾点儿喜气。一众人围着一辆小推车,糖人师傅娴熟地将棕黄色的糖料用小勺舀起,在石板上浇出线条,组成图案。生在南方的我不常看见卖糖人的小推车,但是一有机会也仔细瞧过糖人师傅的手艺。眼到手亦到,一气呵成。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一回事儿,一个栩栩如生的造型,已经用竹签粘好送到眼前来。

百度百科里介绍道:“由于糖料的流动性,即使相同的形象,亦不会出现雷同的造型。民间艺人在长期实践掌握了糖料的特性,同时根据操作的特点,在造型上多施以饱满、匀称的线条,从而形成了独有的风格样式,给人以美的享受。”

正如斯格制作玻璃制品一般,糖人的制作大抵也是如此吧。当把糖料舀起,准备在那石板上“泼墨”时的心情,也就像拆开圣诞礼物前的那一份对未知的期待一样。手一提一放,一挥一洒,刻意或是随意,提放挥洒间,便又是一件艺术品。画糖人这件事,永远都是充满未知的,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它对糖人师傅的眼手功夫要求很高,关键又是在一瞬间。手一抖,一斜,或许就偏了原来预想的模样,但又可以恰巧顺着这错误下去,再一抖,一斜,又創造出另一番艺术形象,正所谓“将错就错”。这是创造,一个属于手艺人的创造。或者升华一些,这能不能算是小小程度上的创新呢?

其实说到创新,离平日里生活近一点的,还是民间艺术,就像画糖人一样。在我们身边亲切地存在着,也亲切地创造着。尽管有时,我们未必能正确地定义创新的意义。

《门雕神匠高应美》中讲高应美,是晚清的一位木匠,他以刀削斧斫下的木渣计工钱。从光绪末年直到去世,他完成的作品仅只三四件,还有一两件下落不明,传闻高价藏入他国博物馆。他雕门,一雕十几年。雕小新村三圣宫的格子门,花了十七年。他不急,一刀一斧,用尽功力,一刻就是十七个春秋。一百四十九个人物,形态各异,他就用他的手,生生雕出了一百四十九个栩栩如生。他学不会创新,依旧按着旧时代的内心法度生活,今天雕上一小会儿,先听个小曲儿,喝个小酒,明天再接着雕,时间在他眼里根本不是什么要紧事。他的做法无疑是旧式的,他的做法也无疑是精致的。不过,这样的人,结局如何呢?最后眼瞎了,饿死了。他生活在怎样的一个时代呢?一个人们开始追求效益,精简时间的时代,时代的潮流已经慢慢偏向天平的“效率”一端,时间不等人的概念逐渐深入了晚清人的心。当然,那个时代的门,应该没有一扇到今天还能像出自他手的一般精美、完好。

时代不会等人。当时代改变了,时代创新了,人们渐渐崇尚时间就是金钱,认为浪费一秒就会落后的时候,高应美他依然遵循着内心的法度生活。难道时代整体观念的进步不是进步,不是创新吗?不,是的。难道高应美的做法就是逆着时代潮流,不创新所以注定是错的?不,不是的。

所以啊,我们应该怀着画糖人一样的心情向一切未知的事物发声,因为前方未知,所以会有期待,会有创新的余地。那么像高应美一样勇敢地不迎合世俗去面向未来,就一定不可取吗?创新生来好像就被赋予了褒义词的功能,倘若没有创新却精致地活着,也许不一定会像他一样被世俗淘汰,但是你想,漫长的岁月,如果前方不存在着值得等待的事物,还有什么价值呢?endprint

猜你喜欢

糖人法度小推车
糖人张
一种运送蓝宝石方砖小推车的设计及使用
你腿脚好
畏法度与能自律
浅论RFID在连锁超市的应用
浅论RFID在连锁超市的应用
多元性解读文本要有“法度”
棉花糖
吹糖人
一花引来百花开姹紫嫣红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