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政策促进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业恢复发展

2017-09-19周冬虹马晓会

中国粮食经济 2017年9期
关键词:深加工吉林省玉米

文/周冬虹 马晓会

产业政策促进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业恢复发展

文/周冬虹 马晓会

玉米是世界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三大主要粮食品种之一,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35%。吉林省位于“黄金玉米带”,地处“黑土地之乡”,生产条件得天独厚,适宜大面积连作,玉米产量高、品质好。正常年景下,玉米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75%以上,最高可达88%。吉林省玉米平均容重700克以上,二等以上占80%,角质率80%,口感纯正,营养丰富。黄曲霉毒素B1和农药残留未检出,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铅、铝、镉等重金属未检出或远低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限量。四平市和公主岭市分别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中国优质玉米之都”和“中国玉米之乡”称号。

加工是玉米产业链条延伸的最高层次,增值的最大环节。多年来,玉米深加工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卖粮难”、国家储粮难和种玉米增产不增收等问题,提升了玉米购销价格和综合效益,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了吉林省玉米产量不断提高,起到了“蓄水池”、“稳定器”的重要作用。虽然省内深加工玉米消费量逐年提高,但销往省外玉米数量保持稳定。2004年以来,吉林省每年销往省外的玉米数量基本仍保持在1200万吨左右。此外,每年还有大量的玉米深加工产品销往省外,相当于间接地销出了玉米,减少了有关产品进口,更好地保证了国家粮食安全。

一、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现状

目前,玉米深加工已成为吉林省的支柱产业之一和主要经济增长点,在吉林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渐突出,带动作用日趋明显。随着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企业结构方面,省内一些规模较小、技术落后、高能耗的中小企业已被淘汰或重组,目前全省规模以上玉米深加工企业24户(大成集团4户企业单独核算),其中:央企4户、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8户、民营企业11户、外资企业1户;现有9户企业停产,停产产能260万吨,占全省产能的17.4%。全省玉米深加工产能1490万吨,占全国的17.5%,继山东之后,居全国第二位。企业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一批年加工玉米60万吨以上的大型现代企业脱颖而出,有的已进入世界同行业的前列。长春大成集团2011年加工玉米能力达到350万吨,综合加工能力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其赖氨酸菌种之优、工艺设备之新、生产规模之大,均为世界之最,多项技术工艺获国内、国际专利。吉林燃料乙醇公司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均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世界先进水平。吉林梅河阜康公司的玉米食用酒精产量为亚洲第一。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给这些大企业提供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并已逐步成为我国玉米深加工行业的主体。在产品结构方面,由传统的初加工产品向深加工产品扩展。玉米制氨基酸、聚乳酸、化工醇以及玉米秸秆制糖、制丁醇等技术国内领先,主要产品共有淀粉、酒精、发酵制品、化工醇4大系列,30多个品种,用于食品、饲料的产品占85%以上。淀粉产品比例减少,变性淀粉、淀粉糖、各种氨基酸、有机酸、化工醇等深加工产品的比重不断扩大,变性淀粉、赖氨酸、化工醇、食用酒精等产品产量均居全国首位,玉米加工产业链逐步延伸。

二、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近年来,玉米深加工企业亏损加大,行业低迷有诸多原因:市场因素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深加工产能过剩、产成品市场需求不旺,价格持续低迷;企业自身因素部分产品产能过剩、财务成本高、技术落后、自主创新和转型发展能力弱、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深加工产业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转型升级的压力还很大,产业链条短、产品层次低、抗风险能力弱等矛盾和问题依然突出。企业面临的最直接问题是:玉米价格倒挂导致原料成本过高。一是东北与中原地区价格倒挂。与中原企业相比,吉林省企业在原料采购成本、产成品销售成本等方面均处于明显劣势。二是国内国际价格倒挂。近几年,国际玉米价格始终低于国内,美国玉米到我国口岸完税价低于吉林省临储玉米收购价格。三是原粮与产成品价格倒挂。由于国内玉米市场价格连续性下跌,淀粉、酒精等玉米深加工产成品价格也随之下行,即使有补贴,企业加工玉米仍然亏损。

三、政府对玉米深加工企业的有关扶持政策

为了缓解玉米深加工产业的运行压力,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一)给予玉米深加工企业临时性补贴。2014年以来,针对企业发展受阻、行业持续低迷的状况,国家和省内先后出台了加工补贴、竞购临储玉米配套补贴和自购加工补贴等政策。吉林省政府适时动用省级储备玉米借给深加工企业,解决企业用粮问题。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深加工企业多收购、多加工、多建库存,促进就地加工转化。受补贴政策支撑,玉米深加工企业能够正常维持生产经营,在全行业普遍亏损的情况下,企业仍保持较高的开工率和市场占有率。2016年,在产15户企业开工率达到98%以上,共加工转化玉米1030.6万吨,完成产值240.8亿元,当年扭亏增盈4.71亿元。

(二)推进龙头企业改制重组。

注资15亿元以省交通投资集团为主体对长春大成集团进行改制,使一度陷入停产的大成集团迅速恢复生产;同时省政府通过股权并购、资产划拨等方式,支持吉林省酒精集团股权重组5户酒精企业,整合酒精产能130万吨。

(三)加强技改,支持企业开展研发。共支持玉米深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和老厂区搬迁改造项目19个。拨付财政资金重点支持建设吉林中粮生化等4个玉米产业省级中试中心;拨付专项资金支持玉米深加工产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化项目37项,高光纯L-乳酸、异山梨醇、医药中间体等一批科研项目已完成小试或中试。

(四)恢复玉米深加工商品出口退税政策。2016年8月19日,财政部下发《关于恢复玉米深加工产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决定自2016年9月1日起,将玉米淀粉、赖氨酸、未改性乙醇(浓度>=80%)等玉米深加工产品的增值税出口退税率恢复至13%(该政策在2015年全年期间一直执行,并于2015年年底结束)。整体来看,玉米深加工商品出口退税政策的恢复有利于玉米淀粉企业产品出口,能够提高玉米消耗量,有利于吉林省玉米转化,促进玉米去库存。

(五)扩大燃料乙醇产能。

国家扩大燃料乙醇应用的政策正在组织实施。国家能源局已确定扩大全国燃料乙醇生产能力,新增产能重点释放东北地区现有闲置酒精产能,支持10万吨以上纤维素燃料乙醇发展。

目前,2014年产临储玉米正在组织拍卖出库,市场化定价背景下,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企业获得大量相对低价粮源。从成交情况来看,多数标的底价成交,用粮企业参与竞拍的积极性从6月份疯狂抢购超期储存和席茓囤储存玉米的氛围下回归理性。随着玉米价格开始随行就市,市场上下游关系逐步理顺,玉米加工规模不断扩大,受政策支撑,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企业在行业低迷的情况下保持了稳定的开工率和市场占有率。据吉林省粮食局调度,2017年1~5月,吉林省24户玉米深加工企业中有15户企业生产运行,加工转化玉米496.7万吨,同比增长20%;完成产值104亿元,同比增长12.3%;实现利税15.3亿元,比上年增加14.7亿元,深加工产业得到恢复性发展。

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考虑

自去年国家取消玉米临储政策后,玉米原料价高已不再是玉米产业的主要制约因素。当前,吉林省要统筹农业现代化和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加快玉米深加工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突出优化产能、泄库存和处置“僵尸”企业,突出产业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增加产业有效供给,创造新的消费需求,稳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一是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有效盘活闲置产能。促进中粮集团等央企兼并重组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支持吉林省酒精集团加快对酒精行业停产企业的兼并重组。二是以现有酒精企业为主体,加快推动转产燃料乙醇。三是以生物化工材料为主攻方向,推动玉米深加工产业迈上中高端。加快推进聚乳酸、生物乙烯、生物聚酯、生物PX、生物基聚酰胺56、淀粉绿色轮胎功能材料等生物化工材料产业化和重大项目建设。促进玉米深加工产业与化工、轻纺、汽车、轨道客车等产业融合发展。四是统筹开发和生产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超前抢占市场竞争制高点。加快开发生产结晶果糖、异山梨醇、生物基聚碳酸酯、高端变性淀粉、药用辅料、聚乳酸医用材料、精氨酸、色氨酸、1,3-丙二醇、医药基赖氨酸、聚赖氨酸、琥珀酸、微生物多糖等新产品。五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着力解决产业发展技术支撑问题。

总之,应充分发挥吉林省黑土地和地处黄金玉米带的生长环境优势,抓住国家支持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中原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向东北转移的机遇,坚决遏制酒精、淀粉传统过剩产能,加快建设功能性食品添加剂、生物基化工原料、材料优势产能,重振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进一步巩固领先优势地位。

(作者单位:吉林省粮食局)

猜你喜欢

深加工吉林省玉米
收玉米啦!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桃果深加工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3月份吉林省原煤产量89.67万t 同比下降11.19%
2月份吉林省原煤产量53.67万t 同比下降49.92%
我的玉米送给你
杨凌:双创“沃土”铺就特色扶贫路 深加工让土特农产品大放异彩
亚热带水果深加工技术获突破
柿子深加工助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