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生命起点打造健康中国

2017-09-19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健康司副司长

中国卫生 2017年9期
关键词:妇幼妇女儿童妇幼保健

文/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健康司副司长 宋 莉

当下,正值全国上下为建设“健康中国”战略和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共同奋进。新的生命是民族的未来,作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一环,我国的妇幼健康事业正在面临诸多新形势。

以较低成本和投入取得较高绩效

当前我国的妇幼健康事业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具体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妇幼健康公平性和可及性不断改善、妇女儿童重大健康问题不断得到解决、妇幼健康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在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方面,我国的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在不断提高。妇女儿童死亡率和人均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整个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过去的25年间,我国的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且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孕产妇死亡率从1990年的89.0/10万下降到2016年的19.9/10万,降幅约80%;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从1991年的50.2‰和61.0‰下降到 2016年的7.5‰和10.2‰,降幅均达80%以上。经过我国多年的努力,包括我国多年来实施的一系列健康项目和重大规划目标,我国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发展目标,在全球被列为10个妇幼健康高绩效的国家。

尤其是随着新一轮医改的不断推进,我国在妇幼健康领域的公平性也在不断完善。我国针对妇女儿童的重要健康问题实施了多项重大项目,比如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就是为妇女儿童构建了很好的健康保障网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普遍开展体现了我国妇幼健康工作“保基本、广覆盖”的工作理念;重大妇幼卫生服务项目的深入实施则体现了我国妇幼健康工作“抓重点、解难点”的工作理念。

此外,我国的妇幼健康问题不断得到解决:通过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我国产妇住院分娩率从90年代的50%提高到当前的99.7%;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则有效控制了新生儿神经管缺陷的发生率;国家卫生计生委和财政部共同出资14亿元专项资金,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覆盖全国所有县、区、市,极大地控制了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等母婴传播疾病的发生。

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方面,具有中国特色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正在不断建立健全。目前,全国各省、市、县均有至少一家政府机构主办的妇幼保健机构,各地正向着打造妇幼项目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不断迈进,多地均实现了包括妇幼保健机构、妇产医院、儿童医院等妇幼健康资源的整合,即在一家机构内,实现所有妇女儿童健康机构的整合,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妇幼健康服务体系以妇幼保健机构为核心,横向联合,上下联动,共同来维护好妇女儿童健康。可以说,长期以来各省、市、县的三级妇幼保健机构是天然的医联体,参照国家当前对医联体工作开展的指导意见,下一步各省、市、县三级妇幼保健机构应探索开展紧密型医联体,实现发展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

妇幼健康事业与改革创新紧密相连

去年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这必将推进卫生与健康治理方面发生重大转变。

具体来说,将有3个方面的转变:首先,健康工作将从卫生行业单打独斗向各部门联合转变,即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建设一个绿色健康的安全环境,这是政府和全社会的责任;第二个方面,是从公众的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也就是“我的健康我做主”,每个老百姓都是其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履行健康责任、倡导健康生活;第三个方面,即是从重治疗向全面健康保障转变,更加突出重点人群,做好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工作。

我国是人口大国,有8.8亿的妇女儿童,占总人口的2/3,所以妇女儿童健康是综合健康的重要内容。妇幼健康和健康中国建设有着怎样的关系?国际上有一个著名的DOHaD理论(Developmental Origins of Health and Disease,即“健康与疾病的发育起源”),该理论指出,除了遗传和环境因素,如果生命在发育过程的早期(胎儿和婴幼儿时期)经历不利因素(如营养或环境不良等),将会增加其成年后罹患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几率,这种影响甚至会持续好几代人。从该理论可以得知,我国的妇幼健康工作是从生命的起点打造健康中国。

当前我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个新时期有一个关键词与所有人都息息相关,那就是改革与创新。对于妇幼健康事业来讲,改革和创新也是紧密相连的。目前正是“十三五”的重要时期,如何在新的时期,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大理念,围绕在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中更好地推进中国健康建设、更好地建设全面医疗保障服务体系、更好地稳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需要健康工作者在新时期思考妇幼健康事业的发展策略。

据统计,2016年全国分娩活产数达到1846万,比2015年增长了11.5%。除了人口总量增加,在妇幼健康服务的质量方面面临着更高要求,当下进入生育年龄的人群以80后、90后和部分70后为主,该人群的特点是经济条件比较好,受教育水平比较高,对妇幼健康的要求非常高;此外,我国的高龄孕产妇比例进一步增加,每年达到300万名以上,发生孕产期合并症的数量明显增加,也给整个的医疗卫生体系带来严峻的挑战;另外,我国的孕妇剖腹产率全球第一,疤痕子宫再生育问题已困扰全国各地的医疗保健机构。

所以,妇幼健康在新时期进一步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在2016年年初,党中央关于完善生育政策的相关决定政策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妇幼健康保障,大力推进服务体系建设,同时加强产儿科紧缺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同时要更好地推进优生优育的全程服务,提供计划生育的优质服务。因此,高度重视妇幼健康工作,是基于它重要的社会意义和长远意义,既是我国医疗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更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还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它的重要性关乎民族的素质和未来。

猜你喜欢

妇幼妇女儿童妇幼保健
现代综合类妇幼保健医院建筑设计要点探析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浅析妇幼健康教育的档案管理
中国妇幼健康大会暨母婴健康管理专委会年会纪要
多措并举 泉港妇女儿童事业结硕果
我国妇幼健康事业蓬勃发展
省“两会”代表、委员 关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
让尊重和关爱妇女儿童成为社会风尚
新医改下提升妇幼保健院财务管理工作探析
当好妇女儿童健康的守护神——《海峡姐妹》妇幼专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