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迟永远十八岁
2017-09-18
徐迟比我小两岁,一看他那谈老年的信,就觉得他仍是18岁少年,和我初见他时一样。
上世纪30年代初期,我們都向《现代》杂志投新诗稿。主编施蛰存先生来信介绍,徐迟正在燕京大学借读,从郊外来城内和我见面,从下午谈到晚上,还请我吃一顿饭。后来他南下回东吴大学,见面只此一次,做了几年通信朋友。
他上教会大学,西装革履,一派洋气,又年少气盛,一心骛新。我是蓝布长衫,不学无业,在古书底子上涂抹洋文,被朋友称为小老头。我们一谈话,处处是共同题目、共同兴趣,又处处是不同知识、不同见解。正由于这一点,彼此都像发现了新天地,越谈越有相见恨晚之意。
1936年春我到杭州,他来信邀我去南浔他家。他已大学毕业在家奉母。于是拱宸桥下搭船,当天下午在蒙蒙细雨中我由他接到家中。
我當时翻译《通俗天文学》,还没译完,便坐在沙发里续译。徐迟给我一块小木板放在沙发上架着,我便伏在板上译书。他爱听音乐,有一些唱片。他对天文不感兴趣,我对一窍不通的外国音乐倒有点兴趣,他便滔滔不绝地和我谈论。我仍然是不懂却喜欢提出问题和不同意见,又是互相对立的谈论。我说:“我不懂天文,看书懂了一点便译出来给和我一样的人看。你懂音乐,何不把对我讲的这些写出来给我这样的人看?”
我在他家住了大约一个月,译完了《通俗天文学》。他开始写介绍音乐的书。我们的书以后都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了。
徐迟和我做朋友不是由于同而是由于不同。越是彼此不同,越是谈得有兴味。同的只是题目,这就够了。两人的话一样,还有什么可谈?彼此都听到不同的话,既增长了知识,又磨炼了性情,这才能让彼此都开心,也得益。这次我们两人各写了一封谈老年的信,又是大不相同。我说,像我这样的人,活到80岁够了。老年来得正好。他说,恨不得把老年一拳打跑。徐迟永远18岁。
有不同,才能结合长久而有味。清一色就是清汤,索然无味。朋友、情人、夫妇,不都是这样吗?我的谬论何其多也,徐迟看到又该笑了。
(摘自《人苦不自知》北京联合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