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农村留守老人受骗原因及预防措施研究

2017-09-18朱玉萍

商情 2017年30期
关键词:特征措施

朱玉萍

【摘要】本文通过对农村留守老人特征的分析和上当受骗方式的归纳,解析农村留守老人上当受骗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争创和谐社会。

【关键词】留守老人 特征 方式 措施

关于老人上当受骗的消息屡屡见诸报端和网络,笔者做了一次社会调查,发现提升农村留守老人的防骗意识已经成了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一、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

本文所指留守老人是指那些因子女(全部子女)长期(通常半年以上)离开户籍地进入城镇务工或经商或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而在家留守的65岁以上的老人。下文简称农村老人。

笔者采用入户座谈和路边交谈的访谈法,共调查了当阳市的育溪镇、坝陵居委会和河溶镇共计100名老人。其中男性45,女性55,其中90%的人有上当受骗经历。可见事态严重。

根据调查,农村老人具有以下特征:

(1)淳朴善良,警惕性差。笔者走访100名老人,口头介绍是来做社会调查,没有1名老人对笔者身份产生怀疑更无要求出示证件,而且90%的老人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交谈欲望。

(2)文化程度底。在被调查的老人中,小学毕业占49%,初中毕业占12%,39%小学肄业或者文盲。

(3)体弱多病。调查中,70%的男性老人有腰疾或者腿疾,90%女性有腰部疾病。但是都不主动做身体检查。

(4)精神慰藉缺乏。75%的老人一年见1次子女,20%的老人重大节假日可见子女,5%的老人几年见1次子女。70%的老人只有在重大节假日或生日接到子女电话。

(5)受骗经历:80%的老人买过假冒伪劣的产品,18%的老人买过保健品或者“高科技产品”。其中尤以靠近集市2公里范围的老人占比最高,在受骗老人中占到了80%以上。

调查中,有些经济体条件差的老人讲述被骗经历,痛哭流涕。被骗的金额从几十元到数千元不等。虽然个体被骗的数额相对不大,但对于没有收入的农村老人来说,这是一笔巨款。这些钱是从牙缝里省出来、从鸡屁股里面抠出来的。。

留守老人被骗,老人不仅遭受了经济损失,精神也是极大的摧残。有些老人明白被骗之后自责;一些老人因被骗和子女发生家庭矛盾,进而产生了悲观厌世,甚至怨恨社会的心理。新闻报道2016年7月,湖北省公安县一位老人,因免费领礼品被骗而自杀。

二、骗子的骗局

(1)免费发放礼品。骗子以推广产品为名,免费发放小礼品。只要到场人人有礼,或戒或筷子、或面条之类。聚集到一定人气后开始卖东西,今天卖出商品,第二天原价或者高出原价回购产品。骗子刚开始卖便宜的东西,后来东西越来越贵。到最后骗子卷款而逃,老人们还在会场等着退钱。窝在老人手中的商品都是以次充好,物非所值。

这种骗术是集体受骗。在诸多骗术中都有免费发放礼品的影子,因为这是骗子用来聚集人群最有效手段。在调查中还发现,很多老人对领取免费礼品乐此不疲,呼朋引伴。有的老人明知是骗局,但是禁不住每天有人占到便宜这一事实的诱惑,最后受骗。

(2)高科技下乡。这种骗术也是利用免费发放礼品聚集人群。骗子们卖的所谓的高科技产品,价格更高。所以危害更大。比方说在调查中发现一个村所有老人都花2400元装了所谓的净水器,拆开以后,其实就是几个廉价的过滤网。

(3)利用封建迷信。骗子以免费观看各种杂技表演等方式聚集人群,比方刀扎喉咙,喷火,胸口碎大石、崩断铁丝等等,然后宣稱表演者有“神功”,是菩萨保佑。趁机卖佛像和一些所谓的符。老人们听说保平安,纷纷抢购。

(4)冒充国家公务人员。骗子们冒充国家公务人员,入户办理所谓的低保和各种各样的涉农补助,然后以交调查费、工本费、手续费等等名目进行诈骗。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老人,则以疏通关系费等行骗。这种骗术对国家政府的公信力有极大的破坏。

三、防范措施

农村留守老人被骗的原因很多,要想完全杜绝被骗不可能,但是只要我们从社会和家庭两个方面共同努力,形成合力,降低农村老人上当受骗的概率,尤其是集体性上当受骗的事件,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预防。

(1)加强宣传。农村老人文化程度低,虽然大部分都有手机,但是不懂上网。因为文化有限,很多老人也不看手机的短消息。电视宣传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电视里面有关于老人被骗的事情很少。大多数都是女大学生被骗的事情。所以社会对此重视不够,这方面亟待加强。最有效的方式是街头宣传。可以借鉴禁止农村焚烧秸秆的方法。利用政府车辆加装喇叭和大屏幕,制作一些宣传片。可以组织一些志愿者下乡进行宣传,制作一些图片新闻等等。农村的小道消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这些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能够得到快速的传播。也一定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2)加强政府作为。笔者在调查期间,遇上发放小礼品推广产品的骗局。笔者给110打电话,110说这事归工商部门负责,给12315打电话,工商说没有执法权。而且无法鉴定他们卖的是假冒伪劣产品。虽然笔者冒着被打的危险极力劝阻,但仍有老人被骗。所以建议实行联动机制,各个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并且实行负责制,不管是公安还是工商部门,谁接到预警电话,就应该对此负责。另外也要加强村委会的领导作用。不能利用村里地盘让来路不明者经营卖场或者表演。

(3)建立农村互助组织。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农村老人对熟人的信任远远大于对陌生人或者官方的信任。为此,可以在农村中选择一些文化程度较高,有威望的老人,形成一些非正式的组织。对这些老人进行培训,然后再由这些老人对村民进行劝说,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些地方鼓励城市老人回乡养老,这也是一个不错的尝试。城市的老人文化程度较高,见多识广,防骗意识强。由他们对农村老人进行引导也是有效的方式方法。

(4)加强家庭成员间的交流和沟通:关爱老人只有社会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家庭是不可缺少的一环。有些骗术就是利用老人的情感诉求设计。如果老人和骗子比家人还亲近,子女要深思:是否在情感上关爱父母不够。现在交流方式多,可以通过微信、电话多陪父母聊聊天,有意识的提醒老人不要贪小便宜,有购物需求到正规超市。

在农村,主要是以群体性的诈骗为主。这种诈骗受害人,危害大。但因人群聚集隐蔽性不强,易于被发现,只要社会和家庭联手,加上个人警惕性提高,治理起来应该不难。endprint

猜你喜欢

特征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转炉炼钢脱磷原理及措施
分析放疗科辐射防护措施及安全管理模式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抓特征解方程组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阅读练习
不存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