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品德课程中寻找儿童德性的生长路径

2017-09-18杨晓亚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德性儿童

杨晓亚

【摘要】儿童德性是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的一种获得性品质,品德课程在儿童德性形成的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作用,教师要尽可能引导儿童通过自主的实践,培其生活热情、养其生命意识、促其生命成长。品德课程中的儿童德性生长因子包括知识规范、良好习惯、优秀品质等,通过榜样引领、情感体验、实践内化等路径有助于儿童德性的生长。

【关键词】儿童 德性 品德课程 生长路径

德性是一个人在实践中因一定的习惯或方式而养成的稳定的、良好的个性品质,这种品质一旦形成,便逐渐凝化为较为稳定的精神定式。儿童拥有德性,可以让他们正确地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失败和诱惑,进而获得幸福。小学阶段是儿童德性养成的关键时期,为此专门设置了有利于儿童德性生成的活动型、综合型、体验型课程,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教师应充分挖掘课程中的德性生长因子,促使儿童的德性良好生长。

一、品德课程中的儿童德性生长因子

小学品德课中儿童德性生长关乎哪些内容,有哪些促进儿童德性生长的因子呢?

1.知识规范

苏格拉底把知识看作是道德的基础,认为人的德性来源于洞见,而洞见就是对善的认识。所有的美德都是智慧的一部分,是知识的结果。一个人只有有了德性的知识,才会成为有德之人;同样,人的一切行为也只有在善的知识的指导下,才能成为德性。可见,知识是德性生成的基础和前提。虽然并不是说有了知识就有了德性,但知识是影响儿童德性生成的一个重要因子。品德教材中的很多知识是感知自然与人文、激发情感、培养意识品质的好载体,所以,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有“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具有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了解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懂得规则、法律对于保障每个人的权利和维护社会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这样的知识目标。

2.良好习惯

德性不是天生的,它是由习惯养成而获得的品性和品质,良好的习惯是形成德性的有力保障。小学品德课中要求儿童“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养成安全、健康、环保的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等。具体地说,有: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遵守规则,注意安全;做事认真负责,有始有终,不拖拉等。

3.优秀品质

德性是一个人良好的个性品质。品德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品德课中,很多教学内容就是围绕着这个教学目标展开的。比如《我们和诚信在一起》,就是要让学生理解和体验做人要诚实守信,做到为人诚实,表里如一,遵守诺言;《我要攀登》,让学生感知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中存在着困难和挫折,体验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功过程的乐趣,初步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敢于面向困难和挫折等。

二、品德课程中儿童德性生长的路径

1.榜样引领

班杜拉认为:一个人的德性行为是可以通过直接经验和榜样示范学习习得的,个人可以在特定的环境中模仿榜样的行为并建立起自己的德性行为标准。儿童善于模仿,可塑性很强,在观察榜样的过程中更会习得他人好的行为、思想和观点。榜样示范和引领是儿童德性生长的路径之一,所以在品德课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和发挥榜样的作用。尤其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教学中选择的榜样更多的应该是“小榜样”——孩子们的同龄人,这样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做事不拖拉》一课中,就可以让学生找找身边的榜样:“我们班里肯定有很多小朋友做事不拖拉,又快又好的,你想夸夸谁呢?”教师适时引导被夸的学生分享经验:“你把一件事做得又快又好,一定有好方法的吧?给大伙儿说说吧!”于是,“做事专心”“抓紧时间”“东西放在一定地方”“选重要的先做”……在夸与分享的过程中学生们学习着小榜样们做事不拖拉的好经验,通过对照寻找自身的不足。与此相类似的《我不任性》《我不胆小》等教学内容,教师都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们树立身边的小榜样,并引导他们与榜样比照,激励他们榜样的行为维持一致性,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地让儿童形成自己的德性。

2.情感体验

情感是履行德性的一个副产品,好比一个长笛吹奏者需要在吹奏长笛的过程中体会到那种快乐或成功感,德性的生成也是如此,它必须要依赖于个体自身置身于合理情境中的情感体验。所以,在小学品德课上教师应当要让儿童在情感体验中获得德性的整体生长。

比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不给邻居添麻烦》一课,首先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想一想:我在家里的哪些活动会影响到邻居呢?学生在交流中提到,有的是上下楼梯脚步声很重,有的是晚上在家里练跳绳把地板弄得咚咚响,有的是做完作业再练琴时间晚了吵到邻居,有的是周末家里来了小伙伴玩的时候声音很大……在学生反映真实情况的基础上,让他们讨论怎么做可以不影响到邻居。通过生生、师生合作讨论找出有效方法之后,教师让同学们付诸行动,并特别强调:行动一周之后去采访一下邻居,看看邻居的反应,听听他们怎么说。通过这种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让学生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产生一种因为为他人考虑而获得的一种真实的快乐的情感,进而使他们在内心真正生发出对一种善的渴求、认同和接纳。在多次的反复的情感体验中,让学生们稳定这种积极的道德情感,并逐步地把与这种情感相对应的行为化为自己内在的一种自觉和自愿,让学生们的德性凭借着情感体验慢慢生长。

3.实践内化

德性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运用道德智慧不断选择逐渐积累下来的稳定态度和习惯性行为方式。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儿童德性的生长离不开儿童反思亲历的实践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提炼典型的生活场景,设计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直接参与各种活动进行学习,积累直接经验和智慧,获得对自我、对世界、对生命、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我想要我能要》一课,创设了“星星逛商场”的模拟情境:星星和爸爸妈妈逛超市的时候,经常吵着要买这样,买那样,甚至赖在店中不肯走。但是,他的爸爸妈妈并没有满足他的所有要求,常对他说“不!”以模拟的超市为背景,让学生来扮演爸爸妈妈和星星,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模擬情境中星星的问题实际上很多儿童都有,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买,但并不是总能得到满足,也经常遭到父母的拒绝。小主角星星的设置实际上避开了让儿童自我检讨的做法,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通过星星的扮演,引发他们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所反思和感悟,知道自己的消费靠的是父母的收入,不是自己劳动所得,理应有一个尺度,要合理消费。在实践中,学生反思、判断、甄别,在寻找理由和试错的过程中逐步生成德性。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做事不拖拉》一课时,学生尽管懂得了做事不拖拉的道理,也学会了抓紧时间的常识和技能,但要真正养成做事不拖拉的良好习惯,还需要他们在实践中反复强化和内化。所以在课的最后老师设计了一个环节:每个家庭开展一场“兔子行动”,进行每个同学的做事不拖拉评比,每周每个同学在“起床穿衣”“刷牙洗脸”“吃早饭”“整理书包”“完成作业”五方面每天进行自评和家长评。不拖拉就得一个兔子,反之得一个蜗牛,一周下来比比谁得的兔子多。因为低年级儿童年龄小,自控力弱,这样可以让他们在实践中、在学校家庭的共同配合中逐步看到自己的变化和进步,并慢慢地把做事不拖拉内化为自己的习惯。

作为一种获得性品质,儿童德性需要后天养成,因此在德育课程实施时要尊重个体生命的特征,为儿童提供适切的生长路径,使儿童通过自主的实践完成建构,培其生活热情、养其生命意识、促其生命成长。儿童德性生长的路径有很多,但不管是怎样的方式,都应该遵循德性生长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拔苗助长,要把握好尺度和节奏,有秩序地有目标地守候德性的生长。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性儿童
柳亚子书法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
西方德性思想的价值与启示
传统德性论的困境及其出路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