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战略
2017-09-18聂璐琳谢梦璐
聂璐琳+谢梦璐
【摘要】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得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使得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而反全球化运动的浪潮又一次袭来,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将对于经济全球化与反经济全球化浪潮发展中的给予与挑战,提出坚定地进行“二次开放”、创造国内知名品牌、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大力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各项制度等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反全球化运动 二次开放 创新意识
一、引言
随着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了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更加深入地融合于世界经济之中,为我国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大力支持,但同时也使得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日益激化,国内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面临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国也应将制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推动经济的深化改革与稳健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最早提出“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是在1985年由特·莱维提出,各个国际组织也相继提出了“经济全球化”的定义,但至今也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经济全球化,其实就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与其称是一种当代世界经济的现象,不如说这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过程的一种具体表现,即经济全球化是一个过程,带有时间性的实质意义。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了解经济全球化:第一,随着国际贸易越来越频繁,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相互依赖程度也日益提高;第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各个经济贸易组织的相继建立,使各国的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第三,各种多边贸易组织或区域组织的制度愈加完善,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国际经济的协调机制强化。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為了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里程碑。入世15年以来,中国一直严格地按照加入协定书的各项条款,认真地履行承诺,大力推进全国外贸政策统一透明,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进一步开放市场,全面放开外贸经营权,建立起符合世贸组织所倡导的非歧视、透明度、公平竞争等基本原则和世贸规则的对外经贸管理体制。在我国贸易规模持续扩大的过程中,大量的外国企业与资本流入中国,在为我国企业的发展和资金的流转带来了新的活力的同时,外企的入驻也使得国内企业面对着更大的竞争压力。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之所以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主动参与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以及开放的市场条件;第二,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充分利用国外资金和资源创造了条件;第三,经济全球化为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了契机;第四,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缩小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反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出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世界性问题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日益突显出来,由此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反全球化现象。反全球化的思潮最早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冷战结束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其弊端与矛盾逐渐增加和显现出来,对由此产生的全球性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劳工问题等的不满情绪开始扩散并激烈化,致使了反全球化运动的全面爆发。
2016年,英国在全民公投中以51.9%的比率选择脱离欧盟;2017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提倡“美国优先”战略,签署首个总统行政命令,正式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即TPP协定),由此在国际上掀起了一股经济全球化的逆潮。美国、欧洲等部分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反全球化浪潮也越来越激烈。反全球化运动作为全球化进程中客观存在一种现象,有着其产生发展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历史根源。反全球化运动产生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通过经济全球化进程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蔓延和发展使反全球化运动的根本原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当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扩散的同时,其最根本矛盾和弊端也扩展到了世界经济之中。在世界市场份额的竞争中发达国家凭借着其强大的竞争力,利用甚至是压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以达到创造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2)当今世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构成了反全球化运动产生的直接原因。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同时也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但在国际组织中发达国家依旧掌控着世界经济贸易规则制度的制定权。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成为了目前最大的经济受益者,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发展也因此受到了阻碍。
(3)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加剧促进了反全球化运动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在为世界市场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挑战。在不合理、发展不完善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纷纷抬头,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均衡发展,进而导致了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日益严重的两极分化使得社会中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呼声越来越高,由此促进了反全球化运动的发展。
四、中国的应对政策
2016年,国际上掀起了一阵逆全球化的浪潮,每个国家都站在十字路口,需要做出选择。逆全球化的实质是一种倒退,根本不能够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反而会导致国际关系的紧张破裂,会给本就不稳定的世界经济增长带来更多的不安因素。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经济面临着内部结构调整改革和外来企业商品竞争的双重挑战,可以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1)坚定地进行“二次开放”,即以促进经济转型与结构性改革为导向、以实施自由贸易为主线、以推进“一带一路”为支撑、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务实行动。“二次开放”体现在更大范围的开放,要一次形成推动国内经济转型改革的动力,以开放来倒逼改革。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变局下,“一带一路”无疑是连接亚洲与欧洲、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最佳选择。“一带一路”的发展,不仅可以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的合作,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快改善沿线地区的综合发展环境、提升综合发展能力,真正形成一种共商共建共享的新机制。
(2)利用好熟悉国内市场的优势,创造国内知名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相对于国外企业,国内企业在了解国内市场的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国外企业想要融入中国市场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国内企业可以根据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针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生产商品以竞争更大的市场份额。同时,我国企业应该提高对品牌建设重要性的认知,以高质量的产品创立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加大品牌效应,提高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
(3)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同时强化创新意识,研发核心技术。我国企业可以通过,引进学习发达国家企业的技术、管理方式以及人才等,减少探索时间,优化企业的组织管理结构。同时也要意识到,后发优势的发挥并不能使我国的企业在世界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加强创新、研发新技术,才能使我国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我国的企业只有摆脱了对发达国家企业的技术依赖,利用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自身的核心技术,才能够在与外来企业的竞争中更胜一筹
(4)大力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各项制度,为经济的深化改革和“二次开放”创立良好的环境。制度,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顺利运转的基石。在面临经济全球化大变局所带来的挑战时,一方面我们要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加快进行各项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努力制定并完善符合世贸组织规则与我国实情相结合的国际经济贸易的相关法律政策和规定。
参考文献:
[1]撒连森.浅谈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的战略选择[J].科技信息,2007,(2):98
[2]司晋丽.经济全球化大变局下中国的战略选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访谈[N].人民政协报,2017,(6).
[3]董岩.经济全球化基本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
[4]王清洪.中国企业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浪潮[J].经济师,2007,(8).
[5]宋冬凌.中国企业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J].企业活力—经营谋略,2008,(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