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思考之一二三
2017-09-18丁艳红
丁艳红,江苏省徐州市第五中学教师。
一、不愿承认却又无法回避的尴尬
本文所说的“诗歌”特指旧体诗。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留下了让我们引以为豪的文化遗产。诗的作用大矣,孔子早就说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也说过“不学诗,无以言”,可在人所进行的一切阅读活动中,诗歌进入人们视线的概率最小。这是因为相对于其它文学体裁,诗歌,是一种很高贵、很雅致的文学体裁,特别是古典诗词,鉴赏理论博大精深,韵律问题姑且不谈,炼字、意境、技巧……哪一点都可以作为鉴赏点,而且鉴赏难度很大。诗歌鉴赏是专业性最强的审美活动,没有一定诗歌鉴赏理论素养的人是读不懂诗的。
由此,在所有的文本教学中,诗歌教学的难度最大。即使教师有鉴赏水平,也无法把其鉴赏水平复制给学生,它是一种“内功”,需要学生自己去心领神会,而高考指挥棒又使我们的诗歌教学陷入“技术主义”的泥潭,让很多老师围绕高考题型设计课堂教学,把一首首鲜活的语言材料变成了手术台上的解剖材料。有的则为了迎合新课改精神,在诗歌教学上也大搞探究,看起来似乎能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实际上是揠苗助长,收效如何值得怀疑。
这些,都是我们不愿承认却又无法回避的尴尬。
二、重在欣赏 慎言探究
中学语文教学上的所谓“探究”绝不能等同于大学的学术研究,即使是大学教材在分析李清照的《醉花阴》时,也只是重点分析了“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在分析《声声慢》时,也只是抓住开头14个字作重点分析,然后就这14个字给阅读者一个(仅一个)思考题:
试从内容、感情、字音、节奏等方面,分析作者如何以叠字表现孤独、寂寞、凄苦、复杂而深刻的心理状态?[1]
相对来说,有的老师在诗歌教学中给学生的学习任务是否有些大而失当?比如:
宕出——横联纵比心领神会
1.横向联系
联读温庭筠、李煜、秦观、柳永等写“愁”的词,研究李清照作品的独特风格及其贡献。
2.纵向比较
比读《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了解其婉约的主流风格之外的另一面。比较研究其词风前后的变化,了解写作背景,研究词人的生命体验、人格内涵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浅沉——乐学静思善辨笃行
……请课外完成一篇论文,话题:“古典诗词,让心灵面对心灵,从生命走向生命。”[2]
你看,其难度已大大超过了大学中文系的学习难度,而且没有梯度,全班同学“齐步走”。作为课业负担繁重的高中生,作为没系统研读过中国古典诗词的高中生,能完成以上学习任务吗?笔者持怀疑态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没有专门针对古典诗歌教学的条目,只说了一句:“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强调的是“诵读”和“背诵”,不是“鉴赏”,更不是“探究”。这并不是说不要“探究”,事实上也不可能完全没有“探究”(只要你提的问题不能用原文作答就是“探究”),但难度不要太大,因为学生根本就不具备这个能力,当他面临他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学习任务时,除了上网“复制”,他还能干什么?与其这样,不如引领他们去欣赏,“诗歌的本质是抒情,因此,诗歌教学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充分领悟诗歌的情感,让作品中汪洋恣肆气象万千的情愫化为缕缕和风,拨动年轻的心弦。朗读,感受音韵之美;揣摩,感受语言之美,想象,感受意境之美。”[3]
三、诗歌教学应以诵读为主要手段
那么,该如何引领学生去欣赏呢?笔者以为应以朗读作为主要手段。
《诗序》上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歌咏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就说明诗是从情感来的。既然有充足的情感,就不会满足于以普通的说话方式表达,所以凡是诗都要能吟咏出来,朗诵,就应该成为诗歌教学的常态,更何况有些诗歌,——比如“词”,——本身就是可以唱的。朗诵,能让学生充分领略其音乐美。
我们是否应该从“香菱学诗”中受些启发? “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不以词害意………你且把他(王维)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熟了,然后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黛玉的做法,1.消除香菱的畏难情绪,树立其自信心;2.教给她学习方法:懂得最基本的诗歌理论,但又不囿于理论,重内容而轻形式;要多读,不但要“细心揣摩”,还要和他人“讲究讨论”,最后再动手去写。相比之下,我们的诗歌教学是否太机械、太琐碎呢?
曾国藩在给曾纪泽的家书中说:“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他强调的朗诵之法有二:一是高声朗诵,二是密咏恬吟。高声朗诵,方能在不同的声调中体味到文章的的起伏低昂,体会好文章的雄伟之概;密咏恬吟,在安静环境中、在恬适的心境下,一边低吟,一边体味,才能真正体味到文章深远的意味。他对“读”的要求是,一方面要读出文章气势,另一方面要在读中体味悟解内容。他虽然提到的仅是“李杜韩苏之诗”,但至少告诉我们:朗诵,在诗歌教学中必不可少。愿我们的诗歌教学少一些肢解,多几分朗诵。
参考文献:
[1]徐中玉、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2]熊芳芳.《李清照词两首》备教策略.语文教学通讯(A),2008(3).
[3]杨斌.语文課的魅力·心和心的交融.语文教学通讯(A),2006(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