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诊疗平台设计
2017-09-18林德南王爽郑静金虎
林德南++王爽++郑静++金虎
摘 要:近年来,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以及居民健康管理意识的增强,愈发凸显出基层医疗制度的不健全性,传统医疗服务体系已经不能满足持续增长且不断多样化的国民医疗服务需求。文章分析当前中国医疗现状,并在移动医疗、云计算技术的基础上,把互联网+引入基层医疗体系,采用无线通信、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云计算、地理信息系统等多领域技术,构建诊疗平台,快速渗透预防、诊断、治疗、购药等整个诊疗过程。该诊疗平台的构建,将有助于加强医患间的沟通,突破传统的面对面服务模式的局限,缓解医疗资源不平衡的状况。
关键词:互联网+;诊疗平台;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医疗行业;患者主索引
1 互联网+在卫生医疗领域的应用背景
自2015年國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来,“互联网+”行动带动了各行业热潮的兴起,卫生医疗领域也不例外。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信息时代的产物已经对传统医学系统架构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此背景之下,传统诊疗方式的短板日益明显,而医疗产业及格局因互联网的切入面临重大机遇[1]。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技术与新的商业模式快速渗透至医疗服务的各个领域[2],医疗管理、协同医疗、健康促进和康复养老等各个方面都将全面开启智能化时代。
2 传统诊疗平台存在的问题
传统诊疗平台通常是针对具体的医疗环境构建的信息系统,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整体的业务标准流程,存在部分问题。
2.1 就医体验差
由于医疗资源的集中,导致小病去大医院的现象非常严重,表现为“三长一短”:挂号排队时间长,看病等待时间长,取药排队时间长,医生问诊时间短。
2.2 就医方式不合理
我国各级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不能达到同质化,受传统观念影响,大多数患者更愿意选择知名度更高的医院、导致大医院预约挂号难,医疗效率低下;小医院医疗资源闲置。
2.3 药房取药
医患信息严重不对称,用药不透明,流通环节长、效率低,实体药店路程远。对慢性病患者来说,极不方便。
2.4 院外脱节
单纯院内服务,缺少院后服务(疾病康复跟踪、慢性病管理)及院前服务(疾病早期筛查、预防),容易引起疾病复发而被忽略。
2.5 医保控费不合理
医保缺口渐显,控费力度加大,以总额“一刀切”方式的粗放型为主,智能管控缺乏大数据分析的支持。
上述问题的存在说明传统诊疗方式优化提升的空间巨大。建立“互联网+”诊疗平台,不仅能提高医疗效率,增加公民满意度,也能促进科研发展,是优化提升诊疗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医疗行业大势所趋[3]。
3 基于互联网+诊疗平台的设计
互联网+诊疗平台的关键技术是以患者主索引(Enterprise Master Patient Index,EMPI)作为唯一的患者标识,通过该标识将多个医疗信息系统有效地关联起来。进一步考虑到居民身体指标数据的多样性、零散性、以及数据交流的统一性的特点,因此系统采用面向服务(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软件架构技术[4],以电子健康档案为依托,采用基于ESB的数据交换与共享技术,实现居民基本健康信息查询,建设检查检验结果、医学影像、用药记录、诊疗信息等医疗机构间信息共享的医疗平台[5-6]。如图1所示,平台包括医疗资源监管平台、云端医疗业务系统(多租户)、统一支付服务平台、专家工作室、双向转诊服务平台、慢病管理系统、移动健康管家、一体化智慧健康公众平台、移动智能监测平台、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呼叫中心、检验检查报告中心,共12个子系统组成。
3.1 医疗资源监管平台
采用无线通信、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数据库管理等多领域技术管理医疗服务过程中位置信息、医疗信息、医务人员信息的存储与流通。
3.2 云端医疗业务系统组件服务(多租户)
基于云计算平台,构建云端医疗业务系统,为医疗机构、医生群体提供信息服务组件。
3.3 统一支付服务平台
实现全网支付的信息同步,包括接入层,管理层,应用层。接入层采用内置的企业服务总线(Enterprise Service Bus,ESB)组件,负责实现对接工作,管理层实现对整个支付业务的管理和监督,应用层为医务人员、患者或其他支付者的财资流动平台。
3.4 专家工作室
专家可以通过诊疗平台,组建自己的团队。团队医疗提供了经验交流,辅导培训的机会,医生们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团队协作,辅导团队成员,提高医疗水平。
3.5 双向转诊服务平台
通过平台建立上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双向转诊服务,实现上下转诊及“分诊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小病在社区”的分级诊疗目标。且通过医生团队的诊疗平台,双向转诊也可以很便捷的完成。
3.6 慢病管理系统
慢性疾病的治疗过程是基于互联网+的诊疗平台的一个重点关注对象,线上看病、开方、拿药等服务更适用于慢性疾病患者。慢病管理系统分为慢病数据中心、数据采集平台、慢病监控平台和慢病管理平台,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系。
3.7 移动健康管家
为了适应移动通信设备广泛使用的现状,诊疗平台建立了移动健康管家,实现了随时随地查看健康报告。其功能包括健康管理、挂号、消费记录、家庭医生、健康提醒等,并且用户可以通过该系统查看自己的检验、检查、体检报告单。
3.8 一体化智慧健康公众平台
一体化智慧健康公众平台为PC端服务平台。为大众提供一体化的医疗健康整体解决方案,涵盖健康、诊疗、管理等各个部分。endprint
3.9 移动智能检测平台
移动智能检测平台是集社区体检测评终端、床旁检测设备和云端平台一体的社区健康管理平台。该平台利用健康检测终端设备进行自助式的健康检测,所测量的各项健康指标数据可通过各种网络传输方式(路由器、机顶盒、智能手机、网络电脑、云健康电视)传送到健康云端。
3.10 居家养老服务平台
居家养老服务平台是针对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平台,包括紧急救援、生活帮助、健康服务、主动关怀、增值服务等功能,为老年人提供更便捷、更贴心、具有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3.11 呼叫中心平台
呼叫中心平台的语音沟通功能是诊疗平台的重要沟通手段。该平台支持多方电话会议,视频通话、监控监听,交互式语音应答功能,构建一个全面且便捷的语音交流网络。
3.12 检验检查报告中心
该中心系统实现体检所有流程业务的统一管理和调度,并与医院的B超、X光、放射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心电图等系统实现了无缝对接。自动完成检测报告,并给出检测建议。
4 应用效果
基于互联网+的诊疗平台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充分利用,完善并整合了现有的医疗系统,其实施和部署将带来医疗行业新的发展和变革。
图1 系统构架
对群众来说,应用该系统改善了就医体验,提高了看病效率。居民能随时随地掌握和获取自己完整的健康资料,接受医生会诊,利用终端办理各项业务,了解健康发展趋势,参与自我健康管理,完成支付等。通過“互联网+”诊疗平台享受持续、跨地区、跨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
对医院来说,加快了诊疗流程,提高了设备利用率。通过医疗资源监管平台,卫生管理者能及时掌握医疗资源的分布和利用信息,平衡医疗卫生资源的供需状况,及时、科学的对医疗分布作出决策和管理,有效地抑制医疗卫生资源的不合理分布,充分高效地利用医疗卫生资源。
对社会来说,减少了医患纠纷,促进了社会和谐,通过互联网+诊疗平台的建设,改善医疗健康产业链,优化产业生态体系,促进大健康产业高效、持续地发展。
5 结语
基于互联网+的诊疗平台打造了线上线下,移动端、医院端、社区端,慢病,老年患者等全方位的医疗服务新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公民就诊质量和公民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建磊,韩璐,杨晓宇,等.基于互联网医疗的移动诊疗方案分析与设计[J].中国数字医学,2015(8):21-24.
[2]刘林森.进入医疗物联网时代[J].中国信息界(e医疗),2010(12):49-50.
[3]薛以锋,赵琦,王艳莉,等.移动互联网医院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数字医学,2015(1):94-95.
[4]李颖,孙长学.“互联网+医疗”的创新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16(3):33-35.
[5]李华才.“互联网+”创新医疗服务模式[J].中国数字医学,2015(8):1.
[6]李玉兰,贾增辉,罗明霞,等.社区居民医疗服务需求调查和营销创新探讨[J].管理观察,2016(33):189-192.endprint